楊育滔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完善學科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英語在基礎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探究現代信息技術與其優化整合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本文結合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優勢,就如何更好地踐行多媒體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幾點看法。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音樂教學;應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多媒體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普及度也在不斷擴大,相對應的許多知識面、理解面以及課堂的設計問題也隨之而來。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對音樂教學的理論完善以及音樂學科的規范建設都起著一定的重要意義。目前多媒體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差效果、低效率、成績不高以及實效性不佳的結果,并不是使用多媒體教學自身所存在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對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過程的研究以及探索不夠深入、系統,課堂教學的模式體系仍舊不完善。本文主要針對的就是目前多媒體在教學輔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闡述,同時有幾點想法。
一、運用多媒體創造音樂情景現在音樂教學越來越注重情景的營造
而多媒體教學正是營造音樂情景的最好教學工具。音樂需要學生用心聆聽、體會,進而轉化為一種情感的流露。學生在體會音樂的過程中,一定要能夠理解音樂的表現力,能夠想象出音樂所描繪出的那種場景。在音樂教學初期,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沒有那么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把音樂所描繪出的場景用多媒體直觀地表現出來。學生邊欣賞音樂,邊觀看多媒體描繪的場景,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音樂,進而提高學生體會音樂的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唱臉譜》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把提前收集好的各種形式的臉譜打到屏幕上,先讓學生對這些京劇素材有一些了解,然后再讓學生欣賞《唱臉譜》。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浮現出剛才那些畫面。多媒體的運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使抽象的音樂形象化。如欣賞鋼琴曲《保衛黃河》時,運用多媒體可以把黃河驚濤駭浪的情景展現出來,使音樂情感與藝術形象完美地結合起來。有了對音樂的理解,再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學生表現和創造音樂就容易多了。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每當上欣賞課,我們僅僅只是播放樂曲,簡單的介紹,讓學生的形成一種模糊意識──音樂欣賞課就是聽歌而已,過后再問樂曲反映了什么樣的情感、各種樂器之間怎么樣相互配合的,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問三不知。而我們現在有了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具,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的聽覺與視覺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生對所學的內容能夠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音樂欣賞課七年級下冊古箏獨奏《漁舟唱晚》的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學生認識接觸實物古箏,體會古箏的演奏方式,感受古箏胡的音色,從而引起學生欣賞的興趣。接著,我運用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利用觀賞的《漁舟唱晚》動畫感受情景。音畫結合,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個樂段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我利用課件讓學生進行比較,通過學生自主討論,給了學生更多藝術想象和生活聯想的空間。再如在欣賞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時,我們可以根據該樂曲的框架,把它做成“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翠、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澗瀾拍岸、欸乃歸舟”八幅幻燈片,滾動播放。這樣做使得學生在欣賞時候,既有聽的,也有看的。那么整個欣賞過程中,學生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身居教室而品花月之境。這樣的課堂學生學習起來真是賞心悅目,回味無窮啊。這樣上課的話,我深信能夠極好地調動起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中來的熱情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多媒體使教學“動靜結合,深化效果”
在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往往只強調“靜靜的欣賞”而沒有動,因為音樂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產生最佳效果。但對中學生來說,他們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是不可能理解到音樂的。但是我們如果把音樂、舞蹈、戲劇、繪畫等多種學科整合,互相滲透,變“靜”為“動”,那么肯定可以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譬如欣賞八年級上冊的交響樂《蜜蜂過江》時,為了讓學生清晰地分辨出這兩個主題旋律特點的不同,我運用動畫和繪畫相結合,這樣的話學生就可以分辨出蜜蜂和大江兩個主題旋律了,而且學生學習興致高昂,也很投入地感受樂曲的風格。再如八年級下冊的《梁?!愤@么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其中的展開部,分為用銅管以嚴峻的節奏、陰森的音調,奏出了封建勢力兇暴殘酷的主題和獨奏小提琴用散板的節奏,陳述了英臺的悲痛與驚惶,樂隊強烈的快板的抗婚主題以及一個慢板,大、小提琴的對答,纏綿凄苦,如泣如訴的音調樓臺會主題,我們就可以把他分開三個音樂段落來展示并配以動畫、舞蹈,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表演創作。這樣,在學生的創造中,學生的參與中,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了音樂的旋律特點,音樂的形象。
參考文獻:
[1]上海文藝出版社編.音樂欣賞手冊[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5.
[2]科普蘭.怎樣欣賞音樂[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3]陳亮.新視域下流行音樂與初中生音樂教育探析[J].文理導航,2010(12):17,19.
[4]陸波.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踐[J].中小學電教,201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