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珊
摘 要:少年兒童是我國的未來。他們能否健康、安全成長,影響到各家各戶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關系到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民族的興旺。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廣大少年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快樂成長,是社會、學校和家庭三位一體的共同責任。因此,在學校(教育系統)這個特殊的部門里,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防止學生的傷亡事故,其次才是財產損失事故。現就學生的安全問題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
(1)校內因素
(2)校外因素
(二)針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制定對策
(1)設立安全主任,加強安全管理
(2)合理做好安全評價
(3)建立安全防范體系,創建平安校園
(4)加強安全教育
(5)警民齊手加強安全宣傳教育,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
(6)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關鍵詞:安全;因素;對策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學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師生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事故。
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廣大少年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快樂成長,是社會、家庭和三位一體的共同責任。因此,在學校(教育系統)這個特殊的部門里,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防止學生的傷亡事故,其次才是財產損失事故。現就學生的安全問題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
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有兩個主要方面,就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在校園里則體現為學校的各項設備設施是否安全,是否有存在不穩定因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觸碰到而導致事故發生。在校園的安全工作中,安全管理員或老師的意識行為對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能否維持,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成長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影響他們安全的因素又可以細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校內因素和校外因素。根據兩者不同的環境特點又可以把其再細分如下:
(一)校內因素
1.場地、器材、設備設施
2.規章制度
3.思想教育
4.消防安全
6.預防坍塌
7.防震減災
8.食品衛生
9.課堂實驗
10.體育鍛煉與競賽
(二)校外因素
1.治安狀況
2.交通狀況
3.天氣情況
4.消防安全
5.用電安全
6.預防坍塌
7.防震減災
8.防溺水
9.食品衛生
10.城市建設
11.校園周邊環境設施
所有社會人士及教育工作者、家長都不愿意看到安全事故的發生,但事故一旦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發生,那是違背人們意愿的意外事件,是一種失去控制的事件,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就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去保障少年兒童的安全了。在日常生活中,人類會遇到而且必須克服來自自然界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震災害,上體滑坡、路陷、惡劣天氣等。
二、針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制定對策
所謂對策,即預防事故發生,確保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二是控制事故損失擴大的措施。
(一)設立安全主任,加強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全面而又耗時、艱巨的任務,需要安全管理者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落實、執行。
一個稱職的安全工作者,必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努力的敬業精神,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與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僅此是遠遠不夠的,不掌握安全管理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不熟悉安全專業技能,僅憑一股工作熱情是無法勝任工作的。再者,當今科技日新月異,安全科學技術在我國作為一門在20世紀90年代建立起來的一級學科,更處于不斷的發展、完善中,不學習就會落伍,不學習就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努力掌握現代安全管理理論和安全技術知識,以對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去學習、去鉆研、去提高,才能勝任并做好工作。
安全主任要勝任工作,必須把安全原理作為一門重點課程來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安全管理以安全系統工程為支撐的管理體系,又為單位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供保障。
安全主任的管理責任:
安全主任的管理責任,概括起來,主要有下列幾點內容:
1.依據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協助學校領導,督促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安全工作責任制為中心的教職員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2.熟悉掌握校園安全工作的現狀。尤其對校園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及重大危險源點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控,制定事故應急預案,隨時向學校領導提出事故隱患情況報告及整改建議。
3.學校人員發生傷亡事故,須積極組織搶救傷員,并根據國家規定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統計和報告,同時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做好工作。
(二)合理作好安全評價
通過評價的結果,決策者才可以選擇最佳方案,領導和監察機關才可以根據評價結果督促學校改進安全狀況,保險公司就可以按學校的安全性要規定不同的保險金額。我校的做法是與保險公司合作,購買了“校方責任險”和“教師意外保險”,使學校在發生安全意外事故時把風險降到最低,保障學校和師生的利益。
(三)建立安全防范體系,創建平安校園
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防、自衛、自救能力,創建平安校園,我校具體做法如下:
1.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學校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健全安全工作檢查制度。
2.利用安全教育日,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安全手冊》,舉辦交通、消防、法制等知識講座,提高學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后勤組要扎實落實門衛管理職責,完善門衛管理制度,規范學生上學放學秩序,防止校門口大量聚集學生。
(四)警民齊手加強安全宣傳教育,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
一方面,安全教育能提高各層級崗位對安全工作保護方針的認識,增強搞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提高貫徹執行安全法規以及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自覺性;另一方面,安全教育能使廣大教職員工掌握安全工作的科學知識,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為實現安全教學創造條件。
安全教育的內容可概括為三個方面,即:
1.安全態度教育
為了增強教職員工的安全意識,首先應使之對安全有正確的態度。
2.安全知識教育
安全知識教育包括安全管理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3.安全技能培訓
安全技能培訓包括正常作業的安全的技能培訓,異常情況的處理技能培訓。
4.分享一下我校密切與相關部門聯系,警民齊手加強安全宣傳的工作:
(1)深入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反恐教育、消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事故和防范各種災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并把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保證每學年“四防”教育不少于10課時。
(2)繼續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活動周”、“安全教育日”等活動,適時組織安全演練,豐富教育內容,切實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全面提高師生的安全素質。
(3)繼續完善消防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消防安全工作與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實、同評比。
(4)繼續做到各項安全工作,與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實、同評比。
(5)定期檢查安全設施,做到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治。
(6)嚴格落實門衛、保安等人員的聘用和管理制度,嚴格登記、驗證,把好進出校門第一關。
(7)為了加強少年兒童的法紀教育以及規范“交通安全卡”的使用,提高少年兒童對交通法規的認識
(8)組織了師生進行次以“安全第一線”為主題的逃生演練。
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11月9日是消防宣傳活動日。我校每年開展2次安全逃生演練,提高師生的預防、避險、自救能力。主要內容有:①懸掛一條宣傳標語;形成校園濃厚的宣傳氛圍;②上好一堂主題班會課,并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普及應急知識;③特別組織開展了一次主題為“安全第一線”的逃生演習活動。師生們再一次了解了當危險來臨時尤其是在地震來臨時自護自救以及逃生的方法、要領等。
(9)與相關部門密切聯系(如交警中隊、消防大隊等),完善和加強我校校園的安全宣傳文化建設。
(10)加強對有先天性疾病、特異體質學生的情況了解,建立和妥善保管學生健康檔案,并給予特別的關心。
我們通過開設講座、班會討論、小組交流、墻報展示、觀看宣傳短片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學習。配合影像視聽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生動活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教育,并將教育主題編成順口溜,使學生好讀易背,便于記憶。
(11)與相關部門密切聯系(如交警中隊、消防大隊等),完善和加強我校校園的安全宣傳文化建設。
(五)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預案是應急救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把我校的做法分享如下:
1.我校將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責任人,分管負責人員要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并經常深入安全第一線進行檢查、監督、落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安全管理工作匯報,研究解決有關問題。
2.對內部安全及周邊安全進行認真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上報有關部門。
3.積極開展各項安全教育系列活動,按照安全文明校園的要求構建學校及周邊治安防控長效機制,鞏固整治成果。
4.以學校正門為起點,在兩邊輻射200米范圍內做到“五無”,如有發現立即向教育上級部門以及派出所報告處理。
5.全面排查學校內部安全隱患
加強對我校體育場館、運動場等場所的管理,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的監督,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確保不留死角,對查出的安全隱患立即處理。
6.全面整治學校周邊環境
學校周邊100米范圍內有網吧、游戲機室、賭博性游戲場所等立即上報有關部門或公安機關處理,并教育師生不要乘坐“黑出租車”。
7.全面落實學校安全責任制,健全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
按照省教廳《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要求,落實各類事故的預防措施,如交通、消防、食品衛生、防溺水等,禁止12周歲以下的學生駕駛非機動車上學,禁止未成年學生駕駛機動車上學。嚴厲打擊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和侵害師生安全的流氓團伙和黑惡勢力。
8.學校—社區居委—警務室—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四部門聯動”,確保“防溺水”工作有效開展,我校做法如下:
從接通知開始,學校安全工作小組迅速制定《年度防溺水工作方案》,并以全校師生動員大會為起點,開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工作;全校上下形成濃烈的預防溺水宣傳教育氛圍,效果顯著。
(1)學校懸掛“珍愛生命、謹防溺水、遠離危險、平安成長”橫幅,加大力度對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的宣傳教育。
(2)進行全校性防溺水動員大會。全體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參與宣誓,表決做到“六不”。
(3)各班級不下于三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溺水安全”主題班會。班內調查,鼓勵學生一旦發現同學到河邊玩耍的,立即向老師舉報;
(4)最后,現場統一簽訂《防溺水家長承諾書》,一式2份,學生家長、學校各一份。
(5)每周末發送短信提醒,讓學生家長了解預防溺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感。
(6)落實“一日一提醒”、“一周兩教育”。堅持做到在每天下午最后一節課的最后3分鐘,提醒學生不到河邊玩耍,注意途中安全;每逢周五或節假日前夕,各班進行不少于20分鐘的安全教育,重點宣講的主題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防天氣災害安全,每周必講主題是防溺水安全。
9.對學生上學放學的方式、途經路段等情況作了調查,班主任對其家長作進一步的防溺水安全工作的提醒,明確提出要改變接送方式、不能獨自回家以及周末上班期間要確保大人看管等建議。
以上的觀點與做法是本人在負責安全工作十多年來積累的心得體會與看法,僅與同行們分享交流。在十幾年的安全工作中,本人深深地意識到作為教育系統的教育工作者,要時刻把學生的安全、學校的安全放在心上,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必須牢固樹立“長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思想,堅持以預防為主,宣傳教育與嚴格管理相結合,學校預防與學生自我防范相結合,學校預防與家庭預防、社會預防相結合,確保所有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