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寶
摘 要:在中世紀疆域遼闊的阿拉伯帝國開始了一場規模宏大、歷時長久、影響深遠的百年翻譯運動。這個運動在阿拉伯歷史中乃至世界歷史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促進了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發展,更是為保留希臘、羅馬等思想文化遺產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著名的學術運動給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帶來了新的生機,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帶來了古老文明的熏陶,并且給阿拉伯語引進外來詞、豐富語言詞匯提供了契機。本文主要探討百年翻譯運動給阿拉伯語所帶來的影響,為學習阿拉伯語發展史,學習阿拉伯語提供資料補充和研究材料。
關鍵詞:百年翻譯運動;外來詞;阿拉伯語;阿拉伯語發展;影響
由于倭馬亞王朝以及阿巴斯王朝統治者對知識學術的向往,也由于阿拉伯帝國政治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百年翻譯運動漸漸拉開了序幕。翻譯運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而第二階段翻譯運動最為活躍。百年翻譯運動給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以及整個世界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而其對阿拉伯語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量外來詞融入阿拉伯語,豐富了詞匯,并逐漸阿拉伯化。
2.促進阿拉伯語語法標準化。
3.促進文學繁榮。
1 百年翻譯運動
規模宏大的翻譯運動歷時百年之久,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曼蘇爾哈里發時期開始,到拉希德時代結束。《卡里萊和笛木乃》、《信德罕德》、以及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托勒密的《天文大集》等是這一時期的翻譯成果。著名的翻譯家有伊本·穆加發、伊斯蘭教義學派穆阿臺以及研究亞里士多德邏輯學的奈扎木。這一時期翻譯運動剛剛起步,翻譯以及研究領域多為印度和希臘的作品。
第二階段為鼎盛時期,開始于麥蒙時代。麥蒙在首都巴格達創建了"智慧宮"。在這里,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翻譯家和學者們。他們一起收集資料文獻,研究學術,翻譯作品,并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考證與校訂,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希臘和羅馬文化遺產,為世界學術研究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這段時期是翻譯運動的成熟時期,研究翻譯工作已形成了一種有規律的體系。也是在這段時期對阿拉伯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時期翻譯的作品與早期相比有了質與量的提升。大量的翻譯作品涌現于世,這些都是之后的世人難以超越的翻譯成果。同時在翻譯過程中的考證與研究大大增加了翻譯作品的學術價值與質量。比如說《范疇篇》、《理想國》等翻譯作品。
最后一個階段大概在公元一千一百年到公元一千二百多年之間,翻譯運動漸漸進入尾聲。成果有《物理學》等希臘、羅馬文化的作品。
2 百年翻譯運動對阿拉伯語的影響
1.大量外來詞融入阿拉伯語,豐富了詞匯,并逐漸阿拉伯化。
在翻譯運動期間,許多學者與翻譯家在譯文著述的過程中逐漸確立了在天文學、數學、醫學、化學等領域中阿拉伯語的專業詞匯和定義,使得阿拉伯語更加豐富,并且將阿拉伯語融入了新興學科當中,在該領域形成了自己的語言體系。當譯文中涉及到阿拉伯語已有的詞匯,他們則選擇用阿拉伯語進行意譯,當譯文中的詞語在阿拉伯語中無準確詞匯表達時,便會引進外來詞匯,進行音譯;當遇到無法用阿拉伯語表征的詞匯,他們則會創造新的詞匯并賦予確定的含義來予以表述。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翻譯活動為阿拉伯語成為中世紀的學術語言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比如說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上最偉大的翻譯家和著名學者侯奈因·本·易司哈格,他自幼求學,之后學習希臘語,并且精通本國語言和希臘語。他負責”智慧宮”的翻譯工作,帶領一大批優秀的翻譯家們將希臘的大量著作翻譯成阿拉伯語。他翻譯并指導別人翻譯了大批希臘典籍。他在翻譯過程中增加了在醫學及哲學等方面的阿拉伯語專用名詞,增加了阿拉伯語表達的方式方法。他以極其嚴謹、認真的態度,用大膽新穎的思維,創造出了很多含有新的概念的阿拉伯語名詞,使得阿拉伯語在詞匯、表達等方面更加豐富多彩。
2.促進阿拉伯語語法標準化。
在翻譯運動期間,制定阿拉伯語標準語法的學術活動與其同時進行。這一時期的一些著名阿拉伯語語法學家,從《古蘭經》和《圣訓》中,從貝都因人日常所說的口語以及阿拉伯人古典的詩歌著作中,系統地整理歸納了阿拉伯語語言現象。其中在巴士拉城的著名語言大師哈利勒·本·艾哈邁德第一個編撰了第一部阿拉伯語大辭典《愛因書》。并且他的學生西伯威逐漸收集了大量的資料,編著了第一部阿拉伯語語法大全《西伯威書》。這本書使得阿拉伯語語法系統化地展現在世人眼前,為人們日后進行阿拉伯語語法學術探討提供了全面的素材。
促進阿拉伯語語法標準化的因素有很多種。在進入阿巴斯王朝后,阿拉伯帝國疆域更加遼闊,橫跨了內含多種文化的地域。在阿拉伯人與非阿拉伯人長期的共同生活與文化交流中,阿拉伯語尤其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阿拉伯口語漸漸受到各種外來語的影響,詞語尾符漸漸改為靜音符。于是,為了保持阿拉伯語的本質,以及為了人們更好地學習阿拉伯語,保證《古蘭經》誦讀的準確性,阿拉伯語語法學家便進行了語法標準的制定。
但是,在這個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特殊時期,百年翻譯運動也是促進制定阿拉伯語語法標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翻譯大量來自希臘、羅馬、印度、波斯等地的作品的過程,同樣也是兩種語言互相影響的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阿拉伯語語法、表達、修辭等方面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所以,翻譯運動也在另一方面推動了阿拉伯語語法標準化的進程。
3.促進文學繁榮
如果沒有這曠日持久、造詣高深的學術翻譯活動,像這一時期遜尼派首領伊本·古太白、植物界泰斗艾布·哈尼法·迪奈瓦里,第一位阿拉伯哲學家鏗迭等這些學者、思想家們就很難出現。翻譯運動為這些學者們提供了一個平臺,使得他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思考哲理與世間的奧秘。
作為一名出色的翻譯家,既需要學者一般的嚴謹與認真研究的態度,也需要像作家一樣能夠熟練地寫出優美的文章。翻譯運動中產生的大量譯作都是由眾多著名的翻譯家以及學者翻譯過來并考證后著作的。他們的譯作中有豐富的新阿拉伯語詞匯,以及融合了外來文化的優美表達和修辭。這些作品促進了阿拉伯文學的創新和繁榮發展,同時也是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中的文學瑰寶。
總而言之,中世紀阿拉伯帝國所開展的百年翻譯運動帶給了阿拉伯語巨大的影響,這是阿拉伯語發展史上濃重墨彩的一筆,使得阿拉伯語在中世紀成為了世界性的學術語言,并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阿拉伯語發展史》作者:劉開古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5。
2.《阿拉伯通史》作者:希提 馬堅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1979.
3.《對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意義的再認識》作者:吳鵬; 秦元旭;《凱里學院學報、歷史學》 (2014年04期)
4.《中世紀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作者:楊俊皎 內蒙古大學, 碩士論文 2004,
5.《淺析阿拉伯語在阿巴斯王朝的發展》作者:劉利華 《語言研究》 (2011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