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燕妮
(慶陽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 慶陽 745000)
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深度融合發展研究
——以四川省旅游郵政函件業務發展為例
韓燕妮
(慶陽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 慶陽 745000)
以前旅游業與郵政函件業務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也形成了一些旅游郵政函件產品,但是產業融合度低、產品類型低端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本文從產業聯動角度出發,就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深度融合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要從技術、業務、市場和企業四個層面綜合推進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的深度融合發展,并以四川省旅游郵政函件業務發展為例,建議在業務融合上豐富產品類型,在技術融合上形成核心優勢,在市場融合上用好自身渠道,在企業融合上拓寬合作渠道和方式。【關 鍵 詞】旅游 郵政 函件業務 融合發展
2009年12月8日,國家旅游局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北京簽署了《加強旅游郵政合作諒解備忘錄》,盡管此前各地已有旅游與郵政合作的先例,但《備忘錄》的簽署標志著旅游業與郵政合作的正式啟幕。此后,全國各地旅游與郵政行業開展了不同層面、不同程度的合作,也對旅游郵政函件產品的創新做了諸多探索和嘗試。但是,由于受到體制等因素制約,加之旅游產業的快速轉型升級發展,現有郵政函件旅游產品遠遠無法滿足旅游市場的消費需求,亟需從產業融合和產品創新角度進行改革,為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的深度融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015年中國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實現了旅游消費的大眾化、旅游投資的大眾化和旅游就業的大眾化。在大眾化旅游時代,無論從地方政府、旅游企業還是旅游者,都對郵政函件業務產生了更為強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傳統郵政函件業務的衰退也亟需通過旅游的帶動煥發新生。
首先,從地方政府角度來看,大力發展旅游業需要利用郵政函件業務的渠道進行宣傳營銷、產品創新和寄遞運輸。宣傳營銷主要利用遍布全國的郵政網點進行廣告宣傳、利用精準分析的數據庫發布商函和DM廣告聯動發布;旅游產品的需求以集郵、DIY明信片、主題郵局等新型文化創意產品需求為主;寄遞運輸需求主要是為線上消費服務的線下寄遞及物流服務。
其次,從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的角度來看,除了網點宣傳、產品創新和寄遞服務需求外,還包括對企業商函的需求、定制化的郵政保險產品需求,郵政金融機具如金融存取款、刷卡購物的需求等,這些為旅游企業和旅游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為豐富旅游產品、增強旅游體驗起到較好的效果。
從郵政函件業務自身發展情況來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函件業務收到了較大沖擊,亟需尋求一個新的支撐點來遏制衰退趨勢,保證郵政函件業務的持續發展,而旅游業恰恰能將郵政函件業務的功能嫁接在旅游消費和旅游產品的各個環節中,增加傳統函件業務的附加值,保障函件業務穩定營收。因此,在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與郵政函件業務之間的相互需求為兩者之間的融合發展造就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旅游與郵政的融合過程大致是兩大產業鏈對接的過程。在融合前期,要進行兩大產業自身的需求分析,兩大產業融合不僅要考慮旅游產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必須滿足郵政產業的需要,通過雙方價值活動的優勢互補,從而實現“1+1>2”的效果。在融合中期,要找準“融點”,“融點”指旅游產業與郵政產業之間由于經濟、資源、技術、市場、功能等產生的相互關聯點,這些“融點”一定是旅游產業和郵政產業各自缺乏的,又是各自所需要的,更是通過兩大產業融合一定能得到的利潤創造點。創新是旅游產業融合極為關鍵的環節[1]。在融合后期,就是要進行融合創新,兩大產業如果沒有創新,也就沒有相互之間的融合發展,在融合發展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思維創新等。
從旅游和郵政兩大產業融合的發生機制和產業融合的過程來看,郵政根據自身的功能定位、技術特點、特色優勢以及自身和旅游產業發展的需要,與旅游產業在技術、業務、市場、企業等方面進行有效融合,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改造和各自產業鏈的延伸和重構。具體而言,旅游與郵政的融合包括技術融合、業務融合、市場融合和企業融合四個方面。

表1 郵政與旅游融合的層次
(一)四川省旅游郵政函件業務發展現狀
四川與旅游直接相關的郵政函件業務類產品目前較為成型的有兩類,一類是封片,一類是主題郵局,2014年兩者收入之和占全省旅游總收入的0.2‰,封片類主要包括景區門票、旅游年票、風光明信片、郵資圖和大美鄉村五類,全省共有14個景區開展了郵資明信片電子門票業務,門票收入占封片收入的6.8%;開發了《四川旅游聯票》攀西陽光之旅等六種聯票產品;風光明信片在景區的郵政銷售網點、主題郵局、郵政營業廳以及相關紀念博物館銷售,截至2015年,全省共計24款郵資圖,其中郵資明信片16款,郵資封8款;全省已經正常開辦和經營的主題郵局19個,2015年當年實現收入超500萬元,其中收入最高的熊貓郵局400萬元,獨占鰲頭;此外,與旅游間接相關類業務還包括與電子商務營銷推廣相關項目。
(二)四川省旅游郵政函件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四川省旅游消費者、地方政府和旅游郵政相關企業的調研,四川省旅游郵政函件業務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當前旅游郵政函件產品的業務融合度低,產品類型單一,產品質量不高。通過對1000名四川旅游者的抽樣調查發現,使用過景區郵資明信片門票的占34.9%,其中81%的人認為門票無特色,不精美;13.05%的人使用過四川省旅游聯票,其中83.91%的人對旅游聯票不滿意;30.96%的人去過景區主題郵局,但只有13.3%的人覺得主題郵局具有特色。由此可見,傳統旅游郵政函件產品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第二,當前旅游郵政函件產品的技術融合度低,缺乏核心技術。通過對各地方局及旅游景區的調查發現,目前省內景區電子門禁系統需求大,但是郵政介入的只有14個景區,核心問題在于郵政缺乏核心技術,傳統的郵政明信片門票在電子門禁系統技術的沖擊下失去市場,而電商系統和預定系統等也不具備核心競爭力。
第三,當前旅游郵政函件產品的市場融合度低,郵政渠道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對各郵政網點的調研發現,目前各網點已有的LED屏,無線WIFI,固定的客戶群體以及金融大客戶等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宣傳效應和市場效應沒有得到應有體現。
第四,當前旅游郵政函件產品的企業融合度低,通過調查發現,四川郵政網點目前幾乎沒有旅游代辦業務,而主題郵局也主要以郵政公司為主體,創意空間不足,產業鏈條不完善。
(一)業務融合——豐富現有旅游郵政函件產品類型,提升旅游郵政函件產品質量。
1.封片做精:整合形成核心創意設計團隊,提升印刷制作水平
目前封片缺乏核心的設計團隊和高質量的印刷制作企業導致封片缺乏創意,質量得不到保證。針對這一現狀,要抓住郵政旅游合作機會,整合具有創意能力的專業設計團隊,為旅游封片進行專門的研發設計。可以依托現有團隊,聘請外部專業人士如創意總監、策劃總監等進行整合,也可以通過完全公司化運作方式組建一個全新的創意設計團隊,提供專業化封片設計制作及研發,為封片質量提供保障。
2.年票做活:擴展年票聯盟景區景點,提供個性化選擇和服務
傳統的旅游聯票存在定時定點消費的缺陷,對于在旅游中占比越來越多的散客而言缺乏個性化,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需求。而旅游年票則可以在一定時段和一定范圍內不定點不定時消費,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年票聯盟景區景點越多,游客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就越容易得到實現,因此要利用年票本身的整合度以及后續即將重新介入的電子門禁系統等,整合年票聯盟景區景點,同時利用網絡宣傳和網點營銷方式推進年票銷售。
3.產品做多:拓展和豐富旅游郵政函件產品類型
大力開發特色旅游商品和土特產品,利用主題郵局的網點優勢,形成郵政自身的旅游商品研發制作能力,借助郵政快遞及包裹業務,實現旅游商品的線上購買和流通。
大力開發參與體驗性產品,近期快速發展DIY微信打印業務,供游客自行設計、制作封片類產品,中遠期建議引入3D打印技術,進一步提供個性化旅游商品制作等。
(二)技術融合——借助新型信息技術,大力開發電子門禁系統和智慧化郵游平臺。
1.利用新技術,研發新的智慧門禁系統
第一步,針對現有合作景區,通過景區等級劃分和定位,對有門禁系統升級需求的5A合作景區率先進行升級,采用增加門票功能和附加值的方式,建立起具備售檢票、直分銷管控、自助售取票、綜合管理和電子商務五大功能的新型云導游平臺門禁系統。
第二步,針對已經終止門票合作的景區和其他需要智慧門禁系統升級的景區,采取跳出紅海,尋求藍海的策略,對景區進行分級,優先投資建設需求等級高,示范效應顯著的5A級景區門禁系統。其次逐步建設開發其他二級景區門禁系統。該系統不僅將門禁系統智能化,實現景區內部的全WIFI覆蓋、更能夠實現與門票預訂和支付息息相關的精準定位、掃碼導航,掃碼導游、掃碼購物、無線充電、適時分流、安全監控等功能。這種整合化和系統化的智慧平臺是今后景區發展的必然選擇,遠比單純的智慧門禁系統更能滿足景區需求,誰最先掌握了系統化和整合化開發的技術和資源,誰就會在未來開發中占據主動,也才會跳出單純局限于電子門票系統競爭的紅海態勢,重新撿回逐步流失的業務并且尋求新的合作。
2.借助新媒體,打造新的智慧郵游平臺
旅游行業是典型的O2O(線上—線下)模式,線上平臺的構建成為連接線上和線下的關鍵環節,因此郵政在服務旅游經濟發展中必須整合外部技術力量,積極介入線上旅游服務平臺的構建,打造集信息發布、信息咨詢、線上預訂、在線支付、在線購物、全程服務于一體的“郵游”服務智慧平臺,該平臺能夠直接對接各智慧景區系統,游客可以便捷地通過該平臺完成全程旅游體驗和消費。
“郵游”平臺與當前已有的線上平臺最大的區別在于它的系統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郵游”平臺本身的系統化,將咨詢、預定、信息發布、在線支付、公眾微信等功能集于一身;二是“郵游”平臺的線下和線上系統的對應,由于郵政今后可以形成自身的主題化郵局、郵驛客棧、郵驛主題餐廳、郵游購物店等,因此“郵游”平臺也是一個直接為郵政線下業務提供全程服務的線上平臺;三是“郵游”平臺可以直接與郵政合作建設的智慧景區系統對接,因此可以保證游客只需一部手機即可完成全程旅游體驗和消費的便捷和個性化服務。
(三)市場融合——用好郵政自有網點、渠道和客戶資源,最大程度發揮市場宣傳優勢。
1.用好郵政客戶資源,實施精準營銷和定制化產品銷售
郵政擁有結構穩定且規模龐大的客戶群體,并且能夠有效掌握客戶群體的消費特征等信息,這些信息對于開展旅游宣傳營銷和定制化銷售是極其有效的途徑。因此郵政要用好自身客戶群體資源,重點抓住郵政金融大客戶,對客戶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不同客戶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特征,通過短信、微信和網點面對面營銷等方式精準推送“定制化”旅游產品信息,將潛在客戶轉化為現實旅游客源,從而進一步拓展郵政自身業務發展。
2.用活郵政線上渠道,拓展線上旅游推廣和銷售業務
目前中國郵政已有的線上渠道有“自郵一族”、“郵樂網”等,四川郵政公司在此基礎上整合郵政營業網、投遞配送網、11185客服中心、郵樂網、會員網站和電子商務平臺,形成了“四川郵政自郵一族”平臺,主要提供涵蓋車險業務、商旅、機票、禮儀服務等在內的綜合服務。但該平臺非專業化旅游服務平臺,提供的旅游服務項目有限,因此可充分利用該平臺資源,嫁接和整合旅游服務平臺功能,從而拓展線上旅游推廣和銷售業務。
由于郵游智慧平臺的構建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投入,因此近期可以考慮以“四川郵政自郵一族”為依托,通過引入第三方旅游公司、旅游電商公司等,嫁接旅游服務功能在該平臺上,通過景區門票預訂、餐飲、住宿、購物、旅游信息咨詢等完善線上旅游服務功能,借助自郵一族平臺對郵游平臺進行孵化。
中遠期,具備開發郵游智慧平臺條件之后,考慮將旅游服務線上平臺從“四川郵政自郵一族”平臺中獨立出來,形成終極旅游郵政智慧平臺——“郵游”平臺,完善平臺功能,采用“網上購物+郵政物流線下銷售”的方式形成自有O2O(線上——線下)產業鏈。
(四)企業融合——積極開展郵政與旅游景區、旅行社等的合作,尋求業務發展新突破
1.與旅行社合作開展旅游代辦和旅游產品銷售業務
目前省內的郵政營業網點嘗試性地開展了旅游代辦業務和旅游產品銷售業務,下一步要依托其潛在的巨大市場需求,加強與省旅游局及省內旅游企業的合作,增加郵政網點的旅游服務代辦業務,通過涵蓋全方位的“吃、住、行、游、購、娛”等代辦業務和對年票和聯票進行多樣化組合實現業務突破。同時重點抓住省內市場,充分利用現有網點的無線全覆蓋優勢,與境外和省外的旅行社合作,通過代理、宣傳、研發等方式銷售各類國內游、出境游等旅游產品,改變目前只針對省內旅游產品開發和銷售的現狀,為今后面向全國發展業務打下基礎。
2.與旅游景區合作開發鏈條完善的主題郵局
在主題郵局開發的基礎上,向吃、住、行、游、購、娛、康、體、療全鏈條延伸,開發建設郵驛主題游客服務中心、郵驛客棧、郵驛主題餐廳、郵游紀念品購物店等。
產業鏈條化的途徑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
第一種是郵政依托自身資本優勢,以投資者身份進行投資性介入,通過市場化手段介入游客中心、郵驛客棧、郵驛主題餐廳、郵游紀念品購物店等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和持續收益,該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深層次融入旅游產業開發中,形成自身產業鏈條并能夠持續盈利,缺點在于是重資產投入,前期投資大,回收期長。
第二種是先通過與景區的合作,以郵驛主題進行資源整合,然后通過特許經營或招商尋求社會資本進行共同開發建設,這種模式優點在于前期能夠以較小成本實現資源整合,缺點在于后續的運營管理中持續收益率較低。
通過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中國已經進入大眾旅游時代,產業融合和產品創新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的融合發展勢在必行。
2.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的深度融合發展需要戰略理念的更新,要樹立大力發展旅游郵政函件業務的意識,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努力抓好旅游函件業務發展。
3.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的深度融合發展需要從業務、技術、市場和企業四大方面著手進行操作和落地。
4.旅游與郵政函件業務深度融合發展需要組織機構的構建,人力資源的保障和技術條件的改善,這是融合發展可持續的基本保障。
[1]張海燕,王忠云.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26(4):322-326.
[2]陳國亮,陳建軍.產業關聯、空間地理與二三產業共同集聚——來自中國212個城市的經驗考察[J].管理世界,2012(4):82-100.
[3]劉霞.山東郵政函件業務發展戰略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4]張朝枝,鄧曾,游旺.基于旅游體驗視角的旅游產業價值鏈分析[J].旅游學刊,2010,25(6):23.
[5]張海燕,王忠云.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26(4):322-326.
[6]鄭明高.產業融合趨勢下的企業戰略[J].中國流通經濟,2010,6:46-49.
[7]鄭正喜.開放經濟下的產業關聯效應測度——基于非競爭型和區域間產業關聯理論的改進認識[J].2015,32(8):27-36.
[8]Cai,J.Leung P.S.And Mak J.(2006),“Tourism’s Forward and Backward Linkage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45(1).36-52.
F59
A
1007-9106(2017)08-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