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遠 蘇甜
[摘要]本文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對電廠電氣設備啟動調試與故障檢修方法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希望能為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的穩定性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電廠電氣設備;啟動調試;故障檢修;分析
一、電廠主要電氣設備的調試方法
(一)一次設備調試方法
第一,發電機調試。發電機調試過程中,尤其是定子繞組絕緣電阻測試時,當發電機出線套管以及電流互感器安裝完畢后,定子冷態、吹干狀態下調試為宜。通常情況下,采用的是2500伏兆歐表,具體測量時間大約10分鐘左右,對1分鐘、10分鐘的絕緣電阻值進行測量,而且吸收比不小于13或極化指數不小于1.5,各相絕緣電阻不平衡系數應當不超過2。測試完絕緣電阻以后,應當對其進行放電,并對定子繞組直流電阻進行測量。冷態條件下測量過程中,還要對繞組溫度進行記錄,其中繞組溫度、環境溫度之間的差值應當保持在3攝氏度范圍之內。發電機定子繞組直流電阻測量過程中,各相直流電阻之差也不能超過最小電阻的2%;同時,換算至相同溫度條件下,較之于出廠值,差值不應超過2%。第二,變壓器調試。繞組與套管直流電阻測試過程中,在各接頭位置上進行調試,利用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測量對其進行調試。在直流電阻測量過程中,對繞組溫度記錄。在此過程中,各相測量數值差應當不超過平均數值的2%,尤其是相間測量差值不能超過平均數值的1%。實踐中,因變壓器結構及其內部組織構成等因素的存在,當差值超過了預設標準,可只對出廠值進行比較。在分接頭變壓比檢查過程中,應當對其變比進行正確計算。在試驗過程中,變壓器出線端、外界之間沒有任何的連接。第三,互感器調試。在引出線極性檢查過程中,將1.5至3伏的直流電池經開關與一次側端子相連接,并在互感器二次側端子上有效的連接一個指針式直流微安表、或者連接一個毫伏表。對于電池、表計同極性端而言,與繞組同極性端相連接。如果開關閉合的瞬間指針出現了順時針偏轉,而且開關斷開的瞬間指針出現了反向偏轉,則互感器顯示為負極性,否則就是正極性。在此過程中,對變比進行檢查,一次繞組在接通大電流時,對二次繞組電流進行測量,并且一次側、二次側電流進行測量。在此過程中,利用0.2級電流互感器和該級別的電流表,一次繞組應盡可能的增加到額定電流。
(二)電廠電氣二次設備調試
第一,繼電保護設備調試。首先是一般性的調試。實踐中可以看到,因裝置出廠后會經長途運輸才能到達應用場所,途中難免會發生顛簸等問題,進而導致某些裝置、零部件松動。對此,為確保繼電保護設備能夠安全、正常運行,對其中已經松動了的零部件實施緊固作業。測量絕緣電阻時,在保護屏端子排位置,將全部的外部回路、電纜相斷開,在確定沒有直流、交流電源引入的情況下,分別將電壓、電流以及控制信號回路端子有機的連接起來,對出口以及ECS和FR信號有機的聯調起來。第二,同期裝置調試。接線及外觀檢查過程中,應當保持同期裝置外形的端正性,沒有明顯變形與損壞。在測試裝置內部信號時,將測試電纜空插頭、裝置空插座相互連接,利用設備內部獨立測試模塊實現調試和檢測。在檢驗同期系統接線、繼電器檢時,根據預設要求和原理圖,對裝置外部的回路進行檢查。同時,還要確保沒有寄生回路,測試繼電裝置外部信號時,取下測試電纜,并且將測試電纜空插頭、裝置空插座連接斷開,將裝置試驗電源斷開。第三,整套啟動調試。測試轉子交流阻抗以及損耗時,對額定轉速條件下的定子繞組三相短路進行試驗調試:當發電機上的定子三相繞組處于開路狀態時,對發電機空載特性進行測試,同時對發電機空載勵磁系統實施調整試驗操作,并且勵磁有效的改成自勵模式。對于發電機而言,應當對帶主變零起升壓進行試驗和調{式;額定負荷狀態下,對發電機軸電壓進行測量;如果系統允許,則應當對零功率切機進行試驗調試。
二、電廠電氣設備的故障維修方法
(一)碳刷冒火故障的維修方法
要想有效解決問題,就要加大檢修力度,加快檢修頻率,及時更換不符合規定的環碳刷。在使用新的環碳刷前,需經過打磨,保證新的環碳刷與滑環的接觸面積占環碳刷整體表面積的60%左右,同時,要確保環碳刷的光滑度,及時清理刷握日常積垢,使碳刷在刷握中和允許接觸的范圍內能夠自由活動,進而降低因摩擦而產生的磨損,防止冒火的情況發生。另外,要加大對檢修人員的管理力度,要求檢修人員在規定時間內逐步檢修發電機環碳刷、滑環、壓簧等零件,檢查刷架的擺放位置,清潔刷握積垢等,確保其性能和質量,從而使發電機能夠正常工作。碳刷冒火的詳細原因和消除方法。
(二)絕緣層失效而出現短路故障的維修方法
電廠應做好防腐、防潮等工作,在安裝設備和布置線路時,應小心謹慎,避免導線磨損。同時,要做好日常檢修工作,及時更換絕緣層磨損甚至脫落的導線。
(三)導線溫度過高的故障的維修方法
電廠需選用安全、有效的保護裝置和信號裝置,當導線溫度過高時,這些裝置可準確、及時地切斷有故障的線路,并發出警報,及時反饋給監控中心。同時,要選用匹配供電量的電氣設備,避免設備長期高負荷運行。
三、合理化建議
(一)提升檢修人員的專業技能
檢修人員需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豐富的檢修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電廠電氣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將電廠因電氣設備故障而引起的損失降到最低。鑒于此,必須加強對檢修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思想教育,使其了解所在崗位的重要性,改變工作態度。另外,還應制訂嚴格的追責制度,使檢修人員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所在和發生問題時自己應該承擔的后果,提高其責任心和問題防范意識。
(二)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靈活高效、分工明確的電氣管理細則:建立管理中心站,分配各級檢修人員的日常電氣設備管理職責,責任到人,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制訂合理的管理規范流程,從而改善電氣設備的日常管理水平。
(三)采取分級管理方式管理電氣設備
將電氣設備分級檢修和管理劃分為“設備的類型”和“系統的升級”兩類,要求檢修人員要根據不同故障和故障的等級分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在系統分級時,電廠管理人員基于電氣設備在整個供電系統中發揮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基礎上,考慮到故障發生的頻率和緊迫性,將電氣設備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并分組安排相應檢修人員進行日常管理和檢修。此外,電廠還需要分析重要系統和關鍵電氣設備的日常運行數據、檢修狀況記錄等,為以后的故障防范和設備檢修工作提供依據。通過對電氣設備的分級管理,電廠可以有效預防電氣設備故障問題。當發生故障時,可以規則、有序地進行處理檢修,掌握排除故障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