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雄
[摘要]本文首先探討了信息化條件下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并對信息網絡時代背景下能夠應用于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分析,為信息化條件下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創新和改革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條件;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
高職是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信息時代的來臨,高職院校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機遇使高職院校的社會認知度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和質量也不斷提高。挑戰則是高職院校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如果不能改革教學方法和方式,不能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效率,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信息化條件下,計算機作為重要的應用技術,其課程教學要求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而提高著,但由于高職院校受資金、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社會人才供求關系等影響,其計算機課程教學卻存在很多問題,如何通過教學改革和創新,提高計算機課程教學水平,則成為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重點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1.教學模式仍然以傳統模式為主導。
計算機技術作為一門應用技術,想要掌握這門技術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必須擁有一定的專業操作技能和水平。高職院校受資金、設備和資源的影響,其計算機硬件設備一直落后于計算機學科的硬件發展,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最新的技術,教師只能采取講授加演示的方式授課。這雖然能夠讓同學們了解和認識最先進的技術,但脫離了上機操作和實踐的課程,卻無法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這極大的影響了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并導致教師無法針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創新,影響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2教學內容滯后。
高職院校相比于專科、本科等院校,不僅要完成專業技術教學,還需要完成基礎知識教學。受生源和學生文化層次影響,其學科內容必須深入淺出。但現狀是高職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無法滿足部分基礎扎實學生的拓展性需求。正因為高職院校教學內容設計上受到各種因素的局限,導致高職教學內容更新頻率較低,很多院校采用的教材都比較老舊。計算機作為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老舊的教學內容根本無法實現培養合格人才的目的,更導致學生畢業后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影響了學生的就業率和發展。
3.學生生源復雜,教學難度大。
高職的學生生源比較復雜,不僅有特招生、普招生還包括職高、技校、中專生等來源。這意味著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的文化課功底更是有高有低。由于生源學情差別大,導致高職院校在計算機科目教學中必須適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層次,難以有效的提高教學難度。但計算機科目是一種對學習能力有較高要求的科目,如果不提高教學難度,必然無法完成教學任務。這無疑給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帶來困難,并影響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學科創新和發展。
4.實踐教學程度不高。
高職院校作為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采取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得到培養。但高職院校受資金、資源的影響,其實踐基地跟不上學生的需求。這導致很多高職院校雖然十分重視實踐教學,卻苦于沒有實訓場地和優秀的實訓指導教師,這使得高職院校實訓教學一直無法得到有效開展。而實踐教學的不足,則影響了學生崗位技術的提高,導致培養的人才無法達到社會企業的崗位要求,導致學生就業能力不足。
二、信息化條件下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1.分層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模式有助于解決高職院校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問題,通過分層教學的應用,能夠將不同學情的學生分層次教學。對于基礎知識不足的學生,可以重點開展基礎知識培訓,待其基礎知識達標后,再深入的進行深度技術培訓。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最大化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學會技能。對于基礎知識比較牢固的同學,則應該忽略基礎教學,重點放在技術培養和能力拓展上。通過教學難度的適當提升,讓這些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在有限的高職學校生涯中,掌握更多的技術和技能,為其未來的就業與發展打好基礎。分層教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培養需求,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是一種值得推廣和應用的高職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2.WebQuest教學模式。
WebQuest是一種新型網絡教學模式,于1995在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由湯姆·馬奇(TomMarch)和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提出。WebQuest教學模式是在網絡條件下利用互聯網資源,用一定的任務驅動學生對某一問題自主地進行建構、研究。在WebQuest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導者,學生是中心,這樣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自主的學習的能力,學生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可以延伸到課前和課后。任務驅動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網絡的學習環境,可以獲得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可以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微課教學模式。
微課教學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應用廣泛,微課是一種幾分鐘的短教學資料,是一種針對知識點的,靶向性強的教學資源。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多,單憑課上的教學,學生很難全部理解和掌握。微課作為一種靶向性強的教學資源,則能夠以知識點為靶向,通過互聯網教學平臺的資源分享,為學生課下知識學習帶來方便。除此以外,微課資源還能夠應用于課堂授課,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微課資源,不僅能夠提高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教學質量,還能夠構建情景化教學課堂,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與理解。在移動多媒體設備日益普遍的今天,微課資源由于體積比較小,還能夠通過微信、QQ等公眾交流平臺分享,教師將微課資源分享在這些平臺上,學生就可以運用碎片時間來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微課資源的應用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間、等車、休息等碎片化的幾分鐘時間,為學生創造了隨時學習、隨地學習的環境與氛圍,有助于提高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
4.慕課教學模式。
慕課是一種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的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慕課在各大高校有廣泛的應用。慕課相比于其他教學模式,其教學是開放的、公開的,無論學生還是其他人,只要擁有賬號和權限,都能夠參與到學習中。慕課在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我們構建更為立體的學科教學模式,通過學校與其他高職院校、專科院校和本科院校建立聯系,讓學生能夠享受到其他優秀院校甚至名校的計算機課程,幫助學生搭建技術提升和拓展的平臺,開拓學生的學科視野,為學生今后的就業與發展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信息化條件下的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要求學校和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思路與思維,通過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力和職業發展潛能,在夯實計算機學科基礎的同時,得到最大程度的能力拓展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