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芬 李其貴
[摘要]先對我國城市交通安全形勢嚴峻作了分析,然后對國內交通安全教育體系現狀問題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國內交通安全教育體系改善建議。
[關鍵詞]交通安全;教育體系;問題;對策
一、我國城市交通安全形勢嚴峻
根據國內現行制度,各地交管部門每年上報年度本地區交通事故數量及傷亡數量,這個數據是考核交警年度工作的指標之一,與交警年度考核息息相關。根據公安部每年公布的數據統計,機動車迅速增長而每年的萬車死亡率卻在下降,好似我們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對于機動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衛生部門也有一個統計數據。衛生部門要統計居民病傷死亡原因,在死亡類別的“損傷”這一項下面,就有“機動車輛交通事故”的小項。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統計結果顯示,2005年到2013年,每10萬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仍呈現上升趨勢。而相應的公安部的統計數據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根據世衛組織發布數據,中國2010年道路事故的死亡人數超過20萬人。而同一年中國的官方發布數據僅約6.5萬人。差距之大,令人震驚。
近幾年公安交管部門已經著手糾正交通事故統計不實的問題,公安交管部門內部基本掌握了比較確的數字。至于這個數字是多少?交管部門敝帚自珍,對外諱莫如深。數據難于公開,嚴重影響了國人對國內交通安全情況的認知。沒有準確的數據就沒有相應的政策,數據隱瞞的背后是對交通安全預防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是對生命的漠視。
整理2014-2016年某市9000多起交通事故數據,分析事故特征以找出交通事故預防策略。
從發生事故的年齡結構來看,主要集中在21-50歲人群,此部分人群是社會中堅力量,該年齡段正是創造財富最多的時候。僅2015年一年,某市事故導致的死亡人口損失的潛在生產壽命年達2.2萬年,為社會少生產GDP約13億元。其中還未包括重傷損失、直接經濟損失等其它費用。不僅如此,死亡及重傷事故發生對于一個家庭而言是滅頂之災,許多家庭因此失去收入能力,還要承擔照顧傷殘成員的額外花費,多數家庭此后不得不靠借貸度日,大大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遠高于可計算的經濟數字。
從事故者駕齡來看,2016年某市1-5年駕齡人員最多,發生事故數也最多。從不同駕齡的百人事故率來看,1年以內及6年以上駕齡事故率較高。1年以內新手因操作不熟練,突發情況下應急操作容易失誤導致事故多發。6年以上駕齡者事故多發則多因自信過高麻痹大意。
從機動車事故發生的原因來看,未按規定讓行、無證駕駛、酒后駕駛、違法上道路行駛、逆行、超速行駛、違法會車、違反交通信號等違法行為是事故高發的主要原因。從非機動車事故原因來看,未按規定讓行、超速行駛、違法上道路行駛、違法占道行駛、逆行、違反交通信號燈等違法行為是主要因素。表面上看都是由于當事人的安全意識淡薄,但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國內交通安全教育體系的不足。
二、國內交通安全教育體系現狀問題
(一)駕駛員安全教育體系存在盲區
根據某市2015年交通事故原因統計,63%的事故原因歸結于機動車駕駛員各類違法行為。表面上看是駕駛員安全意識淡泊導致的,但從根源上講,應在于國內駕駛員安全教育的不足。傳統的駕校培訓及駕考內容往往只注重車輛駕駛技術的培訓,忽視安全教育的培訓及守法意識的培養。另外,拿到駕照之后的駕駛員安全教育幾乎處于空白狀態,4年駕齡之后駕駛員百人事故率隨駕齡增長迅速,駕駛員后續教育重要性應引起重視。
(二)企業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從萬車事故率來看,貨車和大、中型客車的萬車事故率可以達到小汽車的5-10倍,對此部分車輛司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此部分司機由于長期跑運營,對交警管理工作規律和管理漏洞了如指掌,想法設法逃避管理部門的檢查,光憑交警有限警力很難對其形成有效管理。
目前企業安全教育多不成系統、流于形式,部分企業組織管理松散、對駕駛人的安全教育重視不夠,安全監管不力,駕駛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其主要根源在于企業駕駛員違法行為后果多由個人承擔,對企業及主要管理人員的追責不夠,企業領導本身安全意識不足,對安全事故預防所知不多等原因。
(三)民眾安全教育效果甚微
根據某市2015年交通事故原因統計,78%的故事由違法因素導致。民眾安全教育的不足不僅使得事故發生概率加大,且在交警進行違法處罰時容易引起警民矛盾。
目前民眾安全教育對比以前雖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許多不足。傳統說教形式的宣傳容易空洞乏味而流于形式,教育效果甚微,應與時俱進,由專業人員積極探索科學、有趣味、形象的宣傳方式,做到寓教于樂、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三、國內交通安全教育體系改善建議
(一)駕駛員安全教育
對于新進駕駛員:改革駕考內容,融入駕駛員安全教育培訓內容,推動安全教育培訓規范化、制度化。建議首次考駕照學員第一堂課程便應該是安全教育課程,通過各類常發交通事故視頻宣傳片,讓學員了解開車存在的風險,建立風險防范意識。由教練講解分析事故成因,吸取事故教訓,學習避免事故發生的安全習慣。
對于培訓機構:重點加強兩類人員培訓,一是機構管理人員培訓。管理人員通過學習培訓,在提高自身安全意識教育重要性認識和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方能抓好諸如結業鑒定、制定教練員的教學質量信譽考核標準、營造全校師生共同學習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圍等工作。在學駕培訓全過程中發揮管理人員對安全意識教育的保障作用。二是加強教練安全教育培訓。對教練員進行全面培訓,建立考核制度,培養合格的教練員。幫助教練員樹立和貫徹以培養安全駕駛意識和文明駕駛行為為核心的駕駛素質教育理念,掌握安全駕駛的新知識和新技術,是加強行業安全教育的首要環節。
(二)企業安全教育
企業負有社會安全責任,制定企業安全教育單位承擔制和安全事故單位責任制可以大大提高企業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其對員工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大大減少事故發生概率。
安全教育單位承擔制:加強對企業主要管理人員及責任人的交通安全教育。通過建立企業安全教育制度,由政府專業人員制定教育方案,企業負責執行管束。例如,政府請道路交通安全專家分類整理不同車型易發事故類型相關視頻,發放給企業并監督企業管理者及駕駛員定期觀看。
安全事故單位責任制:企業對單位車輛安全事故附有連帶責任,交警懲罰駕駛員的同時對企業實施積分懲罰制度。例如,最難管的快遞行業電動車違法行為,如果在快遞員出現違法行為時,采用監控抓拍,達到一定數量對企業進行嚴厲懲罰,則可以促使企業高度重視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及違法管束,從而獲得良好效果。當然,具體細則需深入研究后確定,此類制度細節決定成敗。
(三)與執法結合的民眾安全教育
要提高對維護與遵守法規的自覺性,首先要使人們認識到違章是非常危險的:實行處罰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進行相應的交通教育。紙質宣傳教育不夠,立體化教學,剪輯事故視頻進行形象化教育,強制讓違法者觀看相關車型各類交通事故,讓人們感受事故發生的瞬間、感受意外來的如此之快、感受事故發生的慘烈,以震撼的效果強化人們的意識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此外,沒有執法的宣傳教育效果甚微,教育與執法相結合,才可增加對法規的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