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
每天吃飽了撐著,我就會去小區停車場瞎逛,看看鄰居們最近買了什么新車,有沒有什么個性點、有趣點的車型進駐小區。即使我每天都把自己吃撐,幾年下來也沒有爆肥,同樣沒有變化的還有小區里的汽車品牌結構——BBA三家依舊壟斷停車場,只是奔馳稍弱,奧迪、寶馬較多而已。
這是深圳一個尋常小區里發生的故事。在這座“很貴”的城市里,捷達、桑塔納這樣的入門車幾乎絕跡,雅閣、凱美瑞也不過是過客,每天下班后在超市上演有機食材搶奪戰的中產們自然不屑于菜市場那些平民貨色。在座駕的選擇上,奧迪A6、寶馬5系、奔馳E級是大家的普遍追求;有性格一點的,無非就是雷克薩斯或者凱迪拉克。再上一層樓,A8、7系、S級似乎力有不逮,那是“老細”的座駕,多數中產本質上還是打工仔。于是中級豪華車成了中產和土豪的分水嶺,一定意義上也是中產階層的天花板。
隨著一輛沃爾沃S90進駐小區,沉悶的局面終于被打破。車主是個50多歲的男人,每天,他會在自己的新車里聽一會音樂再鎖車回家,看得出大叔是個“走地”生活家。冬天是深圳一年里最好的時光,斜陽穿過玻璃窗,傾瀉在S90原木打造的中控面板上,大叔瞇著眼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我想他一定是將音響調到了“哥德堡劇院”模式,此刻,奔馳、寶馬在他的眼里或許只是臺拙陋的機器吧。
可惜這不過是世界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發生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奔馳、寶馬、奧迪這些“駕駛機器”依然是普世之選。奔馳新E級挾大哥S級的貴氣而來,骨子里的貴族氣息讓中產們心生怯意,卻又無不向往;寶馬5系還是那個寶馬,談豪華多費勁,所謂“三代出一個貴族”,不如聊聊眼前的“茍且”,“純粹的駕駛樂趣”不也提升幸福感嗎?至于缺席的奧迪A6L,在這個國度里擁有無與倫比的自信,冉冉升起的新貴才是它新的目標客戶——這個厚積薄發的國家從來不乏新貴,江山代有才人出,吾獨領風騷不過十數載罷了。更何況“八項規定”和公車改革兇猛,何必刀戎相見,低調低調。
只是當沃爾沃削尖了腦袋好不容易擠入了VIP Lounge,卻發現還有一個門掛“6缸以下恕不招待”牌匾的白金卡專享尊貴包廂……這是汽車的江湖,“大佬”不是憑幾塊原木或音樂廳音效就能速成的,擊鼓傳花的游戲不是你想玩就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