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里
火車車廂是用自動掛鉤連接起來的。自動掛鉤的發明者是美國鐵路工人哈姆爾特·詹內。
1867年的一天,詹內從貨運站回家,邊走邊思考著:用什么簡便方法能讓火車車廂更牢固地連接起來呢?
當時,火車車廂是用鐵鏈子拴起來的,接頭非常不牢固。火車爬坡或者轉彎時,沒有彈性的鐵鏈子很容易被拉斷,導致車廂脫節。
而且,工人用鐵鏈子拴車廂,費時費力。他們為了連接或分開一列火車的車廂,總要爬上爬下,用鐵鏈子纏來繞去,非常辛苦,還容易發生擠傷手腳的事故。
突然,一群孩子擋住了詹內的去路,原來這些孩子在玩游戲。他們每兩人組成一組,面對面,腳頂腳,胳膊伸直,手指彎曲著勾連在一起,身子向后傾斜著轉圈,并不時發出陣陣歡快的笑聲。
詹內站在旁邊看得出神。他從孩子們手拉手的方法中得到啟示:要是能發明一種裝置像兩只手一樣勾連起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他忘了疲勞,立即回到家,用木頭制作手的模型,使模型的“手指”彎曲著,鉤在一起。他想用這個辦法解決車廂的連接問題,可試驗失敗,因為木制的手不能活動。
詹內并不氣餒。經過多次試驗改進,他終于發明了火車自動掛鉤。這種掛鉤是用鐵鑄造的,像兩只手,安裝在每節車廂的兩端。“鐵手”的手掌心有個機關,兩只“鐵手”一碰,觸動機關,就會緊緊地握在一起。我們啟動另外的機關,兩只“鐵手”就會分開。
火車自動掛鉤的發明,使鐵路工人從繁重的勞作中解放出來,保障了鐵路運輸的安全。為了紀念發明者,人們又把火車自動掛鉤稱為“詹內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