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衣萍
“拿破侖”,其實是個多義詞。正常情況下,拿破侖指的是法國那位擅長打仗和讓整個歐洲發抖的矮個子皇帝;走進糕點店,拿破侖是一款經典的酥皮蛋糕;在潛水圈,拿破侖成了一條將近兩米長的可愛大魚。
為什么它能用這個名字?拿破侖魚成年后,腦袋前部會慢慢隆起,形似拿破侖的帽子(說實話我真沒看出來),因此得了這樣一個酷名字。
拿破侖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魚類,通體呈鮮艷的藍綠色,上面布滿了花紋,長著一對肥厚的大嘴唇。也是因為這對嘴唇,讓它成了華人餐桌上的奢侈品,如今拿破侖已成了瀕危的魚類。
拿破侖性格溫和,喜歡與潛水員親近,是我們潛水員的好朋友、好麻豆。在帕勞最著名潛點之一bluecorner(藍角),生活著一條拿破侖,幾乎去過那里的人,都會記得它的有趣和友善。
這是個水流較大的潛點,通常氣泡會呈45度飛揚。水流自然會帶來豐富的食物,所以這里也是魚群匯聚之地。珊瑚礁外的深海,有白鰭鯊、灰礁鯊、jackfish魚群輪番上場,是一部絕對精彩的視覺大片。
我正看得入神之際,突然一扭頭,一條和我個頭差不多的拿破侖正在離我不遠處出神地打量著我,把我嚇了一跳。我輕輕地朝它游去,它并不害怕,就在原地傻愣愣地看著我,好像一條乖巧的小狗,讓我湊近它的身體,欣賞它身上的花紋。仔細看來,這花紋類似美國涂鴉大師Keithharing筆下密集的紋樣,像迷宮,又像外星人留下的密碼。與它四目相對片刻,我發現它的眼睛很神奇,可以一只往前看我,一只轉向另一個方向觀察身后的動靜。
把我仔細打量一番后,這條拿破侖又朝我的潛伴游去,這家伙有足夠的耐心,一個接一個,把我們一群潛水員挨個兒打量了個遍。

潛導發出指令讓我們繼續趕路。順著水流,我們一會兒就漂出幾百米遠,一回頭,這條拿破侖正夾在我們隊伍中間,執意送我們一程,直至我們游出那片珊瑚礁,它才依依不舍地止步。一面之交,竟如此深情。
作為潛水員,每次下海,都是人看魚,如今角色互換,成了魚看人,還真是頭一回。
事后與朋友們聊起這條拿破侖,才獲悉它的“斑斑劣跡”。原來,它常年生活在藍角,天性對人類充滿好奇,其愛好就是與來此潛水的人類同玩。
攝影師Aaron wong曾攜家眷Lynnette前往此地潛水。“我突然聽見我老婆嘴里發出驚恐的嗚嗚聲(嘴里咬著呼吸頭,無法發出聲音),回頭一看,那條拿破侖正朝我老婆游去。我老婆驚恐萬狀,撒腿就跑,沒想到這條拿破侖來勁了,跟在后面緊追不舍。于是這兩位就在我頭上轉著圈兒,玩魚抓人的游戲。這個場面實在搞笑,我本來還想給他們拍幾張合影,不過這兩位都游得太快。我只能從鏡頭里不停地看到,老婆、魚、老婆、魚……”
Lynnette則很無奈地苦笑:“大概是這條拿破侖太熱情了,其實我連鯊魚什么的都不怕,唯一一次被嚇成這樣,竟是被這樣一條可愛的大魚。真丟人啊!”
(珠珠摘自《我的潛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