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婷婷++++++熊季霞
[摘要] 目的 根據2004~2015年江蘇省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建立模型,預測2016~2020年江蘇省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情況。 方法 基于GM(1,1)模型,借助Excel和GTMS 3.0,計算預測2016~2020年江蘇省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 結果 各模型預測精度較高,擬合效果較好,預測結果顯示2016~2020年江蘇省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門診藥費、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住院藥費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藥占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結論 建議建立長期有效的補償機制、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和全民健康保險體系。
[關鍵詞] 人均醫療費用;藥費;GM(1,1)模型;藥占比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6(a)-0138-04
Analysis on the prediction of per capita medical expenses of general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CUI Tingting XIONG Jixia
School of Heath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based on the per capita medical expenses of general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5, and to forecast it from 2016 to 2020. Methods Per capita medical expenses of general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20 was calculated and predicted based on GM(1, 1) model, Excel and GTMS 3.0. Results Each model′s accuracy level of prediction was rather high and fitting effect was qualif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utpatient per capita medical expenses, outpatient drug fee, inpatient per capita medical expenses and inpatient drug fee will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drug fee in medical expenses will show a declining trend from 2016 to 2020. Conclusion This theory suggests establishing the long-term effectiv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medical service price and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Key words] Per capita medical expenses; Drug fee; GM(1,1) model; Proportion of drug fee in medical expenses
深化醫改中強調公立醫院要堅持公益性的基本定位[1],破除逐利機制。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醫院在政府的制度保障及約束機制下,提供公平、合理、可及的醫療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滿足廣大民眾的健康需求的一種基本屬性[2-3]。逐利機制是公立醫院諸多問題的總根源,會導致醫療資源配置扭曲,醫療費用不合理快速上漲,醫療安全質量受到影響,醫患關系緊張,公共利益受損[4-5]。取消藥品加成,降低人均醫療費用,是切斷公立醫院逐利機制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也是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的手段之一。江蘇省是全國率先實行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的4個省份之一,在2015年10月下旬正式全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6]。在這一過程中,預測和分析人均醫療費用的變化趨勢有利于相關政策的調整和完善。本文采用GM(1,1)模型,借助Excel和GTMS 3.0對2004~2015年江蘇省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進行建模分析,并根據模型預測2016~2020年江蘇省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以期為醫院管理和醫療資源有效利用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數據來源于2004~2015年《江蘇省衛生事業發展統計簡報》(2014年后是《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其中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的相關數據,經過計算整理,得到原始數據。
1.2 方法
灰色模型(Grey Model,GM)是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一個近似的差分微分方程模型,具有微分、差分、指數兼容等性質,模型的參數可調,結構隨時間而變,所需樣本數據少[7]。本文建立的GM(1,1)模型是由一個只包含單變量的一階灰微分方程構成的模型,在灰色預測模型中應用最廣泛,已有文獻資料[8-12]中用此模型進行預測分析的效果也較好。GM(1,1)的基本思想是用原始數據組成原始序列X(0),經累加生成新序列X(1),再對此新序列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建模預測步驟[7]包括:
1.2.1 級比檢驗、建模可行性分析 用原始序列X(0)的級比σ(0)(k)的大小和所屬區間來判斷能否建立精度較高的GM(1,1)模型, , 當 時,原始序列可以用GM(1,1)建模。
1.2.2 GM(1,1)建模 ,其中,
; 。通過以上步驟求得a和b,從而得到預測方程。
1.2.3 模型檢驗 通常用殘差檢驗、后驗差檢驗、關聯度檢驗和級比偏差檢驗來檢驗GM(1,1)模型的精度,本文擬采用前兩種進行檢驗。
①殘差檢驗:
,要求ε(k)<20%,最好ε(k)<10%,P0>80%,最好P0>90%。
②后驗差檢驗:驗差比值,
, 小誤差頻率 。
1.2.4 建模與預測 利用通過檢驗的GM(1,1)建模進行預測。
2 結果
2.1 江蘇省2004~2015年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情況分析
統計簡報中綜合醫院醫療費用包括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表1顯示,2004~2015年江蘇省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藥費在2004~2005年上升,2005~2006年有小幅下降,2006年后逐年上升,藥占比除在2009年上升,其余年份穩步下降,12年間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增長111.02元,藥費增長38.71元,藥占比下降9.19%;2004~2015年江蘇省綜合醫院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藥費逐步上升,12年間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增長5870.09元,藥費增長1898.40元,藥占比在前3年下降,2007~2009年上升,2009年后逐年下降,藥占比下降7.69%。通過門診藥占比和住院藥占比的對比可以發現,兩者都在40%~56%之間波動,至2015年分別穩定在46.21%和40.15%,都具有下降的趨勢。
2.2 江蘇省2004~2015年綜合醫院人均醫療費用預測
2.2.1 GM(1,1)構建及檢驗 將2004~2015年江蘇省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門診藥費、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住院藥費分別作為原始序列X(0),根據以上步驟建立GM(1,1)模型。經計算可知各原始序列的級比σ(0)(k)?綴(0.857 403 919,1.166 311 440)。見表2。因此,各原始序列X(0)可以用GM(1,1)建模,各擬合模型及其后驗差比值見表3。
本研究采用后驗差檢驗和殘差檢驗來檢驗所構建的GM(1,1)模型的精度,由表3后驗差檢驗和表4殘差檢驗可知:各個模型的后驗差比值C<0.35,小誤差頻率P=1,相對誤差εi(k)<10%,平均精度Pi0>95%,表明各個模型預測精度較高,擬合效果較好。
2.2.2 GM(1,1)預測 運用以上4個擬合模型,分別預測2016~2020年江蘇省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門診藥費、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住院藥費,從預測結果可知5年間江蘇省綜合醫院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門診藥費、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和住院藥費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藥占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5~2020年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增長95.74元,藥費增長35.68元;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增長5205.92元,藥費增長1775.44元,至2020年藥占比分別穩定在43.72%和38.30%。
3 討論
從預測結果來看,藥占比是逐年下降的,但人均醫療費用和藥費仍越來越高。理論上而言,藥占比=藥費/人均醫療費用,受藥費和人均醫療費用兩種因素影響,表5中可看到藥費上升幅度小于人均醫療費用上升幅度,藥占比呈現下降趨勢是必然的。醫療費用和藥費的變化主要受政府政策、補償與監管機制、醫療保險、城鎮化、人口老齡化、教育水平、新藥引入和價格規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在當前研究中,這些因素正在或已被實證說明對醫療費用和藥費的變化具有顯著性影響[13-19]。
針對以上分析,建議如下:①建立長期有效的補償機制:取消藥品加成,是針對藥品價格的調整,以期望藥費下降,但藥品收入是醫院,特別是非營利性醫院維持基本生存與發展的資金來源之一,藥品收入的減少將直接影響醫院的正常運行。建立長期有效的補償機制可部分彌補這一缺口,在實際改革中,相應政策應得到有效落實,才能提高藥品零差率銷售政策的實施效果。②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單純關注并控制藥占比是不夠的,藥占比下降不足以反映實際看病支出的負擔情況,需防止絕對醫療支出的不合理增加。在深化醫改階段,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能夠實時監測醫療服務價格和成本及收入結構的變化趨勢,并通過統計方法預測后期可能變化,對正在實施的政策進行及時調整。③建立全民健康保險體系:“健康中國”“人人享有健康”是“十三五”階段衛生發展的主要指導思想,目前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發展理念正從“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促進為中心”轉變。建立全民健保體系,在合適時機實現自愿保險向強制保險的過渡和轉變[20],能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和覆蓋面,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速度。
[參考文獻]
[1] 劉麗英,陳晶.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回歸[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3):47-49.
[2] 熊季霞,周敏.對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及其評價指標的認知分析—基于醫患雙方的問卷調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1(3):171-173,218.
[3] 嚴妮,沈曉.公立醫院公益性反思與政府責任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1):1-3.
[4] 周俊生.城市公立醫院綜改試點:破除逐利機制回歸公益性[J].醫院領導決策參考,2015(12):20-22.
[5] 鐘東波.破除逐利機制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5,8(9):1-5.
[6] 中國江蘇網.取消藥品加成不增加負擔、江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啟動[ER/OL].(2015-10-23). http://life.jschina.com.cn/system/2015/10/23/026731372.shtml. [2016-12-21].
[7] 肖新平,毛樹華.灰預測與決策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8] 于彩霞,薛清元,范艷存,等.內蒙古自治區衛生總費用預測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灰色系統理論模型[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12):60-62.
[9] 陳沛軍,黎東生,黃鶴沖.基于GM(1,1)模型的我國綜合醫院人均醫藥費用預測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5,32(12):899-901.
[10] 相靜,孔楊,徐天和.基于灰色系統GM(1,1)模型的山東省衛生總費用預測研究[J].中國衛生統計,2016,33(4):653-656.
[11] 朱春梅.灰色GM(1,1)模型在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預測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3):455-457.
[12] 張瑞華,何思長,劉志會,等.四川省公立醫院人均衛生費用的灰色關聯分析及趨勢預測[J].現代醫院管理,2016, 14(3):29-32.
[13] 許巖,俞衛.政府公立醫院財政專項補助對居民醫療費用負擔的影響——基于某市23家三級醫療機構地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7(10):27-32.
[14] 徐長生,張澤棟.城鎮化、老齡化及經濟發展對我國醫療費用影響回歸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6):54-55.
[15] 肖月,趙琨,李雪,等.東部某省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評價[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5,8(1):14-20.
[16] 熊華英,鮑婷,董婷,等.四川省農村居民住院費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6,33(6):443-446.
[17] 王文娟,曹向陽.藥交所試點背景下人均醫療費用的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6,36(11):78-87.
[18] 邱雅,孫青川.醫療費用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中國統計,2016(8):29-31.
[19] 劉貞,郭偉,呂指臣,等.重慶市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影響因素的計量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9):69-73.
[20] 王治軍,王沁.健康保險概念辨析與理論綜述[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6,9(8):55-60.
(收稿日期:2017-02-15 本文編輯:程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