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驥
[摘 要]這是一個販賣的時代,就是要找到你的客戶,然后把你的產品賣給他。在互聯時代,媒體從業者應該還有一個新身份——就是“信息產品的生產商兼銷售商?!蹦敲磦鹘y媒體如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建立新的新聞傳播渠道,制造媒體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新聞需求,直面來自互聯網的新媒體形態的挑戰,值得思考。
[關鍵詞]傳播媒體;互聯網思維;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是指各種媒體呈現出功能一體化的趨勢。無論是功能集約化還是功能獨立化,新事物與舊事物之間的不斷融合和分裂本身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與源泉。詹寧斯說過“只有一樣東西必須清除,那就是模糊不清”。我們一直在談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但首先必須明白,什么是新媒體?其實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本質內容相同,區別在于,信息內容的載體、傳播方式、渠道、終端、用戶體驗的不同。對傳統媒體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適應新平臺的運營思維,新媒體應該是武裝傳統媒體的武器,融合是利用,而不是由傳統媒體變成新媒體。
一、互聯網為傳統媒體打開新空間
新媒體的出現源于技術的革新,為傳統媒體打開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多樣的形式、新的渠道、多元終端。雖然我們必須承認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媒體的變革、進化是被動的,但通過新媒體的媒介特點,彌補了傳統媒體很多的先天不足,比如說報紙的平面傳播的單一性,報紙內容的速度延遲性,比如廣播的線性傳播方式,使聽眾受節目順序限制,只能被動接受既定的內容,選擇性差。在萬物互聯時代,廣播電視、報紙報刊等完全可以從一個區域媒體,借由互聯網平臺,通過新媒體面對全國,甚至全球的范圍??赡芪覀冊瓉硭邆涞暮诵馁Y源,尤其是新聞資源很大程度上被稀釋了,同時我們也擁有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梢哉f,通過新媒體能夠有效實現新聞產品的多次利用及多元化重組后的二次販售。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強化作用,為傳統媒體打通了跨行業的通道。
二、新老融合讓老樹發新枝
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是廣播電視媒體革新圖存、贏得未來的必由之路。2016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從政策層位為媒體融合定調,促進廣播電視媒體轉型升級,提升廣播電視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和輿論引導能力。
以廣播為例,近年來各地的廣播電臺都非常重視廣播新聞的支柱作用。廣播新聞“立臺、強臺”作用已被廣播界廣泛認識,也是近幾年廣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保證。讓廣播新聞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可聽性,在新媒體突飛猛進的環境中不斷給廣播帶來更大的媒體影響力,制造出更強聽覺效果,滿足廣大聽眾對新聞報道的新需求,是廣播新聞的發展重點。
一方面,傳播媒體不斷與新媒體融合。據了解,全國多數廣播電臺都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新媒體部門或者全媒體中心,充分重視和利用移動端產品和跨平臺產品的研發,把自己的廣播新聞節目集中制作,全方位、立體式傳播。另一方面,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始終堅持內容優勢。比如浙江電臺從自己的優質內容出發,將根源延伸作為新媒體融合中的一條捷徑,結合新媒體的特點,對廣播進行從內容到編排形式、呈現方式等多方面的改變,以更好地適應新媒體融合和傳播的需要;河南電臺將新聞爆料、互助投訴等主題整合在全媒體平臺上,使網絡社交圈的功能在廣播媒體中進行延伸和呈現,形成全媒體的互動傳播;北京電臺從微信社交媒體本質出發,在語言風格、編排等方面遵循其傳播特點進行再創造。
正是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聽眾收聽廣播不再受地域限制、時間限制,同時也克服了信號不好造成的收聽障礙,還能將廣播節目存到網上,也方便聽眾自由的選擇收聽和能夠反復進行收聽,彌補了此前線性傳播的缺陷。尤其是傳統媒體堅守內容為王,從內容出發進行創新、融合,然后再針對不同的傳播渠道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改變,傳統媒體在互聯時代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三、運用“互聯網思維”搶占渠道
在處處WiFi、4G、大數據、云計算支持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碎片化微傳播興起,廣播模式退潮,互聯網的互聯與開放,徹底顛覆了傳統媒體的傳播者中心地位。囿于傳統傳媒思維,傳統媒體一直做內容,并沒有去搶平臺、占渠道。但是現實是,中國14億人口中手機網民近6億,互聯網移動電臺的用戶達到2.6億,互聯網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帶來了廣播的巨大改變,傳統廣播從傳播渠道、收聽平臺、服務對象到經營管理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深刻影響著廣播的傳媒格局,并引發了廣播行業的革命性轉變。因此,打造基于“互聯網+”思路的廣播產品,運用“互聯網思維”搶占渠道是廣播等傳統媒體的突圍關鍵。
我們知道,在微信時代,新聞競爭以秒計算,在事情發生之后的五分鐘內會迅速形成閱讀、轉發峰值,過后受眾的關注熱情會一落千丈,所以在第一時間搶發消息就成了媒體競爭的關鍵。哈爾濱趙志殺人案,延壽越獄案件追蹤報道中,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運用“龍廣獨家微推送”的辦法,通過朋友圈轉發消息,打破微信公眾號每天一條的限制。“龍廣獨家”第一個發布高玉倫被抓準確消息,第一個披露抓捕細節,在速度、時效傳播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以內容引領,搶占渠道,傳統媒體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大展拳腳。
互聯時代,我們會發現無論對報紙、電視還是互聯網,在移動端,在微博、微信上各種形態的媒體都有同等的機會,都是搶占渠道,搶占平臺。傳統媒體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思維,運作互聯網新媒介,在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中,釋放新動能。
參考文獻:
[1]馬雪芬,藍有林.媒體融合:內容是支點
技術是杠桿.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2]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 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