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菲律賓特派記者 張志文 ●馮國川 張靜 藍雅歌 柳玉鵬 ●本報記者 劉欣

●本報赴菲律賓特派記者張志文●馮國川張靜藍雅歌柳玉鵬●本報記者劉欣
今
年是東盟成立50周年,從今天(5日)起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的東盟地區論壇系列會議似乎也與往年有所不同。據媒體透露,會上中國將與東盟外長簽署醞釀多年的《南海行為準則》框架文件(COC),展示南海各方同意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而今年東盟外長聯合聲明的措辭據稱將進一步淡化中國對南海的所謂“威脅”。“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勝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評論稱,東盟各國“不愿像往年那樣和中國作對,因為他們認定特朗普政府不會在南海出現爭端時出面援助”。還有一件事可能也令華盛頓惱火:盡管美國務院呼吁東盟國家“孤立朝鮮”,但菲律賓外長周五明確表示,“不會把朝鮮踢出東盟論壇”。
中國可能“再次取勝”
俄羅斯《獨立報》4日稱,在馬尼拉即將舉行的東盟論壇上,中國準備通過簽署《南海行為準則》把東盟國家“吸引到自己的軌道上”,而美國仍以保護“航行自由”為由介入南海事務。報道稱,簽署這一準則對東盟國家是有利的,這一準則的簽署具有象征性意義,表明各方同意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
《華盛頓郵報》4日也預報稱,在南海問題上,針對東盟長期尋求的在南海爭議地區的行為準則,中國與東盟外長“將于周六簽署一個兩頁長的框架聲明”,菲律賓方面將此事稱作“在努力緩解地區沖突上一個重要的外交進步”。“批評者認為,這個行為準則的主要原則是傾向中國的,北京會用這一聲明來打壓對其在南海宣示領土主權及建造武裝人工島的抗議。”據稱,東盟外長聯合聲明草案將對《南海行為準則》的框架聲明表示歡迎,并且不提對于南海領土爭議和“軍事化”的擔憂,“而以前的東盟外長聯合聲明是提到這一擔憂的”。
去年7月第49屆東盟外長會后發表的聯合公報雖提及南海局勢,但對非法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也只字未提。
“中美將圍繞南海問題在此次東盟外長會上展開外交戰,但中方似乎會笑到最后”,韓聯社4日報道稱,雖然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也將與會,并公開表明支持南海“航行自由”,但外交人士普遍認為,鑒于當前東盟內部親中氛圍更加濃厚,中國“再次取勝”的可能性很大。據了解,在即將通過的東盟外長聯合聲明中,不會談及中國“在南海造島”問題,也不會涉及此前所謂國際仲裁法庭的南海仲裁案。從7日開始,東亞外長會、東盟地區安保論壇也將接連上演,雖然也會談及南海問題,但很明顯,其結果不會超過東盟外長會聲明水平。
《華盛頓郵報》4日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自上臺后,就迅速地向北京靠攏,北京與馬尼拉關系逐漸變得愉快,這也使得兩國的海洋爭議變得平靜了。
菲外長拒絕“孤立朝鮮”
關于朝鮮問題,《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及其盟友日本、韓國會在東盟地區論壇上集中火力譴責朝鮮的洲際導彈試驗。報道稱,朝鮮方面已宣布外相李勇浩參加這個有27國外長參加的會議,這被認為增加了各方在會議上就朝核問題
進行“口頭攤牌”的可能性。
韓聯社4日稱,以東盟系列外長會為契機,中美俄日韓朝等六方會談當事國的外長都將出席,外界預測,朝鮮和美國“將展開激烈攻防”。美國公開主張要求中斷朝鮮參加東盟外長系列會的資格,而朝鮮也將對外宣稱美國的敵對政策才是導致朝核問題的根源。外界正高度關注韓朝外長會否在這個國際多邊場合舉行會談,鑒于當前半島和國際形勢,南北外長舉行正式會談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偶遇會談”的可能。
日本財經新聞網站稱,這是朝鮮坐到談判桌前“為數不多的機會”,東盟外長預期會對朝鮮問題表達“深深的擔憂”,美國可能會敦促東盟成員國限制朝鮮旅客和勞工的流入。鑒于中俄兩國不愿意進一步壓制平壤,東南亞可以在幫助遏制這一威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不過,美日的想法可能有些一廂情愿了。《環球時報》記者周五在馬尼拉參加了一場東盟50年研討會,菲外長卡耶塔諾做了閉幕演講。當地有媒體問道:東盟是否會按照美國的倡議,把朝鮮踢出東盟地區論壇?卡耶塔諾斷然表示拒絕,他說,這是朝鮮在這個地區“唯一的一個交流平臺”,“我們不能孤立朝鮮”。他還說,東盟“是一個基于共識的組織”,“所以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在午餐和晚餐后,互相聊聊天交換意見”。他向媒體透露,總統杜特爾特指示他扮演“和事佬”角色,設法讓平壤與區域國家對話。但他又說,平壤持續不斷試射導
彈或核試爆,導致區域緊張,這又使得他難有充分理由執行總統的指示。
卡耶塔諾說,菲律賓也想知道如何響應美國的要求,“降級”與朝鮮的關系。因為朝鮮在菲律賓沒有外交存在,“其實我們之間的關系從來沒有升級過”。
路透社4日稱,東盟是否會對朝鮮采取更嚴厲的路線,或是要求冷靜和堅
持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現在還不清楚。一些專家認為,朝鮮與一些東南亞國家關系密切,在朝核問題上,東盟可以尋求發揮調解員的作用。
美國《新聞周刊》稱,此前盡管蒂勒森要求將對朝外交活動降到最低,但東盟仍然給了朝鮮邀請函。不過美國國務院代理助卿董云裳周三預言,因為發射核導等挑釁行為,朝鮮外相在馬尼拉會被其他國家孤立。
韓國《世界日報》4日稱,雖然韓美日計劃以此為契機強化國際社會對朝制裁,但成功與否仍是未知數。此前,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在對朝制裁問題上與韓美日類似,但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國立場則與中國相同。外交人士認為,此次東盟外長會的最后聲明,很難在朝核問題上完全體現美日韓的立場。
最受關注會晤:王毅與蒂勒森
此次東盟地區論壇將有27國外長參加,域外國家包括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美國等。周四,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外長已先期抵達馬尼拉。日本外務省4日宣布,新任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將代表日本前往馬尼拉,參加6日的東盟系列外長會。河野表示,將力爭實現與中韓兩國外長之間的會談。
據美國國務院表示,會議期間,蒂勒森將與中國外長王毅及其他國家外長會面,但不會與朝鮮外相李勇浩會面。除南海和朝鮮,反恐也將是會議的核心議題。近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東南亞勢力蔓延,菲律賓也正在對抗在該國南部肆虐的IS武裝分子。
在此形勢下,作為東道主,菲律賓對此次東盟地區論壇的安保工作相當嚴密。《環球時報》記者4日在馬尼拉看到,在東盟論壇的主會場菲律賓國家會議中心,軍警已經展開嚴密的安保行
動,各個關卡都要安檢。而與會的各國記者必須統一由媒體中心組織,才能參加各項采訪活動。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稱,在馬尼拉,蒂勒森將進行多場雙邊會晤——外界最關注的是與中國外長王毅的那場,因為此前特朗普曾經指責中國在朝鮮問題上“什么忙都沒有幫”。但董云裳周三在美國國務院電話新聞發布會上提到中國時非常謹慎。她說,中國已經在對平壤施壓方面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盡管美國期待“更迅速、更明顯、更有效”的手段。
《菲律賓問詢者報》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是東盟地區論壇上最受關注的對象,部分原因是由于朝鮮半島的波動加劇,他對朝鮮問題發表的看法將成為焦點。蒂勒森此行是其在東南亞區域的首次亮相,但由于超級大國影響力的下降,王毅將代表更加自信和上升的權力。截至昨晚發稿時,《環球時報》記者尚未證實王毅和蒂勒森會面的消息。
南海仍是一個籌碼
當然,中國在馬尼拉也會受到一些挑戰。據日本NHK電視臺4日報道,鑒于中國在東海開發油氣等活動趨向活躍,日本決定在這次東盟會議上向各國呼吁“確立法律支配海洋的重要性”。同時,日本官員還將借與東盟各國進行雙邊會議之機,說明日本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則”的立場,并試圖贏取理解。
周四,菲律賓前外長德爾羅薩里奧在一次有外交官和學者參加的會議上發表演講,稱東盟應該“界定自己的領導力”,不能“屈服于外部勢力”,他表示東盟應反對北京在南海“建設島嶼和軍事化”。他還說,去年南海仲裁案的結論應該成為《南海行為準則》的一部分。另據彭博新聞社4日報道,即將上任的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曼德斯稱,菲律賓應該拒絕中國在南海加強地位的行為,并稱美國是在亞洲遏制中國的重要力量。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預計南海問題仍然會在東盟系列會議中被提及,但不會像之前那么多。中國和南海的聲索國已經建立了成熟的溝通和合作機制,尤其是和菲律賓。但菲律賓也不會就此放棄南海問題,因為這是它跟中國談判的籌碼。
2日,西班牙國家石油公司暫停在距越南東南沿岸400公里海域處的鉆探活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評論稱,東盟外長系列會議在即,越南方面暫停鉆井的決定是在這一背景下做出的,因為不想激化與中國的矛盾。俄國際關系學院東盟問題專家蘇姆斯基稱,越南考慮了東盟不與中國激化矛盾的整體趨勢。無論中越關系如何動搖,越南從不希望對華關系出現嚴重惡化。他認為,東盟不會被美國拉入與中國的對峙中。▲
環球時報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