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之涵
多元化發展是當代企業的重要戰略之一,本文圍繞這一話題,從風險、新興行業機會和剩余價值利用等角度分析了戰略動因,同時從比較優勢、融資問題和非相關多元化等角度分析了多元化經營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問題,最后提出企業在多元化經營時需要關注的內容。
在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里,總是經歷著企業規模從小到大,產品和業務從少到多的規律。而自安索夫提出企業的多元化經營以來,新產品與新市場搭配下的多元化經營成為企業良性發展的戰略性選擇。企業選擇多元化經營背后的動因是什么?在多元化經營中是否存在風險?而針對這些風險,企業又可以采取什么舉措加以防范?本文將圍繞這一系列問題對企業多元化經營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動因
規避發展道路上的風險。為了減少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企業會進行多元化的發展,從而防止影響企業整體發展的情況發生。
企業經營獲利的同時也面臨著風險,而進行多元化經營的公司能比單一經營的公司能更好地應對風險,多元化的經營使這類公司擁有多條資金鏈,不會因為其中一條崩潰導致公司整體陷入困境。因此,多元化的經營可以提高企業的風險抵抗力。對企業而言,想要規避風險,穩步前進,就要在發展好主業的基礎上,把握機會,實施多元化經營。
新興熱門行業帶來的機會。多元化經營的另一重要動因來自于新興熱門行業的誘惑,新興行業的巨大潛在利潤和良好前景使市場上的企業具有進入新行業發展逐利的動機。
歷史上伴隨著每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是大批的新興行業,這些新興行業都孕育著巨大的市場,而這些市場背后是巨額的未被瓜分的利潤。新興的行業中沒有既有的市場勢力和壟斷企業,因此每個市場的參與者都會有機會分得一杯羹。比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互聯網行業,又比如當下的VR(虛擬現實)行業,在巨大利潤加以良好前景下,往往會在其原有的業務基礎上進行多元化經營,加入新行業發展的浪潮中。
剩余價值與能力的利用。企業在經營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價值剩余,例如資金、人力、技術、影響力、品牌形象、合作關系等,為了最大化利用資源,多元化就成為了企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企業在經營基礎產業時,會有資源上的剩余,為了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的價值,企業的一個選擇便是進行多元化發展。利用剩余資源為企業發展創造便利,使企業快速在一個新的領域站穩腳跟,進而打造出企業的獨特競爭力。
市場的飽和。一個產業必然要經歷由逐漸成熟到飽和的過程,此時該產業的獲利率已趨于穩定或呈衰減趨勢,企業便期望進行多元化發展以獲得更具成長性的市場。
當一個產業達到成熟中后期或即將步入衰弱期時,市場已趨于飽和,被各大企業牢牢占據,此時繼續發展舊產業沒有進行多元化發展的效益高,因此企業開始拓展更具潛力的發展方向。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國的華為——其最初經營的小型電話交換機,使公司獲得巨額利潤,而在該市場日漸成熟,達到飽和之后,華為積極的拓展手機等其他市場,進行多元化發展,成功地擴大了企業規模,提高了公司實力。由此看來,多元化發展可以向企業注入新的活力,避免了因產業衰老化導致企業競爭力降低。
多元化經營潛在的失敗風險
原有優勢喪失的風險。資源的過度分散化將使企業的核心產業實力減弱,喪失原有的競爭優勢。
一個企業的總資源是有限的,選擇進行多元化發展就必定導致了原有產業的投資減少,而原有產業面臨的競爭往往較激烈,投資的減少會使產業喪失原有市場降低競爭力,使原有產業的處境逐步惡化,最終導致企業的支柱崩潰,面臨資金枯竭的風險。因此,多元化經營帶來發展機會的同時也使企業面臨嚴峻風險,極有可能導致企業支柱產業競爭力下降,大幅度降低企業經濟實力。
發展過程中的融資風險。融資不當會使企業發展畸形,在特定的時間將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一個新產業的發展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來進行技術研發,品牌宣傳,還需要有額外的資金來應對突發情況,這就使企業必須從外部籌集資金。這個過程很容易使企業形成對外部融資的依賴,一旦融資受阻,將使企業面臨嚴峻的債務危機。一方面多元化發展需要進一步投入資金,另一方面外部又面臨大量的債務,將使企業喪失經營能力,遭遇破產的威脅。
盲目進行跨度過大的多元化。企業只能在有限的領域具有生產上的相對優勢,如果盲目進行跨度過大的多元化將使其原有優勢喪失,從而在新市場上容易遭致失敗。
盲目進行跨度過大的多元化,企業將面臨核心技術差異大,脫離原有發展方向,內部矛盾突出等狀況。海爾集團在跨度過大的電腦,手機,藥業等發展產業里,由于產業相關性過低,導致多元化發展陷入困境,均處于虧損狀態。目前許多企業盲目進行跨度過大的多元化發展,忽視了各產業間的相互聯系,直接導致多元化發展失敗,浪費巨額資金,使發展凝滯不前。
缺乏多元化發展的管理經驗。由于缺少相關經驗和管理能力,發展過程中的小進步很容易迷惑管理者的眼睛,進而實行過激的發展策略導致根基虛浮。
在多元化發展初期,面臨的壓力較小,此時取得的進步很可能使管理者忽視了潛在的風險,進行錯誤的判斷與決策,最終使多元化發展失敗。在巨人公司實行多元化發展之初,發展的產業接連取得突破性進步。但由于發展經驗的缺乏與管理能力的不足,在隨后的發展中,加速多元化策略使公司面臨了嚴重的財務危機,致使多元化發展最終失敗。從企業內部來看,多元化的發展對企業的管理水平要求更高,如果沒有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來進行管理,將使企業內部的聯系降低,對資源的利用率低下,導致多元化失敗。
對策與建議
資金的管理。企業多元化的發展,需要合理對資金進行管理,通過對資金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降低資金周轉受阻的風險。
對于其他產業發展所占的比例,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使投入的資金既滿足發展的最低需求,同時不能使企業承受過大的壓力而面臨巨大風險。企業的流動資金是有限的,大量投入多元化發展就必定使空余資金減少,從而減弱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使企業的生存受到威脅。由此可見,對于資金的投入和管理需要企業進行謹慎的考慮和高度的重視。
發展時機的把握。如自然萬物一樣,行業也有著自己的生命周期,正確選擇進入或發展時期可以減少企業在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行業的發展周期大致分為幼年,成年,老年三個階段。在幼年期,企業沒有太多精力去進行多元化發展,大部分的資源被用來保證現有產業的穩定,所以進行多元化發展的最好時機就是在核心產業成熟期的中后段到衰老期之前,在這段時間,企業有大量的精力和資金去進行開拓創新。在已有的成熟管理模式下,多元化的發展將更加省時省力,大大減少企業的負擔。而進入的市場也最好時處于發展初期的市場,因為在市場的成熟期,市場份額大都被大型企業占據,這就給企業拓展市場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相比而言,進入幼年期發展比進入成熟期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更小,也更容易獲得高回報率。
保證核心業務的堅實發展。多元化的發展需要企業在資金流、人力資源、企業架構等方面有雄厚的支持,而形成雄厚支持最重要的途徑是保證企業核心業務的堅實發展和穩定運作。
核心業務的穩定能夠保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其不會因為資源的傾斜就出現大幅度的削弱。從而達到降低多元化經營所面臨的風險的目的。海爾集團循著“電冰箱”、“冷凍家電”、“白色家電”的軌跡逐步發展到現在的家電系列,每一步的多元化都建立在其把現有產品做精做細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管理水平,將核心競爭力融入企業的文化,使其成為企業在市場上的鮮明標志,進而增強副產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進行相關多元化的發展。縱觀國內的多元化發展史,成功的例子中相關多元化發展占了絕大部分,而非相關多元化的發展大多失敗且給企業帶來沉痛打擊。
多元化發展需要大量資金的同時也需要更好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而在一個陌生的領域進行發展時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探索,需要相關的發展經驗來依靠。進行相關多元化的經營使企業可以有更多的經驗來借鑒,從而達到降低經營成本,減小失敗的風險的目的。而對于非相關多元化來說,盲目進入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將面臨缺少相關技術經驗,管理人員和成本的增加,內部整合混亂,決策失誤變多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進行相關多元化經營是企業降低失敗風險的一個有效措施。
在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企業制定相關戰略,確定多元化發展方向以擴大公司規模。但多元化的經營是一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發展空間的同時也使企業面臨巨大風險。通過本文的分析不難看出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發展前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以降低面臨的風險,通過采取相關措施和對策以提高多元化的成功率。否則,盲目進行多元化只會給企業帶來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