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宗禮 (青島農業大學 動漫與傳媒學院 266109)
淺析數字媒介中多形態標志設計的藝術表現
呂宗禮 (青島農業大學 動漫與傳媒學院 266109)
在數字媒體和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形象單一的視覺識別設計已經無法滿足品牌推廣的訴求,在這樣的環境下,一種新鮮而且有趣的多形態標志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中,更好的傳遞更多的信息是多形態標志的優勢。因此多形態標志逐漸成為當下標志設計的新趨勢。
計算機技術;視覺識別設計;多形態標志
進入信息時代企業形象的開發者越來越注重標志各種形態的規范與開發。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平面設計領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多形態標志。究其原因,一方面,多形態標志可以表達更多的企業形象內涵,讓標志更為生動,更富感染力;另一方面,隨著視頻、網頁、多媒體及LED使用的日益普遍,讓多形態標志的實現有了可能。雖然目前多形態標志的應用還大大受限,但作為設計師,我們要認識到這股潮流,必要時借用動態的手法,讓設計錦上添花。
多形態標志是指在單一形式的標志上突破標志的固定外形、色彩以及在標志視覺構架中與其他元素之間產生形態關系,由之產生的標志設計。它的表現形式是不固定的,流動的。
(一)從靜態向動態的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傳達媒體由印刷、影視向多媒體領域發展,視覺符號形式也由平面靜態為主擴大到以三維和動態形式。動態標志中空間、結構、色彩和肌理可以組成一個靈活多變、可無限延伸的品牌形象。例如伊蘭?亞達室內建筑設計事務所的品牌設計就是以動態標志為主,設計師不僅為事務所設計了一個動態標志,同時還創造了獨特的圖案密碼,讓人們能夠在解讀密碼時,獲得另一種獨特體驗,充滿了探索的樂趣,更能感受到一種潛在的幽默感。在動態形態下的信息傳達是有助于受眾者能更直觀的了解品牌意識。當下的中國品牌也似乎意識到這一點,一些品牌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但是這種改變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但是發展的前景是一切光明的。
(二)從被動到主動的發展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更能自由和靈活的體驗視覺設計,我們不需要再為信息無法得到所有受眾者所接受的困難而擔憂,相反我們應該做到如何讓每一位受眾者能得到與眾不同的信息體驗,這種以交互型的傳達方式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傳播費用,傳播速度迅速,傳播范圍廣泛。品牌設計也不例外。一種以交互性標志為主的品牌設計開始暫露頭角,這種標志使得自身視覺識別設計的價值得以彰顯。準確地把握用戶意圖為之服務,原來不能被動接受的人們變成了有自主性和選擇權的使用者,使人與設計的交流更人性化。由于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新技術為人們建起了很好的溝通、交流方式,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受眾者與設計的互動。這種以交互為手段的視覺設計在當地的設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視覺識別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僅僅停留在可讀的表現層面上,還要和科學、技術相融合,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我國當代視覺識別設計的水平,使視覺識別設計跨入一個嶄新領域。
從受眾者來說,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得到了改變,從被動接受信息到主動的選擇信息。
(三)從單一到多元的發展
傳統品牌設計除了個別經典已深入人心,很難說誰能從中凸顯。視覺差異化越來越難,同質化現象卻很多。許多品牌標志圖形循規蹈矩,不是在中央就是或左或右,有點理性但過于刻板,往往形式上也容易類同。品牌在尋求歸屬和認同的同時,逐漸陷入視覺僵化的境界。
現在,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即建立在多媒體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基礎上的信息傳播媒介,大大增加了品牌延展的界限。從原有一成不變的固態造型可以向多元化發展。當然這種變化并不是隨意為之。靈活多變的標志不是無法則且任意的,必須在一定規則基礎上。這種在一定規則基礎上的可控性品牌設計是在既定的核心要素和品牌概念基礎上,制定一套視覺傳播法則,即讓品牌成為一個有控制規則的視覺容器,相關圖形元素遵照一定的視覺構成和結構原理進行不拘泥于單一規范的靈活組合,形成有變化、可發展的統一、系列形態,結合多元媒介、綜合材質的傳播,形成有故事性、流動感、可持續擴散的品牌內容,以萬變不離其宗之視覺形態建立品牌靈魂。
MIT媒體實驗室為慶祝成立25周年發布了設計的豐富多彩的動態標志(圖一),標志看上去像三個射燈投射多種顏色的光束,同時該標志擁有超過40,000種不同的排列方式,2011年MIT媒體實驗室需要一個更加穩定的形象系統(圖二)來將23個獨立的研究實驗室凝聚在一起。他們希望新形象即簡潔獨特,也不失去已有的靈活性。設計師決定新形象要和2011年推出的“射燈”標志有一定的聯系。恰巧“射燈”標志剛好可以進行7×7的網格分割,新標志根據這一算法,衍生出了23個學院的子標識。這些看起來奇形怪狀的框框其實就是學院名稱首字母縮寫的變體組合。經過重新設計后品牌信息傳達更清晰明確,如果你將LOGO圖案傾斜45度,你會發現它是一個笑臉。同時設計師單獨設計定制了一套以標志圖案相似的英文字體,數字字體以及相關的圖標。這些“字形”雖然是靜態的,但是你還是可以很容易的想象他們如果進行更多的排列和組合,這和變化多樣的“射燈”標志有幾分相似。事實上,設計師和他們的團隊早就計算好了26個字母在網格中相應的位置,這使有更大的空間和靈活性來組合這些字母。

圖一 MIT媒體實驗室25周年標志

圖二 MIT媒體實驗室2011年新標志
品牌形象的設計理念一直在不斷演變,如今發展到崇尚靈活多變性的階段。可以肯定的是,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設計師也該如此。設計就是改進、解決問題和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在未來品牌形象理念將變幻莫測——靈活多變、大規模生產式、備受限制、單體式、整體式等,任何一種猜測都有可能發生。
[1]陳繪.《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
[2]朱琪穎.數字化時代的標志設計新趨向[J].包裝工程, 2008.
[3]吳鵬.動態化:數字化時代標志設計的發展趨勢[J]大舞臺,2012.
[4]酈亭亭.《動態標志:全球創意標志設計案例》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16年7月.
呂宗禮(1985- ),男,漢族,山東青島人,碩士 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