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藝雯
圖/受訪者提供
“NiHao”APP:我們才剛剛開始
文/本刊記者 李藝雯
圖/受訪者提供

談到創業,他頭頭是道:“無論是好的產品還是商業模式,都不是被計劃出來的,而是被試出來的,需要不停地調整方向,快速地迭代更新。”談到杭州的生活,他熱情表白:“在杭州是好山好水好開心。”談到新婚妻子,他滿臉柔情:“公司是我說了算,回家當然是老婆說了算。”談到中國美食,他興奮異常:“要不要去吃麻辣小龍蝦?”
眼前這個出生于瑞士日內瓦的80后小伙兒,一口流利的中文,剛剛迎娶了美麗的山東姑娘,儼然一個中國通。2016年,他的兩個創業項目入選了杭州市“115”引進國(境)外智力計劃,并且在資本市場上拿到了種子輪和天使輪總計750萬元的融資。他就是Lucas ,中文名叫鴻志遠。和他的中文名字一樣,他志存高遠。
鴻志遠1983年出生在瑞士日內瓦,16歲就進入瑞士銀行工作,一直做了8年。在和客戶的溝通中,他尤其喜歡跟中國人打交道,中國人的熱情讓他印象特別深刻,這也使他對中國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好奇心。通過與中國大客戶交流,他對生機勃勃的中國市場也充滿了憧憬與向往。那時候鴻志遠就有了一個夢想:到中國創業。“開始我向銀行提出了申請,要求調到中國來,但因為不懂漢語,銀行也沒有這方面的業務,申請被拒絕了。但我還是想來,就交了辭職信。周一動了辭職的念頭,周五就坐上了來中國的飛機。”鴻志遠說,這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那是2007年,鴻志遠只身來到了中國,來到了杭州。為什么選擇杭州?“我想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了解本土化的東西。”鴻志遠說,杭州獨具東方韻味,是一個特別美、特別愜意的城市,“但它的商業又十分發達,毗鄰上海,交通便利。同時有著很好的創業環境。”
當時,除了“你好”一句中文都不會說的鴻志遠,盡管一腔熱血,但一下飛機就感覺自己像變成了3歲小孩兒,根本沒辦法與人溝通。“你努力在說每一句話,別人還是聽不懂。”當時的他很沮喪。為了讓自己盡快適應,他拒絕和外國人在一起,強迫自己融入中國。慢慢地,他的中國朋友越來越多,而他也逐漸變成一個“中國通”。
雖然來中國就是為了創業,但他并不心急。因為他知道,創業需要太多的條件,“團隊、資金、人脈、資源和對本地市場的了解,缺一不可。” 鴻志遠說。而這些,都是當時的他不具備的。為了拓展人脈、適應環境,鴻志遠先后供職于杭州銀行和平安銀行,在這里,除了收獲人脈資源,他也深入了解了中國市場和企業文化。
通過積累,一來有了想法和思路,二來有了資源和經驗,鴻志遠覺得是時候施展拳腳了。2016年4月,鴻志遠決定做一款服務在華外國人的產品。“做創業項目要對某個領域特別了解,當時我最了解的是外國人來中國碰到的一些問題。”鴻志遠說,“這些年來,外國朋友問我最多的問題集中在三類,第一類是簽證問題;第二類是在哪里吃喝玩樂;第三類是在中國旅游,但是買火車票、飛機票以及支付都有很大的麻煩,很多都是中國人想不到的。尤其是購買火車票,我漢語已經很流利了,但是一到支付環節要輸入驗證碼,就蒙了。” 鴻志遠說,“有一次買票時,我看到排在前面的一對外國夫婦,在選擇站點上和工作人員說了半天,結果最后銀行卡無法支付,只能先到ATM機上取錢,這種經歷太不愉快了。”
此外,他分析說,這兩年,中國的生活服務類APP發展非常迅猛,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口碑外賣……從好吃的、好玩的,到便宜好貨,中國的APP市場趨于飽和,但是針對外國人的相關APP卻幾乎處于空白,這是一個不錯的入口。

鴻志遠(圖右)與團隊成員在一起
鴻志遠的產品“NiHao”APP,就是致力于為在中國居住和旅行的外國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務,就像產品口號說的那樣,“讓你在中國的生活更方便”。
鴻志遠是一個行動派。2016年4月,他從銀行離職。7月,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9月,“NiHao”APP上線。
為什么叫“NiHao”?“在中國的外國人可能不會說漢語,但他一定會說‘你好’這個詞。”鴻志遠笑笑說,就像他自己,學會的第一句漢語也是“你好”。

鴻志遠與他的新婚妻子
點開“NiHao”,除了全英文的界面,第一感受就是十分簡潔美觀的美工。主界面分為Discover(發現)、Translate(翻譯)、Events(資訊),分別類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功能,提供中英互譯功能以及周邊相關商場、景點咨詢。在More(更多)一欄里,還有Weather(天氣)、News(新聞)、Exchange Rate(匯率)、Top up(充值)、Movie Tickets(電影票)、Insurance(保險)、Relocation(出行),可以直接通過APP平臺購買電影票、為手機充值、購買保險、購買火車票等。
除了這些,“NiHao”還有listing(清單)一欄,為用戶精心推薦了餐廳、景點、酒店和熱門地址,不僅標注好了價格、電話、地址、用戶評論,以及精美的圖片以供參考,還提供了導航和叫出租車功能,只需要點開Taxi printout(打車),就會出現“師傅,請送我去XXX”的中文,十分便捷。“目前針對這一欄商戶推薦的服務,我們還只提供了咨詢功能,用戶還不能通過APP直接消費,但未來我們會開通相關業務。”不過,鴻志遠說,已經有部分城市的版本開通了在線購物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APP選購紅酒等商品。
上線一年,“NiHao”已和1500多個商家形成合作,用戶數量超過13萬人,覆蓋100多個國家,用戶以男性為主,約占70%,年齡集中在20-35歲。如今,“NiHao”的用戶早已不局限于杭州,在其他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外籍人士較多的20多個城市都已經開通相關服務。“但我們才剛剛開始。”鴻志遠認真地說。

作為初創公司的領頭人,鴻志遠凡事都事必躬親
“創業有時會有點孤單,但杭州的氛圍很好。”因為深諳創業過程中的苦與阻,“略有小成”的鴻志遠像是個大哥哥,把志同道合的外國青年集聚到了一起。他的團隊有4個外國人,來自西班牙、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是85后。鴻志遠和他的小伙伴們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在錢塘江畔,把腳步從最初300平方米的辦公室,拓展到了現在2000平方米的眾創空間,未來還將更廣更遠。眼下,他的團隊在著手打造創業孵化器,幫助有來中國發展意愿的海外初創企業開拓市場,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創業的過程中,鴻志遠感受到了杭州對創業的政策支持,“就拿濱江區政府來說,對創業者有許多政策支持,比如稅收、租金等等方面,整個創業的環境和氛圍都特別好。”2016年,他的APP入選了杭州市“115”引進國(境)外智力計劃,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創業的信心。他說,杭州具有極為活躍的創業創新氛圍,也擁有大量高水準的創業人才,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每次去外地做宣講,鴻志遠總會大力推廣杭州,在他眼中,杭州儼然已經成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2016年11月,鴻志遠參加了在烏鎮舉辦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他希望通過世界互聯網大會這個平臺為自己的事業尋找新的機遇,打開互聯網時代最開闊的視野。鴻志遠說,在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他感受到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巨大前景,作為互聯網創業者的他感到無比振奮。“互聯網賦予了我們一個增進不同文化與民族之間溝通的橋梁,我也希望我和我的工作成為中外交流的紐帶。”
前不久,作為唯一的外國人,鴻志遠入選“最美杭州人——十佳來杭創業創新青年”。“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杭州這座城市的創業氛圍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啟迪,我希望在這里開創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有人不理解他為什么離開瑞士家鄉來杭州創業,而他給出的回答是:“請問,杭州不夠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