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冠華
(西安文理學院,西安 710065)
西部新興產業競爭力經濟學分析
——基于波特鉆石模型
董冠華
(西安文理學院,西安 710065)
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發展水平還相對落后。基于波特鉆石模型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企業結構與同業競爭、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發展機遇五方面分析當前我國西部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并提出相關措施,以期提高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
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鉆石模型;產業競爭力
“十三五”期間國務院頒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該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生物、數字創意等五個產業規模,并且這些產業規模要超10萬億元,使這些產業形成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型支柱產業,并在更廣泛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路徑。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調結構、促轉型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可以突破傳統產業的發展瓶頸,對我國實現彎道超車及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由于當前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因此西部地區也要抓住這一重要的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改變傳統區域經濟的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的技術含量,不斷縮小西部地區和東部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從而走上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之路,從整體上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采用鉆石模型對我國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水平進行分析。鉆石模型又稱“鉆石理論”,此理論開始是對“國家競爭力”的規范解釋,后來它也被用來分析企業競爭力和行業競爭力。波特鉆石模型可以用以下圖表示出來。

“波特鉆石模型”圖
根據波特鉆石模型可知,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主要有戰略新興企業結構、同業競爭,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條件,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要素,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產業及支持產業發展狀況、政府行為、發展機遇共六個決定因素。
1.生產要素。通常情況下,產業發展的要素通常是指自然資源要素,但是波特鉆石理論指出,最重要的要素不是渾然天成的,增加產業競爭優勢最重要的因素是創造性資源,也就是關鍵的知識和人力資源。但是,由于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優秀人才匱乏,科研能力偏低、工業產值偏少,并且居民生存環境相對惡劣、教育水平差,很難吸引人才長期居留,技術水平很難有太大的提升,最終影響我國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2.需求條件。產業競爭優勢的第二個關鍵要素是需求因素,它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根源?!笆濉睍r期,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十分迫切,國際市場對“明星級產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求潛力很大。因此,我國西部地區應該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依托“一帶一路”戰略,促進高端裝備制造的出口,充分利用西部地區的天然氣、水資源、風能、石油、錳礦、鐵礦等自然資源加快發展新能源、材料等產業。
3.企業結構、同業競爭?!般@石模型”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動產業競爭優勢趨向集群式分布,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經濟活動和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的實力直接決定了這一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由于近年來我國頒布實施了一系列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政策,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一是資源循環及環境保護。當前西部地區貴州省的硫酸銨技術、WFS酸性廢水選礦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一定的資源循環再利用產業規模。二是生物資源。當前西部地區的很多省份都設立了國家級的工程實驗室、生物技術中心,形成了小規模的研發體系。三是高端裝備制造業。西部地區已經形成了初步發動機生產、航空航天裝備生產及衛星應用產業體系。四是,新能源業。西部地區的新能源業發展十分迅速。根據相關調查可知,截至2016年,貴州省的能源產業已經接近200億元,截至2016年6月底,內蒙古新能源發電量達到了290.8億度,占據全國總發電量的20.4%。五是新材料產業。西部地區的新材料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如貴陽及遵義就具有國家級的高新產業基地,高強度鋁合金、反滲透膜等新型科技的技術含量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在精細化產業集聚合物材料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4.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如果地區擁有競爭力強的某一產業,該產業會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優化水平低于中東部,產業的規模化、系統化不突出,以消耗資源類型的企業為主,并且小型規模企業的數量較多。因此,我國西部地區可以利用地區優勢條件發展、整合小型規模企業,充分挖掘高新技術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潛力,拓寬其發展空間,不斷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力。
5.發展機遇。波特鉆石模型研究指出,發展機遇對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影響。當前由于我國經濟處于新常態,國家十分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并制定頒布了相關的政策,因此西部地區應該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發展西部地區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促使其“走出去”。此外,當前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興起,在德國“工業4.0”戰略、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影響下,我國也正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為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機遇。
6.政府行為。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調結構、促轉型成為當前政府部門發展經濟的重要任務,為了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也發展了轉變,由原來的“全能型”向“效能型”轉變。但是當前西部地區由于GDP相對較低,居民收入偏少,政府收入自然就偏低,這就直接影響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在波特的“鉆石模型”中,發展機遇和政府行為發揮著輔助性作用,兩者有效運用可以強化產業競爭力。因此,為了促進我國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轉變政府行為,投入資金,制定相關政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1.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金融體系。為了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政府要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金融體系,提出以下措施。第一,政府性基金的示范引導;第二,發揮傳統金融如銀行的優勢,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交易,開展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平臺型投融資;第四,積極拓展適合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互聯網金融,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增長,鼓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來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2.積極培育、吸引優秀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為了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速度,還需要加強人才培養與激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人才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要堅決樹立人才是文化發展第一資源的觀念,健全西部地區的文化人才培養模式,定期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科研機構人才進行培訓,選拔優秀人才,重點培養和吸引知識密集型人才,及時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3.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創新型大型企業。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實施大型骨干企業培育計劃,重點引進一批跨國公司,做強一批有一定優勢的重點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支持優勢大型骨干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強強聯合,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引導企業通過掌握核心技術、申請注冊商標等途徑,提升品牌形象和價值。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評估機制,加大自主創新投入,搶占產業價值鏈高端,發揮引領帶動和資源整合作用。
4.實施“互聯網+”應用示范。西部地區為了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應該推進互聯網與工業、農業、金融、能源、旅游、醫療、物流、社會保障、教育、交通、政務服務、文化、商務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和應用示范。發揮互聯網對行業創新的促進作用,創新供應鏈和商業模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服務模式和服務業態,打造特色“互聯網+”服務產業集群。
5.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凸顯,需要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并同國際平臺加強合作,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全球產業鏈。推進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搭建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發展平臺。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地方政府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依托絲綢之路,推動沿線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帶建設。政府部門要圍繞相關政策加強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督促推動,積極探索適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技術,加強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監管,實施科技成果限時轉化制度等重點改革任務。
6.加強宏觀統籌協調。西部地區政府應該強化宏觀統籌,建立健全西部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機制,加強規劃實施的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咨詢委員會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機制,推動技術改造、并購、轉讓、引進、裝備進口等重大經濟科技活動開展知識產權評議工作。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和產品、服務指導目錄,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建立健全重點產業、企業和區域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和統計制度,形成科學完善的產業運行監測體系。
[1]楊睿.基于鉆石模型的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SWOT分析[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4,(2):29-37.
[2]施卓宏,朱海玲.基于鉆石模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評價體系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4,(10):51-53.
[3]紀瑤.區域戰略新興產業競爭力的評價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3.
[責任編輯 劉嬌嬌]
F246.2
A
1673-291X(2017)21-0036-03
2017-02-28
董冠華(1972-),男,河南澠池人,副教授,碩士,從事公共管理、區域經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