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路怡
正確認識行業現狀開放思維擁抱變化
文/陳路怡
編者按:本刊從2016年推出的《“十三五”十二人談》欄目,邀請到了12位有識之士撰稿,以審視大勢的眼光,結合行業實際,直擊行業熱點、焦點和痛點問題,他們高瞻遠矚的目光以及高屋建瓴的戰略思考對行業具有很強的啟迪性和指導性,每篇文章在本刊旗下的官方微信平臺推送后,閱讀量均突破6000以上,深受讀者歡迎。為此,本刊今年繼續邀請行業大咖撰稿,奉獻更多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從2016年開始,我國正式進入了“十三五規劃”時期,也標志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拋開復雜的表象與信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就是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持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在經濟新常態的前提下,社會仍然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相對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對包括眼鏡與視光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來說,現在的經濟形勢已經要求我們用更廣泛、更有效率的方式為越來越精明的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生活所必須的產品。
那么,對于經過多年高速發展,競爭已經空前激烈,具備半醫半商性質的眼鏡與視光行業來說,“十三五”期間,在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下,應該怎樣參與到社會生產中呢?
我認為眼鏡與視光行業的從業者,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行業現狀。眼鏡與視光行業到底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行業?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持續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鼻梁上的眼鏡作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剛需產品,曾一度迎來了令人興奮的繁榮局面。但近年來,由于供大于求的趨勢,眼鏡市場上,無論鏡片還是鏡框產品都趨于飽和狀態,中低端眼鏡品牌化,各自占據山頭成為一種趨勢。一些精準營銷、直擊目標群體痛點的中高端眼鏡品牌也迅速崛起,讓行業看到中國眼鏡市場因為人口眾多而蘊藏的巨大市場的消費潛力。
近兩三年,隨著網絡電商在眼鏡領域的一路高歌猛進,無論是眼鏡產品的供應商還是規模大小不一的眼鏡零售企業,都開始覺得,在電商低價戰略的沖擊下日子不好過了,一時間眼鏡行業大有哀鴻遍野、萬馬齊喑之勢。可是,眼鏡行業作為一個半醫半商性質的行業,并不是新興的眼鏡零售業態可以輕易取代的。這也是為何盡管近年來醫院系統視光中心的走紅,而傳統實體眼鏡店雖然直觀地感受到進店人數的減少,但實際銷量卻沒有大幅度衰退的原因。電商在專業性和服務質量與實體店相比,更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
但是,新零售應運而生,電商行業也在下功夫創造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的新業態,更積極地參與到競爭中來。
即便如此,在經濟長期保持快速增長的今天,有著悠久歷史的眼鏡與視光行業,仍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朝陽行業。
首先,從需要矯正視力的人口來看,根據研究資料顯示,中國有9.7億人需要視力矯正,其中5.2億人已經接受某種形式的視力矯正,還有4.5億人未得到任何矯正。巨大的人口儲備是最大的市場潛力。
其次,從人口結構上看,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劇,老視矯正方案的需求正在以驚人的幅度在增長,根據依視路公司的調查顯示,中國的漸進片市場僅僅只占到鏡片整體零售量的2%,而這個數字在發達的歐洲與日本市場卻是15%左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對眼鏡及視光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時代給眼鏡和視光行業帶來的機遇,也是時代賦予視光人的責任,讓人人享有“看世界更美好”的權利。
再則,從人們生活方式上看, 數碼生活、戶外運動、度假、休閑都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和機會大大增加。同時,社會群體開始更加關注眼健康, 關心服飾搭配, 注重顏值。數碼生活鏡片、藍光/陽光防護鏡片、處方太陽鏡、平光太陽鏡都可以以不同的特質滿足這些生活方式在特殊情景下的特殊需求。
因此,即使市場看似飽和,競爭者環伺在側,眼鏡與視光行業仍然有大量的消費需求亟待我們去滿足,行業仍然處在冉冉上升的金牛階段。
活躍的市場和渠道的多樣化, 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提供了多種可能。在眼鏡零售業態方面,有傳統店、專業店、快時尚店等不同定位的店鋪滿足高中低端的消費者;醫院的視光中心更以專業的醫學行為為患者提供視力解決方案;電商渠道以快速的上新、簡便的支付和快捷的物流滿足了網購一族的需求。而這群熱衷網購的消費者一旦形成購物習慣,很難再愿意花時間去線下店購買,于是品牌商或連鎖店的020又成為為線下零售門店注入客流的一種全新方式,未來的趨勢會是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方式。
在整個社會新零售的形勢下,眼鏡行業不能獨善其身,它也是整個社會經濟體中的一員,反映出社會經濟的特性。我們每個眼鏡人應該以開放的觀念擁抱這一變化,把自己融入到這一潮流中。無論你的企業處于眼鏡產業鏈上的哪個環節,我們共同的目標是一致的——做大眼鏡市場,盡可能滿足眾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在巨大的社會及行業潮流面前,個體正確的努力能夠得到慷慨的回報。漲潮之時,每個選對位置的漁夫,都能滿載而歸。?
1 9 9 0~1 9 9 8年擔任飛利浦中國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經理。
1 9 9 8~2 0 0 3年任索尼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全國銷售總監。
2 0 0 3年1 1月加入依視路,任全國銷售及市場總監。
2 0 0 8年1月,被任命為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
本文作者系上海依視路光學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挪威皇家管理學院(B I)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