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純 齊貴山 李偉
煙臺國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 紀純 齊貴山 李偉
近年來,煙臺市不斷推動市管企業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轉型升級力度,國有經濟活力、影響力、控制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1~4月份,市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03.5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71.5億元、凈利潤5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2.6%、259.1%;上交稅費總額32.7億元,同比增長99.2%。
制定國有資本布局調整實施意見,明確了市管企業國有資本布局優化方向,推動國有資本向技術鏈、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和關鍵環節集中,向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領域集中,向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集中。目前,市管企業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重要基礎設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研究出臺了改進投資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意見及系列配套文件,規范企業投資行為。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把完成煙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重要工作等任務作為加分項,納入市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體系,逐層逐級壓實工作責任,確保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加快推進。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對符合市管企業主業的投資項目,交由市管企業自主決策,切實提高企業投資決策效率。

煙臺港西港區大型礦石碼頭已投入試運營
加大項目建設進度。2017年,市管企業投資建設17個過億元項目,計劃投資140億元。年產1000萬只單相智能電能表的東方智能計量園項目,近期已全面竣工,6月啟動生產系統。截至4月份累計投資額已達3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其中萬華化學煙臺工業園聚氨酯產業鏈及其高附加值延伸項目本年度計劃投資55.02億元,目前項目大件設備已陸續到場,開始大件吊裝工作。加快建設煙臺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和煙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兩個國有資產交易平臺,力爭融入泛濟青煙總體規劃,列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

煙臺冰輪大型制冷壓縮機正在裝配中
升級綜合配套功能。著眼推進大配套,以煙臺港為龍頭強化陸海聯通能力,全面加強公路、鐵路、水路、管道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煙臺港西港區、芝罘灣港區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中國北方重要的優質、高效、低耗現代化綜合物流平臺。以蓬萊國際機場為門戶打造區域性航空樞紐,積極打造空港經濟圈。以蓬長客港蓬萊港區、長島港區、欒家口港區為基礎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創新招商引資模式。結合市管企業實際,積極研究市管企業現有優勢,進一步加大走訪招商力度,努力擴大增量、提升存量,力爭引進一批事關煙臺市長遠發展的“四新”“四化”項目和戰略性項目。按照煙臺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緊密圍繞醫藥健康、精細化工、航空航天、核電裝備、海工裝備等產業鏈延伸,敏銳捕捉信息,積極主動出擊,廣泛進行招商走訪,力爭年內實際到位資金20億元。近期密切跟蹤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與煙臺市LNG合作項目,力爭取得實質性突破。
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加快萬華煙臺全球研發中心、萬華上海研發中心、張裕集團葡萄酒研究院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與中國航天、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等軍工單位和院校的對接合作。依托市管企業11個國家級自主創新平臺、10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個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后工作站,主動承擔新舊動能轉換工作責任,全力服務企業轉型升級。
加強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依托市管企業商業聯盟,推動企業整合資源、合作共贏,引導市管企業由產品漸進式創新向商業模式突破性創新轉變,建立以“互聯網+”為主要方向的商業模式創新體系。重點打造泰和新材芳綸產業鏈、冰輪全溫度全產業鏈冷熱大產業、東方電子綜合運營商等新型商業模式。
加強企業戰略創新。督促市管企業嚴格執行“十三五”發展規劃,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煙臺長遠發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領域、重點基礎設施、前瞻性戰略性產業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形成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資本運動規律、更好服務全市發展的國有資本布局。
緊緊圍繞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以國際化布局為紐帶,抓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機遇,推動企業“走出去”建立優勢產能境外產業集聚區,帶動先進裝備、產品、技術、標準、服務的全產業鏈輸出,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為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目前,萬華實業集團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正式晉升國家級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已吸引來自7個國家的18家企業入駐,累計完成投資15億歐元。藍天開發在柬埔寨參與建設的恒睿現代農業產業園被列入中柬兩國農業重點開發項目。煙臺港集團在非洲投資建設的幾內亞博凱內港碼頭建成投產,打造起一條自國外礦山到終端廠家用戶、集多式聯運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為煙臺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東方電子集團連續中標印度3個智能電網項目,順利中標孟加拉國開關柜項目。
(作者單位:煙臺市國資委)
□ 責任編輯 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