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民族新聞》6日報道,朝鮮半島最北端的中朝1300公里邊境線,堪稱近現代東北亞國際戰爭的基準線。無論1592年明朝援朝抗日戰爭,還是1950年的朝鮮戰爭,均與外國軍隊逼近這條邊境線有關。在最近美韓準備的軍事打擊朝鮮行動中,這條邊境線再度擺在美韓軍事指揮官面前。
報道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同樣受制于這條邊境線。韓美聯合司令部已將中朝邊境45公里范圍指定為軍事緩沖地帶(簡稱NBZ),防止對朝動武時因為誤擊導致中國介入戰爭。韓美聯合司令部將NBZ內的軍事目標單獨管理,沒有韓美聯合司令部的授權,任何情況下韓軍不得單獨攻擊上述目標。如果確實需要攻擊NBZ內的目標,韓美聯合司令部必須分別向韓美最高統帥(總統)報告,獲得批準方可實施。據稱,朝鮮半島爆發全面戰爭時,NBZ的范圍可以根據需要大幅縮小,但這仍需要韓美總統的共同批準。
然而讓美韓惱火的是,朝鮮7月28日發射洲際導彈,選擇的地點距離NBZ僅7公里。報道稱,有分析認為,一旦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不排除朝鮮在NBZ內發射導彈的可能,目的就是誘使中國參戰。一旦韓美的炸彈落到中朝邊境地區,“中國的反應可想而知”。美軍從駐日或駐韓基地發射導彈攻擊朝鮮戰略目標,考慮到中朝邊境的復雜地形,作戰效果令人懷疑。“特別是中國已在長白山部署‘東風-21D導彈,一旦韓美對長白山附近的朝鮮目標發動攻擊,可能被中國認為是對本國戰略武器的攻擊”。
目前韓軍正以2020年完成為目標,構筑自主對朝先發制人打擊導彈系統——“殺傷鏈”系統。但如果朝鮮發射的導彈地點位于NBZ內的話,“殺傷鏈”系統無法單獨發動攻擊。報道稱,即使未來韓軍擁有800公里彈道導彈,但美國會否容忍韓軍進行刺激中國的對朝武力攻擊還是疑問。
美國對朝問題專門網站“North38”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朝鮮仍未掌握洲際導彈的彈頭再入大氣層技術。但即便如此,韓國政府拿出臨時追加部署“薩德”、要求美國放寬韓國彈道導彈技術限制、提前完成“殺傷鏈”系統、爭取引進核潛艇等諸多軍事舉措,實際也無法有效遏制朝鮮核導力量。報道稱,“中朝邊境地區堪稱國際社會最敏感的區域,即使韓國確立對該地區朝鮮目標的軍事打擊計劃,包括美國在內的周邊強國也絕不會答應。至于引進核潛艇,美國也絕對不會同意”。▲
(王偉)
環球時報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