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尤琦 攝影_叢軍
阿拉斯加棕熊 上汽斯柯達 柯迪亞克
KODIAK KODIAQ
文_尤琦 攝影_叢軍
柯迪亞克是斯柯達在野帝之后的又一SUV產品,古靈精怪的YETI是雪人,而KODIAQ則是來自阿拉斯加的一頭棕熊。
直線與尖銳的拐角數量繁多,但毫不突兀,相反,這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設計思路。








對于斯柯達,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默默無聞、老實巴交,外貌無出眾之處,從未讓人注意。第一次對這個品牌的設計多看上幾眼,是設計革新的速派,而初見柯迪亞克的首發圖的時候,我為斯柯達做出的改變表示開心,但完全不覺得它是一臺好看的汽車。可有些人的美并不是通過第一眼來決定的,你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出他(她)的美,對于汽車,也同樣可以這么理解。隨著柯迪亞克入華步調的推進,KODIAQ這個與阿拉斯加棕熊只差一個字母的名字開始鋪天蓋地地出現,隨著圖片看得越來越多,我竟然喜歡上了這臺7座SUV的設計語言。這臺車可以稱得上是斯柯達的顏值巔峰了,沒有哪臺斯柯達能做到停在停車場里被路過的行人拍照,柯迪亞克卻做到了。直線與尖銳的拐角數量繁多,但毫不突兀,相反,這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設計思路。分體式大燈設計得也比較和諧,絲毫不顯得格格不入,抹去某些線條或挪動某個部件都會顯得不太和諧,側面也被棱角所占據,用幾個拐角構造出的C字形尾燈把尾部也變得很硬朗。
雖然使用了大眾MQB平臺,斯柯達的內飾設計也是有著自己的風格的,當然,整體依舊是偏向保守與內斂,你看不到法系車的浪漫和美系車的豪華,在選材上也比售價更貴的同門師兄途觀L略微差一些。但是優點是設計沒有那么陳舊,中控屏使用了光面的平面與外框,但不是特別容易留下手印,這里要給斯柯達點個贊。不過,印有仿實木紋的塑料內飾板若是換成其他質感的會顯得更加和諧。門板沒有用軟質材料包裹,堅硬的質地確實有些影響觸感,不過綜合考慮到售價比途觀L便宜了不少,也還是可以接受的。儀表盤的顏色搭配很討喜,白色背景看起來非常的新穎,顯示效果也十分醒目。

與同平臺的途觀L不太相同的是,柯迪亞克是一款7座車型,多了的兩個座位侵占了一部分后備廂空間,但是能夠提供更多的人員承載能力。當然,與大多數同級別車型一樣,后面兩個座位顯然更適合應急使用,可以前后滑動的第二排座椅可以讓后兩排乘客自由調配空間大小。在保證第二排乘客坐姿舒服的前提下,第三排乘客需要有如輕松熊般嬌小的身材(不包括頭部)才能夠在長途駕駛中不會感覺到過于擁擠,第三排座椅更多的時候應該是應急的意義更大一些。
大眾集團近些年開始對之前為人詬病的底盤太硬太顛進行改進了,在途觀L上明顯能夠感覺到他們在這方面付出的努力,但是我卻更喜歡柯迪亞克的駕駛質感,途觀L的底盤不免有些太松散且不夠韌性了,柯迪亞克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比起以前的大眾車顯得柔軟舒適了不少,高速穩定的優勢也沒有丟掉,這大概是底盤工程師最想達到的理想狀態吧。我覺得MQB平臺的其他SUV都可以向柯迪亞克學習一下底盤的調校。至于動力方面,相信我不說你們也已經猜出個一二了,第三代EA888發動機加DQ380 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的搭配是必備的,頂配車型才有的四驅系統能夠提供一定的通過性,高度模塊化讓這套動力總成已經幾乎成了不需要介紹的一項。經過多年的發展,DSG變速器已經可以變得更加穩定了,只要不是嚴重的堵車造成長期低速頻繁切換低擋位,你都不會被頓挫打擾到。162kW的最大功率足夠你開著這臺SUV在城市中穿梭了,作為家用車,這頭棕熊還是非常稱職的。
性價比高,行駛質感好,唯一的質感問題考慮到售價也可以忍受,這頭阿拉斯加棕熊在中國市場理應得到一份不錯的銷量成績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