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賢會
鹽改后如何守護百姓舌尖上的食鹽安全
■ 柯賢會

食鹽是老百姓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食鹽安全是群眾關心、政府重視的一項民生工程。2017年1月1日,新的鹽業體制已經運行,如何加強食鹽安全管理,讓放心鹽、健康鹽進入千家萬戶,守護百姓舌尖上的食鹽安全是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門話題,也是鹽業管理部門必須破解的新課題。
只有全面準確把握住了鹽業體制改革后的食鹽安全環境,才能摸準改革脈搏、適應改革形勢、駕馭改革措施。
本次鹽業體制改革后食鹽安全面對的環境有不變的也有變的,有變化大的也有變化小的,有經營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可以概括為“兩個未變”“三個完善”“四個改革”。“兩個未變”是食鹽質量安全和食鹽專營政策未變,可以說,食鹽安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只能在改革中加強不能削弱;堅持食鹽專營制度這是針對我國鹽業市場發育尚不完善、部分鹽業企業仍在承擔政府管理職能的一種制度性安排,符合我國鹽業實際情況。“三個完善”就是完善食鹽定點生產制度、食鹽批發環節專營制度、食鹽專業化監管體制,這是對過去食鹽生產、流通、監管環節的總結完善。“四個改革”是放開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產銷區域限制、取消食鹽準運證和建立食鹽儲備體系,目的是充分釋放市場活力,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動力。
這些改革措施,既考慮到了鹽行業的穩定,又打破了食鹽原有計劃經濟管理運營的模式,引入了競爭機制,釋放了市場活力,涉及了食鹽生產、經營、管理、消費和鹽行業職工等各個方面,必將對食鹽安全管理產生深刻變化,對鹽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本次鹽業體制改革的最大特點是引入了競爭機制,鹽業市場主體不再單一,市場上的食鹽不再像現在這樣只來自于一地,而是呈現品種繁多、品牌繁雜的特點,區分真假偽劣鹽產品難度增大。尤其是在邊遠的農村市場,老百姓辨識度低,一看是白色的,一嘗是鹽巴的味道,價錢很便宜,就買回家食用了。另一方面,目前鹽業市場監管存在著難度,這也會給食鹽質量安全帶來挑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市場上出現的各類鹽產品鑒定識別、防止假冒偽劣鹽產品流入食用鹽市場,進入百姓餐桌將成為改革后食鹽安全監管的難點,鹽業安全管理的重點也從打擊假冒偽劣鹽產品和跨區域經銷食鹽轉向打擊制售販賣假冒偽劣鹽產品為主。所以,鹽業體制改革后,我們必須以食鹽安全為核心,抓住加強市場監管這個關鍵,堅決守住食鹽質量管理這條底線,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千方百計維護百姓餐桌食鹽安全。
完善鹽業管理相關法規,為食鹽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鹽業部門要會同立法部門調查研究,根據《鹽業體制方案》和變化了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鹽業法規,尤其是要對市場監管和價格監測、干預等政策措施,修改完善相關制度,制定便于操作的法律法規,為今后鹽政執法提供法律依據,否則,食鹽安全監管將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與時俱進加強“兩個知識”學習,提高鹽業經營管理人員素質。一要與時俱進學習真假食鹽辨別知識。改革后,鹽業市場上的食鹽就會品種繁多、品牌多樣,甚至與假冒偽劣食鹽魚龍混雜,所以,我們鹽業經營管理人員要有一雙慧眼,能夠準確辨認各種食鹽,而這種能力的取得必須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懈探索、長期積累。二要與時俱進學習法律法規知識。新的鹽業體制下,鹽業市場管理難度更大,對鹽業執法人員的要求更高,鹽業市場管理人員不但要學習新的鹽業法律法規,還要學習食品安全和行政處罰、行政復議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精準、文明、廉潔執法。
建設高標準的食鹽檢測機構,提高食鹽檢驗、檢測頻次,確保食鹽質量。我們必須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食鹽檢測機構,對市場上品種繁多的鹽產品進行準確的定量和定性檢測,同時,要加大對食鹽生產、流通、居民戶食鹽檢測頻次,以此來保證群眾能夠吃上合格放心鹽。
加強“兩個聯系”建立“兩個網絡”,實現監管無盲區。一是要與食鹽生產、批發、零售戶緊密聯系,建立起食鹽產銷安全監管網絡。在對食鹽生產、流通全過程進行監管的同時,發揮食鹽經營部門的鹽政協查作用。二是要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緊密聯系,建立起市場監管協查和群眾舉報網絡。發動市場監管部門配合和群眾監督舉報作用,共同維護鹽業市場安全,使假冒偽劣鹽產品無處可逃。
加強企業規范條件和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誠信經營體系。加快建設食鹽電子追溯體系,實現食鹽來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詢、風險可防范、責任可追究。各級鹽業主管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建立食鹽生產、批發企業及其負責人和高管人員信用記錄,納入國家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地方政府指定網站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制度,對擬進入食鹽生產、批發領域的社會資本要在準入前公示有關信息,并每年定期公示所有企業及其負責人的有關信息。對有違法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對行為后果嚴重且影響食鹽安全的,要依法采取行業禁入等措施。
堅持不懈開展“科學補碘、促進健康”宣傳,從根本上解決食鹽安全管理難題。我們要利用“科技之春”宣傳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食品安全宣傳月”、“5.15”防治碘缺乏病宣傳日、“12.4”法制宣傳日、山區群眾趕集日、春節、中秋節等時間節點,深入鎮村開展“科學補碘、促進健康”宣傳,同時,利用微信、短信、網絡、電視、電子屏幕等新興媒體,持續深入宣傳,讓“科學用鹽、促進健康”理念真正根植于群眾心中,轉化為群眾自覺抵制無碘鹽、散碘鹽和工業鹽,堅持食用安全合格鹽的實際行動。
做好日常檢查與聯合市場整頓結合,不給制售販運假冒偽劣鹽產品可乘之機。鹽業部門要深入鄉鎮、村組,做好日常市場檢查,維護鹽業市場秩序,同時,各級鹽業主管機構要與公安、衛計、市場監管等部門密切協作,開展鹽業市場專項整治,也可以通過聯合辦理涉鹽大案要案等方式,形成震懾,依法加強食鹽安全監管,提高違法成本,達到凈化鹽業市場目的。
總之,在新的鹽業體制下,我們鹽業部門食鹽安全監管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積極實踐、及時總結、辛勤努力,切實守護百姓舌尖上的食鹽安全,才能讓食鹽安全工作成為惠及百姓的放心工程和百姓擁護的民心工程。

(作者單位:陜西安康漢濱區鹽務管理局)
(編輯: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