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民
(任縣農業局河北任縣055150)
夏玉米氮磷鉀肥利用率試驗報告
吳安民
(任縣農業局河北任縣055150)
通過田間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對比試驗,摸清任縣常規施肥下小麥、玉米等作物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利用率現狀和測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的效果。
2.1 示范地點。邢家灣鎮牛辛寨村實施,東經114.856793°,北緯37.237956°,海拔29.8m。
2.2 地塊土壤類型。粘質潮土
2.3 地塊基本情況。南北向長方形地塊,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屬中等肥力地塊,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小麥,基肥畝施(18-16-6≥40%)配方肥50kg,追肥畝施用(46%)尿素12kg。產量為每畝450kg。
3.1 供試土壤。該地塊土壤養分含量為土壤有機質19.6g/kg、速效氮82mg/kg、速效磷23.3mg/kg、速效鉀192mg/kg、pH值7.2。
3.2 供試作物。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為鄭2201。
3.3 供試肥料。氮肥選用尿素,含N為46%;磷肥選用普通過磷酸鈣,P2O5≥16%;鉀肥選用氯化鉀,K2O≥60%。
4.1 試驗設計。試驗設8個處理,包括常規施肥、常規施肥無氮、常規施肥無磷、常規施肥無鉀、配方施肥、配方施肥無氮、配方施肥無磷、配方施肥無鉀。小區面積30m2(長6m、寬5m),試驗區四周設2m以上保護行,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習慣施肥處理:所有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配方施肥處理:磷肥和50%氮肥和50%鉀肥作基肥施入,50%氮肥和50%鉀肥大喇叭口期施入。

表1 玉米肥料利用率試驗各小區施肥方案
4.2 小區排列。試驗采用大區無重復設計,具體辦法是選擇1個代表當地土壤肥力水平的農戶地塊,先分成常規施肥和配方施肥2個大區(每個大區不少于1畝)。在2個大區中,劃分小區設置相應處理,每個小區之間區組間均應設埂,除施肥外,各小區其他田間管理措施相同。

圖1田間試驗排列→南

表2 生育動態調查記載表(日/月)

表3 不同處理生產玉米100kg籽粒養分吸收量統計表
4.3 田間農事操作記載與管理
4.3.1 整地施肥。時間是2016年6月12日,肥料均勻撒于地表,及時耕翻入土。
4.3.2 播種。時間是2016年6月12日;機械播種,播量每畝2kg。株距30cm,行距55cm,平均畝株數4040株。
4.3.3 灌水情況。無
4.3.4 降雨情況。全生育期降雨16次。共降雨481.5mm。
4.3.5 除草和防治病蟲害情況。2016年7月4日苗后用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7月13日治蟲1次。
4.3.6 收獲。2016年10月12日機械收獲。
5.1 玉米100kg經濟產量養分吸收量分析。分別測定玉米田間試驗各處理植株樣品的秸稈和籽粒中的氮、磷、鉀含量,合理供給玉米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養分,促進玉米植株生長發育,玉米產量顯著提高,生產100kg玉米的氮、磷、鉀養分吸收量分別為:純N1.68kg、P2O50.26kg、K2O1.85kg。用公式計算不同試驗處理百公斤籽粒養分吸收量,見表3:100kg經濟產量養分吸收量=(籽粒產量×籽粒養分含量+莖葉產量×莖葉養分含量)/籽粒產量×100。
5.2 不同處理經濟效益比較見表4。

表4 不同處理經濟效益比較
玉米配方施肥氮、磷、鉀肥料利用率分別為:純N17%、P2O53.2%、K2O21.31%。磷養分利用率偏低,在玉米生產實踐中,調整磷肥施用總量和改進施用方法,以提高利用率,促進玉米節本增效、增產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