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時秀
(廣東省水利電力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635)
?
線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試析
駱時秀
(廣東省水利電力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635)
在線性開發建設項目中,積極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監測方法,不僅能夠正確地認知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的具體特征,而且可為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體系與監督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為增強監測項目水土流失量的準確性,提高水土保持的經濟效益,盡量降低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應用于某工程的線性開發建設項目,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線性開發;水土保持監測;水土流失
在線性開發建設項目中,水土保持監測的難度仍相對較大,且時空分布的復雜性與階段性十分突出。要想進一步推動線性開發建設項目的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公路線性開發建設項目為實例,重點探討了水土保持監測技術,從多個角度對水土流失與治理的特點展開了深入分析,并介紹了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應用于線性開發建設項目的實踐。
國家重點公路太(原)澳(門)公路廣東省順德(碧江)至中山(沙溪)段工程,項目總長度為45.49 km,途經多個城鎮,跨越多處河道。地形地貌屬于典型的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壤為山地淋溶褐土。所處地區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晝夜溫差小。由于不存在極地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施工[1]。在實際施工作業過程中,年平均降雨量接近1 300 mm,降雨集中在4~10月份,且暴雨概率普遍較高。
2.1 水土保持監測點的設置及監測方法
針對該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事先規劃3個水土保持監測點,分別位于公路K2+500的左側、公路K2+500的右側、公路K0+500的右側。在監測水土流失量方面,需采用簡易的徑流場法,對水蝕量進行準確計算,具體公式為A=ZScosθ。式中,A為土壤侵蝕量,m3;Z為侵蝕厚度,m;S為水平投影面積,m3;θ為斜坡坡度。

2.2 監測點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制定
根據以上3個監測點的規劃,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水土保持措施[2]。其中,公路施工綠化工程項目采用的是慢生和速生兩種類型相互結合的方式。使用當地綠化植物是最佳的選擇,還應考慮植物種類多樣性及生態習性多樣性特征,以實現植物生態適應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抵御公害,使病蟲害發生概率不斷降低,減少水土流失量。對擋土墻與砌石護坡等多種方式也應予以合理地利用,每間隔9m應設置一道邊坡平臺,并通過漿砌片石預制塊達到防護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監測點水土保持措施的制定必須要與當地氣候以及水分等多種環境因素有機結合,對綠化面積進行合理規劃,盡可能提升公路綠化覆蓋率。具體的水土保持方案如下。
(1)第一個監測點位置,采取綠化擋墻的方式,同時需排水匯流以達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應適當加大土地整治的力度。
(2)第二個監測點位置,在規定框架內部栽種植物,并在土質邊坡鋪設草毯,進而不斷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
(3)第三個監測點位置,選擇使用草毯鋪設的方式,同時應增強地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強該路段的水土保持效果[3]。
2.3 水土保持監測方法的落實
在該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合理應用了地面監測、調查監測與現場巡查方法,全面監測了線性開發建設項目中的地表擾動類型與侵蝕的強度,同時充分運用調查監測的方法,并對工程項目的土壤、植被與氣象等相關資料信息進行全面收集。通過野外實地踏勘工作,抽樣選擇不同點展開深入調查。除此之外,還應該充分利用現場巡查的方法,準確衡量線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的基本特征,對水土流失的動態進行定位觀測。
通過水土保持監測信息系統平臺,獲取了3個監測點的數據信息。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土流失防護效果相對理想,而且工程項目框架之內栽種的植物能夠有效地削弱雨水對植物根系帶來的嚴重影響,使得坡面更加穩定[4]。與此同時,在土質邊坡布設了植物措施,土壤得以固定,使得地面的粗糙程度增加,而坡面的徑流量也隨之減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邊坡穩定程度,降低了水土流失問題發生的概率。監測點的土壤侵蝕面積與侵蝕量詳見表1。

表1 監測點的水土保持數據資料
4.1 施工前調查工作的開展
在公路建設項目施工準備期,應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合理運用水土保持監測技術。針對項目所經區域水土流失的具體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對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現狀展開深入調查,對地質情況與常規氣象資料等相關參數進行調查與分析[5]。在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應用的基礎上,充分考量監測結果,以保證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方案更為科學合理。
4.2 水土保持工作的開展
在公路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對水土保持監測結果的分析,確定對沿河路基與路基坡面進行有效防護的方案,進而規避水浸淹或沖刷問題。在此基礎上,需要考慮植被防護措施,栽種耐旱草種,在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時,有效保護公路兩邊水土。與此同時,需合理地設置出路基排水系統,以免坡面巖土被嚴重沖刷而失去穩定性[6]。另外,路基地表可以構建截水溝與排水溝等多種排水設施,以保證排水系統的完善性,以免對路面帶來不利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延長公路使用壽命。
4.3 綠化工程的貫徹與落實
公路項目施工作業過程中,綠化工程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為更好地增強水土保持的效果,應重點考慮路基保護與景觀美化等問題,栽種護理方便且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樹木。如果是土質邊坡或者是土夾石邊坡,則應當充分考慮公路邊坡的高度以及巖土和環境條件,合理地選擇撒草籽等多種措施,進而實現公路綠化與邊坡穩固的建設目標。
綜上所述,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對線性開發建設項目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應充分利用多種手段與方法,針對項目水土流失的原因、數量以及強度等進行動態監測,在保護水土資源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從而有效地防控水土流失。
[1] 駱時秀.線性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技術的探討[J].中國水運,2014,14(5):159-160.
[2] 李智廣,姜學兵,劉二佳,等.我國水土保持監測技術和方法的現狀與發展方向[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5,13(4):144-148.
[3] 張登紅,王具元.“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6):85-87.
[4] 馬雯靜,高僖.線狀建設項目建設期水土保持監測技術—以重慶至貴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為例[J].四川水利,2016,37(4):34-37.
[5] 趙聚國,陳國偉,陸芳春,等.淺析浙江省平原河網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監測技術—以浙東引水蕭山樞紐工程為例[J].浙江水利科技,2014,42(2):17-19,25.
[6] 王志良,付貴增,韋立偉,等.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在線狀工程水土保持監測中的應用探討—以新建重慶至萬州鐵路為例[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5,13(4):109-113.
(編輯:李曉濛)
2017-05-15
駱時秀,男,廣東省水利電力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工程師.
1006-0081(2017)07-0020-02
S1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