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芙萍++陳青++伍春玲++盧輝++梁曉



摘 要 地蟲絕是一種新研發的環境友好復合型防治地下害蟲中試藥劑。為科學、合理使用并探討其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安全性,采用田間實驗比較分析地蟲絕對辣椒地下害蟲的防治效果及對辣椒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辣椒苗移栽時,用地蟲絕乳油1 000倍和1 500倍液澆灌植株或用地蟲絕顆粒劑30、45和60 kg/hm2處理土壤,對地下害蟲均具有良好防效。經地蟲絕處理后,辣椒植株生長正常,且在30 d均未發現地下害蟲為害。因此,從經濟、高效和輕簡化等因素綜合考慮,移栽時采用1 000~1 500倍的地蟲絕澆灌植株或用30 kg/hm2處理土壤,可有效防治辣椒地下害蟲的發生與危害。
關鍵詞 地蟲絕 ;辣椒 ;地下害蟲 ;防效評價 ;生長參數
中圖法分類號 S433.8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07.008
Control Evaluation of DICHONGJUE Against Soil Pest Insects of Capsicum
LU Fuping CHEN Qing WU Chunling LU Hui LIANG Xiao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ATAS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Invasive Alien Pest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DICHONGJUE was a newly developed and non-polluted compound pesticide. In order to control soil pest insects of capsicum with DICHONGJU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DICHONGJUE was applied to Capsicum in the fiel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its control effect on soil insects and the growth of Capsic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CHONGJUE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 on soil pest insects when applied to the seedlings of Capsicum at a dilution volume ratio of 1∶1 000 or 1∶1 500, or to the soil at a rate of 30, 45 and 60 kg/ha at transplanting. No soil pest insects were found 30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Capsicum plants treated grew better. Plant treatment with DICHONGJUE at a dilution volume ratio of 1∶1 000~1 500 or soil treatment at a rate of 30 kg/ha at transplanting could be widely practised to control soil insects considering they were economic, efficient and simple in operation.
Keywords DICHONGJUE ; capsicum ; soil insect ; control effect evaluation ; growth parameter
地下害蟲是指一生或生活史的某一階段隱蔽生活在土壤中,以危害作物的根、莖、種子及幼苗等為主的一類害蟲,種類多,分布廣,危害重,防治難度大[1-4]。近年來,地下害蟲的發生為害已成為嚴重影響和威脅我國熱帶作物產業及當地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5]。蠐螬、螻蛄、小地老虎等是近年辣椒種植過程中為害較重的地下害蟲種類,啃食種子,咬斷幼苗,可造成辣椒嚴重減產,甚至絕收[6-14]。作為海南反季節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種,近年來,辣椒地下害蟲為害日益嚴重,輕者導致減產15%~40%,重者甚至絕收[9-10]。長期以來,防治地下害蟲常使用特丁磷、克百威、甲基異柳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不但可引起人畜中毒,且可無選擇性地殺傷非有害生物,造成農田生態環境失衡與害蟲抗藥性增加等問題[15,16-18]。因此,研制環境友好型地下害蟲防治藥劑與防治措施已成為當前我國熱區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12,19]。
地蟲絕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新研發出的一種環境友好復合型地下害蟲防治中試藥劑。為科學、合理使用其防治地下害蟲,本研究驗證了地蟲絕對辣椒地下害蟲的田間防效及其對辣椒生長發育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辣椒品種
實驗所用辣椒品種為‘苗豐三號,為海口苗豐種苗有限公司產品。
1.1.2 供試藥劑
地蟲絕是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研制的一種復合型地下害蟲防治中試藥劑,劑型為乳油和顆粒劑,對環境友好。3%辛硫磷顆粒劑為濟寧通達化工廠生產。
1.1.3 供試肥料
0.3%復合肥(15-15-15)為挪威雅苒國際有限公司生產。
1.2 方法
1.2.1 地蟲絕處理對辣椒地下害蟲的防治效果
東方市是海南省北運瓜菜基地之一,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區,日照長,年均氣溫24~25℃[20-21]。本實驗處理地塊位于東方市羅帶村,均為地老虎、蠐螬與螻蛄等地下害蟲危害較重的辣椒種植地。
1.2.1.1 土壤處理
移栽前,將試驗地土壤用3%辛硫磷顆粒劑和地蟲絕顆粒劑進行處理,處理劑量分別為15、30、45和60 kg/hm2,以不用任何藥劑處理為對照。
1.2.1.2 移栽苗處理
在移栽時,以500 mL的地蟲絕稀釋藥液澆灌每株辣椒苗,藥液稀釋倍數分別為500、1 000、1 500、2 000和2 500倍。
所有處理均采用統一的常規種植技術進行栽培與肥水管理,株行距為30 cm×60 cm。每處理重復3次,每重復60株,于移栽后5、10和30 d后調查各處理受害辣椒植株數、植株長勢以及主要地下害蟲地老虎、蠐螬與螻蛄的存活數,計算植株受害率。
1.2.2 地蟲絕處理對辣椒生長發育參數的影響
1.2.2.1 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將辣椒種子用清水洗凈,分別以500、1 000、1 500、2 000和2 500倍地蟲絕稀釋液浸泡15 min,再清水洗凈,置于(28±1)℃清水中浸泡7 h,瀝干多余水分,在室溫下觀察各處理對種子發芽率的影響。每處理種子數為100粒,以清水處理作為對照。
1.2.2.2 對幼苗生長勢的影響
采用地蟲絕500、1 000、1 500、2 000和2 500倍稀釋液對出苗后6 d的辣椒植株進行如下處理:(1) 葉面噴霧;(2) 葉面噴霧+藥液灌根(每株250 mL);(3) 藥液灌根(每株500 mL)。每處理20株辣椒幼苗,設3次重復,每7 d處理1次,共2次,觀察各處理對辣椒植株生長勢的影響。以清水和0.3%復合肥(15-15-15,挪威)處理作為對照。
1.2.2.3 對植株生長勢的影響
用地蟲絕500、1 000、1 500、2 000和2 500倍稀釋液對移栽后6 d的辣椒植株進行葉面噴霧、葉面噴霧+藥液灌根(每株250 mL)和藥液灌根(每株500 mL)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每重復處理幼苗20株(株行距為30 cm×60 cm),每7 d處理1次,共2次,觀察各處理對移栽后的辣椒植株生長勢的影響。以清水和0.3%復合肥(15-15-15,挪威)處理作為對照。
1.2.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軟件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地蟲絕對移栽后辣椒生長勢差異分析,比較不同處理對辣椒生長發育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地蟲絕對地下害蟲的防治效果
在辣椒苗移栽時,采用地蟲絕乳油澆灌植株或用顆粒劑處理土壤均對辣椒地下害蟲具有良好防效,其中,采用地蟲絕乳油1 000和1 500倍液澆灌植株或用地蟲絕顆粒劑30、45、60 kg/hm2處理土壤,均可達到對地老虎、蠐螬和螻蛄等地下害蟲的良好控制效果,30 d后的受害植株數和存活的地下害蟲數量均低于對照和常規用3%辛硫磷防治后的數值,且對辣椒植株生長無顯著影響(表1)。而用地蟲絕乳油500倍液澆灌植株雖然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蟲,處理30 d后均未發現地下害蟲活動,但會導致辣椒植株生長畸形。采用地蟲絕乳油2 000倍液和2 500倍液澆灌植株或用地蟲絕顆粒劑15 kg/hm2處理土壤則不能很好控制地下害蟲的為害,30 d活蟲數最低亦達8頭。
2.2 地蟲絕對辣椒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采用地蟲絕乳油不同倍液處理辣椒種子發現,除500倍液處理后其發芽率為94%外,其他稀釋倍液處理后的發芽率均達96%以上,與對照相比,無顯著差異(表2)。
2.3 地蟲絕對辣椒幼苗生長發育的影響
對辣椒幼苗分別進行地蟲絕乳油稀釋液灌根、葉面噴霧、葉面噴霧+藥液灌根處理發現,在所稀釋范圍內,使用最高劑量(500倍液)處理,無論是灌根、葉面噴霧還是藥液灌根+葉面噴霧,均對辣椒幼苗的生長發育產生顯著影響,導致幼苗葉色變深,葉片畸形,植株生長矮小(表3)。1 000、1 500、2 000和2 500倍稀釋液則無論是灌根、葉面噴霧、還是藥液灌根+葉面噴霧處理,均對辣椒生長發育無影響。
2.4 地蟲絕對移栽后辣椒生長發育的影響
移栽后,對辣椒幼苗分別進行地蟲絕乳油稀釋液灌根、葉面噴霧、藥液灌根+葉面噴霧處理發現,在所稀釋范圍內,使用最高劑量(500倍液)處理,無論是灌根、葉面噴霧,還是藥液灌根+葉面噴霧,均對移栽后辣椒植株的生長勢產生顯著影響,距分枝處的高度顯著縮短,主莖較細,葉片較窄,分枝莖長變短,主莖花蕾數/分枝減少(表4)。1 000、1 500、2 000和2 500倍稀釋液則無論是灌根、葉面噴霧、還是藥液灌根+葉面噴霧處理,均對辣椒生長發育表現出顯著促進作用。
3 討論與結論
由于地下害蟲的防治難度大,長期以來均以化學藥劑為主,且多毒性高,殘留大,施藥頻率高,加之施藥方法不當或使用不合理等導致的農作物藥害及產量和經濟效益受損事件時有發生[22-24]。因此,在地下害蟲防治過程中,農藥的合理使用及其使用效能的提高在作物的高效生產及產地生態環境與食品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3,19,25]。
辣椒是海南冬季蔬菜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對新研制的環境友好型防治地下害蟲中試藥劑地蟲絕在辣椒地下害蟲的防效評價試驗結果表明,地蟲絕不僅對辣椒地下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在一定的使用劑量范圍內對辣椒植株的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在其指定的使用劑量范圍內,浸種處理,移栽前土壤處理,葉面噴霧,葉面噴霧+藥液灌根均對辣椒植株表現安全。這為進一步科學、合理使用地蟲絕防治地下害蟲的危害提供了理論依據。
因此,綜合考慮經濟、高效等因素,移栽時用1 000~1 500倍液地蟲絕乳油澆灌植株或用地蟲絕顆粒劑30 kg/hm2處理土壤,均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的發生與危害。
參考文獻
[1] 劉麗霞,單月明,劉春琴,等. 用于蠐螬防治的Bt土壤顆粒劑篩選[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7,33(1):70-78.
[2] 李耀發,黨志紅,高占林,等. 金針蟲室內毒力測定方法篩選[J]. 應用昆蟲學報,2014,51(5):1 356-1 361.
[3] 和學會. 防治地下害蟲與減少環境污染問題探討[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1):105.
[4] 陳太春,馮志珍,張國龍,等. 不同藥劑處理對紅薯地下害蟲田間防效研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5(9):73-74.
[5] 孫鐵珩,宋雪英. 中國農業環境問題與對策[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08,29(6):646-648,652.
[6] 羅運雄. 辣椒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 農機服務,2016,33(5):138.
[7] 馮 義. 大棚辣椒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J]. 長江蔬菜,2014(13):48-49.
[8] 蘭景華. 辣椒苗期常見地下害蟲的防治[J]. 辣椒雜志,2006(2):36-37.
[9] 盧芙萍,陳 青,盧 輝,等. 海南瓜菜主要病蟲害防治原色圖譜[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115-118.
[10] 劉忠芹. 海南反季節辣椒病蟲害防治[J]. 熱帶農業科學,2005,25(6):38-40.
[11] 楊隆英,何登玲,郭雪櫻,等. 不同藥劑處理 對辣椒地雜草、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害的防效[J]. 四川農業科技,2008(4):46.
[12] 郭祿全. 掃蟲光對辣椒的安全性評價[J]. 熱帶農業工程,2012,36(3):14-16.
[13] 米保明. 忻定盆地辣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 中國農技推廣,2014(2):48-49.
[14] 劉秀培. 無公害辣椒病蟲草害控制技術[J]. 農技服務,2013,30(11):1 170-1 171.
[15] 海南:建立嚴格的農藥監督制度[J]. 植物醫院. 2010(5):17.
[16] 海南豇豆農藥殘留超標,再次敲響農產品安全警鐘[2010-2-28].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www.gov.cn).
[17] 海南在面臨形象危機,毒西瓜事件再次引爆新聞話題. [2015-4-20]. http://mt.sohu.com/20150420/n411562720.shtml.
[18] 何 艦. 農作物藥害產生的原因及預防、補救措施[J]. 農民致富之友,2015(9):55.
[19] 陳 青,盧芙萍,徐雪蓮,等. “掃蟲光”對辣椒地下害蟲的防效評價[J]. 中國農學通報,2012,28(4):240-244.
[20] 鄒海平,張京紅,陳小敏,等. 海南島農業氣候資源的時空變化特征[J]. 中國農業氣象,2015,36(4):417-427.
[21] 鐘 萍,王登峰,魏志遠,等. 我國熱區農田土壤養分時空分布研究——以海南省東方市為例[J]. 南方農業學報,2014,45(1):58-62.
[22] 喬 剛,王世軍. 農藥藥害發生類型與處置策略[J]. 植物醫生,2016(10):72-73.
[23] 鄭利偉. 農作物藥害癥狀及補救方法[J]. 現代農業科技,2013(12):127-128.
[24] 何永梅. 蔬菜藥害的預防方法及補救技術措施[J].種子科技,2014(10):39-40.
[25] Sunitha TR. Insect pests of capsicum annuum var. frutescens (l.) and their management[D]. Dharwad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aster degree thesi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