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嘉賓
盧中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于洪君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兼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
朱杰進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曉剛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
于欣麗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高鷹忠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盧中原:“一帶一路”建設對標準化提出新要求
大家好,聽說這已經是第三次舉辦關于標準化問題的論壇,我很榮幸受到邀請。“一帶一路”對我們標準化工作提出什么樣的新要求,我從這個角度來談一下體會。
在當今國際格局中,中國為全球化大潮注入暖流,同時給世界帶來中國提供的公共產品。在此背景下,我們要有自己的標準。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我國的工程項目、經濟管理、商業模式等都要“走出去”,而我們的標準能否“走出去”,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進入了沿線國家間合作領域精耕細作、合作項目垂直深入的關鍵階段。我們的標準化工作和思路也要跟進和引領,如技術的標準、能耗排放標準、各種安全標準等等。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加強同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為“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廣泛社會基礎。在“一帶一路”標準化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更多注意多元文化、人文關懷的對接。如果能夠做到,那么“一帶一路”倡議輸出去,人家也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引進來,人家也是愿意來的。所以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和階段性的提升,我們的標準化工作也要起到跟進甚至引領的作用。
于洪君: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強化標準意識
國際社會很早就意識到標準的連通、標準的相互認同、標準的國際對接問題。隨著2000年我國加入WTO,真正參與世界經濟循環,參與經濟全球化,近幾年從中央政府到中央政府的各個部門、各個機構,乃至一些企業,開始認識到標準國際化的重要意義,開始大力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可以說我們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已經意識到標準的國際化對于我們參與經濟全球化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后,“一帶一路”進入了全球推進、精耕細作的新階段。那么,如何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一帶一路”建設?我認為,首先技術要先行,政策要做好引導工作。企業排山倒海地走出去,標準意識要強化,我們的標準國際化工作要跟得上。現在我們也注意到了,我們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有合作協議,和很多國家簽署了類似的文件。但這還不夠,這只是我們在標準國際化道路上走出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我在國外工作過,深深感到我們不懂得國際標準而使項目半途而廢的經歷和教訓是多么慘痛,所以標準問題是企業走出去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我們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一定要強化和推進中國走出去企業的標準意識,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我們要和“一帶一路”國際伙伴搞好標準對接。讓他接受我們這些先進的、成熟的標準,但不能強加于人。第二,我們要通過共商、共建、共享協商制定雙方都能接受的標準。第三,我們也要把國際上普遍公認的標準引進來,用先進標準淘汰落后標準。第四,我們要靠技術標準引領經濟全球化,引領全球經濟治理。最后,我們要在加強標準國際化的過程中,加強國內相關機制、體制的建設,讓我們的標準走向世界,我們的“一帶一路”就會善行致遠。
朱杰進:“理念+制度”是新標準的塑造過程
金磚國家作為新時期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在南南合作、國際發展合作中,創新了它的理念;也通過自己的治理,銀行的建設,對這些理念加以落實。我們今天探討的是標準,怎么樣塑造新的標準,我覺得兩個方面很重要:一是要想提出一個新的標準,這個標準的背后得有新的理念,首先跟別人想的東西不一樣。二是想的不一樣還不夠,新的理念一定能夠轉化成制度,轉化成機制,而這個制度在實踐中能夠運行,讓大家知道這個制度是有效的?!袄砟?制度”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新標準的塑造過程。
對于金磚國家來說,它創新了南南合作的三個發展理念,一是堅持互利和尊重主權的原則,二是經濟增長優先,三是發展導向的全球經濟治理,這在金磚國家中形成了共識,體現在新發展銀行的制度中。這都是開始,很難說這些理念在實踐中就能夠行之有效,但是不管怎么樣大家在努力,在探索怎么樣創新南南合作,創新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
張曉剛:國際標準化支撐“一帶一路”建設
各國都在積極的參與國際標準化的活動,采用國際標準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一帶一路”相關的貿易國在經濟、政治、科技、社會各方面存在著差距,導致各國的標準是不一樣的,采用國際標準的比例也不一樣。要想避免貿易壁壘,要主動的參與國際標準化的工作,提高創新能力,爭取發言機會,才能實現平等協商,互惠互利。
中國已與21個“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標準化的合作協議,中國國家標準委與“一帶一路”國家重點標準化組織進行了深入的互聯互通,在雙方共同關注的領域,相互采用對方的標準,共同推動對方標準的協同一致。今年五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前后,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12個國家的標準化機構共同簽署了加強標準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聯合倡議。這充分表明了沿線國家對標準化支撐“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互聯互通的基礎性戰略性的作用已經達成了共識,將進一步推動標準體系的相互兼容。
今天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推動“一帶一路”互聯互通,ISO對此十分的關注,這是對“一帶一路”的一次很好很積極的呼應。我希望中國一如既往的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在深入落實標準連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以及包括標準戰略的國家質量技術基礎領域的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標準與政策、規則“三位一體”的機制保障和軟聯通的作用。
于欣麗:標準聯通“一帶一路”的著力點
我認為,標準聯通“一帶一路”需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首先是戰略層面的對接。我們的戰略要跟一些國家的戰略,包括發達國家的戰略對接,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略要對接。
第二,推進基礎設施標準合作,支撐互聯互通的建設。包括在運輸裝備、能源、智慧城市加強標準化合作,促進人員交流,以標準兼容推動體系兼容。
第三,開展產能,擴大相互投資。在工程機械、油氣、鋼鐵、有色金屬等領域開展標準化的合作。首先我們要翻譯中國標準,推廣中國標準,宣傳中國標準。我們在國際上倡導的是一個標準、一次檢驗全球認可。同時標準不是萬能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也不是覆蓋全領域的,在許多領域,在國與國之間開展貿易的時候,沒有國際標準可以依據的話,我們共同來互相認可各自國家的標準。
最后,加強能源環境合作,建設綠色“一帶一路”,開展綠色產品標準的比對分析。比對分析是標準化工作的一個基礎,也是開展國際標準化活動的一個基礎。提升綠色化、低碳化水平,建立節能標準的標識互認機制,帶動技術產品裝備走出去。我們做的一切,最終都是帶動技術、產品、裝備走出去。標準是提供服務的。加強金融標準合作,支撐資金融通。深化與沿線國家金融標準化合作,共同制定金融國際標準,推動我國金融標準走出去。
高鷹忠:標準化促進金磚國家互聯互通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標準化實現“軟聯通”,結成“好伙伴”,拓展“朋友圈”,對于完善全球治理,開辟世界更加光明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標準聯通是國際合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機制保障。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全球布局,商品資金的全球流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全球往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旅游的全球交流,各個領域不斷拓展深化的國際務實合作,都要求世界各國在產品、技術、裝備、服務等方面加強標準聯通和標準化合作,用標準化這個滲透經濟社會生活一切領域和全部過程的剛柔相濟的手段來存異求同,打通經濟全球化的“任督二脈”,從機制上保障公平安全、順暢無阻、權益維護、互鑒互利、有序競爭、合作共贏,避免和化解矛盾沖突,促進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環境協力保護,走向共同繁榮。
標準化是深化金磚國家伙伴關系的導航儀。主要體現在標準化深化金磚國家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提升金磚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共同應對挑戰;促進金磚國家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推進金磚國家機制建設,構建更廣泛伙伴關系。
以標準化開辟金磚國家更加光明的未來。金磚國家應不斷深化標準化雙邊多邊合作和互聯互通,按照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宗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促國際標準體系的完善,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責編/張譯晟 美編/楊玲玲 解安琪(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