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來
【摘要】目的:分析開腹修補術和胃大部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40例胃十二脂腸穿孔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行開腹修補術,對照組行胃大部切除術。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開腹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整體效果優于胃大部切除術,方法經驗證效果確切可在臨床中借鑒并推廣。
【關鍵詞】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開腹修補術;胃大部切除術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most of open repair and stomach resection for treatment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 methods: will from December 2014 to August 2014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40 patients with twelve fat stomach bowel perforation grouping study, using the digital random method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underwent abdominal repair, an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a major gastrectomy.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open repair gastroduodenal ulcer perforation, most of the overall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gastric resection method proved exact effect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and promotion.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02
胃十二指腸穿孔是臨床上相對較為常見的一類消化系統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的特點,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起休克,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就目前的醫療衛生水平而言,手術是治療此病的常用方法,為提升治療效果研究將以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比較開腹修補術和胃大部切除術的臨床效果,現對研究過程作如下匯報: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12月~2016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20),包括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平均年齡(45.7±3.1)歲,穿孔直徑(6.6±0.7)mm;對照組(n=20),包括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平均年齡(46.3士3.7)歲,穿孔直徑(6.9±1.0)mm,基本資料匯總提示,兩組患者各項指標間均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具備展開分組研究的要求。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的實施開腹修補術,方法為: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麻,取上腹正中切口逐層入腹,探查腹腔,確定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行全層間斷縫合,逐一打結,并行大網膜覆蓋固定,清理食物殘渣及腹腔積液,再次探查腹腔其余臟器無異常,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腹腔,于上腹置血漿引流管一根,側孔引出,固定,逐層縫合切口。對照組患者行胃大部切除術,方法為: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麻,取上腹正中切口逐層入腹,探查腹腔,確定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清理食物殘渣及腹腔積液,對發生潰瘍的十二指腸近端和3/4胃部遠端進行切除,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胃十二指腸吻合術。再次探查腹腔其余臟器無異常,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腹腔,于上腹置血漿引流管一根,側孔引出,固定,逐層縫合切口。兩組患者手術完成后均給予相應的飲食指導和抗炎治療[2]。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min),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d)和住院時間(d)。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借助spss19.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匯總和比較。并以(±s)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和對數據進行檢驗,并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對比,以P<0.05表示兩組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二、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資料匯總,觀察組(n=20)手術時間(55±8.1)min,對照組(n=20)手術時間(120±30.1)min。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t=7.003,p=0.000)。
觀察組(n=20)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3.5±0.9)d。對照組(n=20)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4.9±1.2)d。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t=21.336,p=0.000)。
觀察組(n=20)住院時間(7.9±1.7)d,對照組(n=20)住院時間(12.7±3.1)d。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數據之間在統計學差異(t=6.072,p=0.000)。
2.2 討論:就目前的臨床實際情況來看,在胃十二指腸穿孔的治療中,單純修補和徹底切除都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即本次研究使用的胃大部切除術和開腹修補術兩種。從研究來看,胃大部切除術雖然能夠良好的治療效果,但手術本身所造成的傷害較大,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較高,這也限制了其臨床價值[3]。相反,開腹修補術則很好的彌補了胃大部切除術的不足,有效控制了手術時間,進而推動了患者康復進程,在老年患者的應用中效果確切。研究結果的數據比較顯示,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觀察組占據明顯的優勢(P<0.05),研究結果與文獻資料的記載一致[4],也提示了開腹修補術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我們歸納出最終的結論:開腹修補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整體效果優于胃大部切除術,方法經驗證效果確切可以臨床中借鑒并推廣。
參考文獻:
[1]胡克震,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行開腹修補和胃大部切除術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48):51-52
[2]溫楚華,陳金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行開腹修補和胃大部切除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5):3-5
[3]謝永錚,史朝暉,馬萬里,任學群,胃大部切除術與單純穿孔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療效比較;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3,(07):540-542
[4]武洪友,張躍,開腹單純穿孔修補術與胃大部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療效觀察;j中國衫醫藥2012,(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