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濛雨
萌娃們都放暑假了,但家長們的心卻放不下來。暑期孩子在家中玩耍時,與家用電器、熱水熱源等接觸的機會增多,如沒有足夠的安全防范意識就容易發生燒燙傷等傷害。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如何預防這類傷害以及傷害發生時如何急救。
平時要做好預防及安全教育工作
要做好對幼兒的看護以及對學齡兒童的安全健康教育,消除潛在風險。幼兒應由成人時刻看護,而稍大的兒童應對其做好安全教育,告知燒燙傷危險,并適當管理家庭環境,減少燒燙傷發生的可能。
桌面上不要放置桌布。嬰幼兒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容易抓扯臺布、抹布或者墊巾等,從而打翻熱水、熱湯;熱水瓶應放置在兒童無法拿到的位置,如柜子中;飲水機熱水開關設置兒童鎖等;將打火機、電熨斗、吹風機等有發熱燃燒危險的物件收好放置于兒童無法觸及的地方。
對學齡兒童做好安全教育,不要玩火柴、鞭炮或者其他易燃化學物品。
兒童燒燙傷的急救處理措施
第一步:降溫
不管是熱水、蒸汽燙傷、還是其他燒傷,急救的第一步都是涼水沖洗,降低皮表溫度,減少皮膚的繼續損傷,減輕疼痛。如果燒傷處無明顯的水泡破潰、創面暴露,可在涼水下沖洗浸泡十分鐘,如果已有創面暴露則不宜水沖,以免破壞創面,可以用干凈的濕毛巾濕敷。
第二步:去掉燒燙傷處的衣物
在充分降溫后,應去掉燙傷創口處的衣物。要小心輕柔地操作,切勿暴力撕脫,導致創面水泡破裂。
第三步:創面處理
如果僅有表面發紅、無水泡的輕度燙傷,可以在降溫處理后,適當涂抹抗菌藥膏;如果燙傷處有水泡、紅色創面暴露等情況,在降溫處理后應至醫院進行清創消毒包扎等處理。不要迷信民間偏方用醬油、牙膏、紫藥水等處理燒燙傷,反而容易刺激創口導致愈合不佳。
第四步:保護創口
處理包扎后的傷口要注意避水,限制活動,避免摩擦。每2—3天需打開紗布進行重復消毒涂抹抗菌藥膏,如果出現創口紅腫、疼痛、流膿等應至醫院治療。結痂的傷口避免兒童搔抓,燙傷的創口一般在兩周左右可愈合。
重度大面積燒燙傷的處理原則
由于兒童的皮膚較細嫩脆弱,如遇開水淋燙傷時可能出現重度的大面積燙傷,此時可能發生感染、休克等,甚至有生命危險,應引起高度的重視。發生這樣的傷害時,應在緊急處理后迅速送往醫院處理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