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斌++魏強++遲秀成
摘 要: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但是水資源稀缺的國家,地下水的開采程度逐漸增加,這是社會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具體表現。在實際的開采過程當中,必將會涉及到土層的破壞問題,所以在實際的建設以及發展過程當中,地面沉降問題就會出現,這一個問題的出現將會對社會發展帶來影響。藉此,本文對地下水開采對地面沉降影響及防治措施進行了簡要的研究。
關鍵詞:地下水開采;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P6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3-0198-01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高度繁榮的時代,在此種時代背景之下,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將會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是這也使得人們的物質需求進一步增加。水是生命之源,所以人們的生活以及發展都需要圍繞著水資源的問題。人口的進一步增加,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讓地下水的開采工作同樣逐漸增加,這就導致了地面沉降問題的進一步突出。地面沉降問題是一種常見的地質災害,其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十分鮮明。因此,研究地下水開采對地面沉降影響及防治措施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1 地下水開采對地面沉降影響
其實從實際的研究以及地質問題當中我們可以發現,最終造成地面沉降問題的發展大多集中于地下水的開采活動。在實際的作用過程當中,當含水層的相對浮托力逐漸減小之后,那么相關的滲透力也會發生具體的改變,這兩個因素在實際的作用過程當中將會對地表沉陷產生具體的影響。
2 地下水開采對地面沉降影響的防治措施
2.1 完善監測
為了可以進一步的解決地下水開采以及地面沉降之間的矛盾關系,首先應該從地質的監測環節入手,進一步對相關的地下水動態監測網絡進行合理的完善,通過當下的科技手段來逐漸的加強相關地下水的監測內容,并通過合理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改進現階段的監測手段。基于信息技術的基本優越性,應該對動態監測所形成的相關信息網進行建設,這樣才能進一步的提升當下社會當中的具體監測成果,讓現階段的檢測設備可以具有相關的時效性以及良好的服務水平,這也是現階段社會發展以及行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
為了可以進一步的完善系統的檢測,還應該進一步的建立并且不斷完善相關的區域地面沉降監測系統[2]。目前主要的監測手段有分層標組監測、INSAR監測及水準測量,將它們結合在相關的地面沉降監測網絡當中可以進一步提升其網絡的實質建設。通過現階段的發展內容來看,當技術被應用到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則可以通過相關的技應用從而進一步的掌握好相關的地下水開采問題以及實際的地面沉降基本現,而立足于此種發展內容,則可以通過相關的工程,適時的對地下水開采相關計劃內容進行積極的調整,這樣在實際的應用以及發展過程當中就可以進一步的防止地面沉降問題進一步發生[3]。
2.2 加強預警系統建設
地面沉降預測預警系統的建立及發展是社會發展當中的一個必然趨勢,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進一步發展,地面沉降問題的發生對于地表安全問題將會面臨極大程度的挑戰。
在不斷加強預警系統建設的過程當中,還應該進一步的完善防治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內容應該盡可能的集中在地面沉降問題以及地下水開采問題的基礎之上,例如地下水的相關水位動態問題以及相關的地下水周圍的地質結構等問題,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影響地面沉降問題發生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應該著眼于未來了,著眼于發展大背景,對相關的城市建設以及國土整治,甚至是具體的經濟發展問題都考慮在內。而從技術應用的角度進行考慮,一個合理的預警系統建設與應用在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一定會為城市規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替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以及理論依據。
2.3 開展人工回灌
人工回灌方式是針對地下水開采的地面沉降問題防治的一個必要首先之一。這種方法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表現出應用方法簡單,技術要求較低等的優越性,并且在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可以起到相關的蓄水儲能效用,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方法。對于此種方法的應用應該合理的創造應用條件,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應該進一步的保證水質,并且應該選擇水文等地質條件十分有利的地方進行人工回灌的實驗。在實驗完成之后,則應該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人工回灌工作,并且對此種方法進行推廣。
3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極大程度的提升,而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之下,社會需求得到了進一步的繁榮,而水資源作為發展過程當中必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于人而言還是于社會而言都十分的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以及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對于地下水的開采似乎缺少節制,致使地面沉降問題進一步發生。本文以上內容立足于地下水開采的基本內容,論述了其對于地面沉降的影響以及相關的防治措施。希望可以通過本文以上內容的論述,促進社會得以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洋,許猛,許青松,劉恒.淺談地下水開采對地面沉降影響及防治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08:6-7.
[2]沈科.區域地面沉降對(京滬)高速鐵路路基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
[3]周琦.基于SBAS-InSAR技術的北京平原區地面沉降監測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