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錫紅

【摘要】目的:綜合分析老年心血管病(angiocardiopathy )患者的護理特點及對策。方法:選取在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根據患者的護理特點而實施相應的護理方法,33例)與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方法,33例)。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焦慮(SAS)評分。結果:(1)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特點是:自理能力差、病程時間長、恢復速度慢、合并疾病類型多、病死率高、藥物不良反應多、心理狀態差;(2)實驗組患者總滿意例數為32例、總滿意率為96.97%,對照組患者總滿意例數為26例、總滿意率為78.79%,實驗組患者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3)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從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護理特點出發,再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總滿意度,減輕患者的SAS評分。
【關鍵詞】老年患者;心血管病;護理特點;SAS評分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giocardiopathy).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October 2015 October -2016) in 6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tre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 admi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thods, 3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3 cases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 SPSS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and anxiety (SA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or self-care ability, long duration of time, recovery is slow, with many types of diseases, high mortality,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bad mental state; (2)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2 case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96.97%, control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26 case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was 78.79%,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3) before treatment, the SAS score of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ursing car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A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care, and then take appropriate care measure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patient's SAS score.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我國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口的平均壽命顯著延長,現階段已經進入到老齡社會中,老年人群發生心血管病的概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因此引起了專家的廣泛關注[1-2]。由于老年人群在退休之后,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日常活動逐漸減少,加上年齡比較大,身體各方面機能呈逐漸退化,抵抗能力減弱以及合并的基礎疾病比較多,所以預后效果也比較差。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不一樣,所以,對護理人員的相關工作帶來相應挑戰[3-4]。筆者將根據相關工作經驗,綜合分析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特點及對策,為護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正確的護理方向。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納入標準:(1)知情下參與本次研究者;(2)符合我國關于心血管疾病的標準診斷者;(3)年齡均大于70歲。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者;(2)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實驗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79.22±3.26)歲,平均病程時間為(10.02±2.58)年;合并疾病類型:10例糖尿病、11例高血壓、12例冠心病。對照組中有21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79.30±3.21)歲,平均病程時間為(10.01±2.57)年;合并疾病類型:10例糖尿病、12例高血壓、11例冠心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平均病程時間、性別比例以及合并疾病類型等)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實驗組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來進行相應的護理方法,具體措施如下:(1)基礎護理。把心血管病患者安排在溫度適宜和濕度適宜的病房,保持病房的干凈與安靜,與此同時,保證陽光照射的時間足夠長。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進行適當的生活護理,再制定出具體的運動計劃,使得患者的體質能夠得到加強。(2)飲食護理。由于患者的消化功能顯著降低,所以老年患者一般會佩戴義齒,護理人員要給患者提供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忌吃辛辣食物且忌煙戒酒。除此之外,護理人員要更為注重老年患者的飲水問題,部分患者由于行動不便,為了減少去衛生間的次數,故意不喝水或者少喝水。最終,導致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被提高,病情反復發作,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來提醒其適度飲水。(3)用藥護理。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要遵循醫囑,根據藥物的性質來及時調節好輸液速度,確保用藥能夠安全,再及時向醫生反應出藥物的不良反應,與此同時耐心地和患者溝通與交流,使得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被廣泛提高。(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主動和患者解除,根據患者的性格來實施心理疏導,積極疏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對于患者的合理訴求,護理人員要予以及時回應,鼓勵患者能夠保持一個健康且樂觀的心態,逐漸樹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還要根據患者的認知程度來實施健康宣講工作,讓患者家屬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焦慮(SAS)評分。
總滿意率:(1)非常滿意;(2)基本滿意;(3)不滿意.
SAS評分:輕度焦慮為50分~59分,中度焦慮60分~69分,重度焦慮為≥70分。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特點。自理能力差、病程時間長、恢復速度慢、合并疾病類型多、病死率高、藥物不良反應多、心理狀態差。
2.2 兩組患者的總滿意率分析。實驗組患者總滿意例數為32例(非常滿意28例、基本滿意4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率為96.97%,對照組患者總滿意例數為26例(非常滿意20例、基本滿意6例)、不滿意7例,總滿意率為78.79%,實驗組患者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3.討論
心血管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癥狀,其主要臨床癥狀為:(1)呼吸困難;(2)心律不齊;(3)眩暈[5-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的特點是:自理能力差、病程時間長、恢復速度慢、合并疾病類型多、病死率高、藥物不良反應多、心理狀態差。由于部分患者的生活無法自理,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因此讓患者的肢體活動受到限制。此時,護理工作量也比較大,要求護理人員能夠全面掌握好護理知識,熟練使用各項護理操作,且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對患者加以愛護和關心,善于及時發現其中的突變情況。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病情變化迅速,加上抵抗力比較低,所以很容易發生猝死情況[7-8]。患者本身的心理壓力比較重,產生焦慮和恐懼等情緒也非常普遍,嚴重者會直接導致患者出現過激自殺行為。護理人員應該要具備良好的觀察力以及溝通能力,積極疏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避免出現無法挽回的結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不難看出,根據患者的的護理特點出發,再實施相應的護理方法能夠顯著提高給患者的總滿意率。實驗組患者總滿意例數為32例、總滿意率為96.97%,對照組患者總滿意例數為26例、總滿意率為78.79%,實驗組患者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從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護理特點出發,再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總滿意度,減輕患者的SAS評分。
參考文獻
[1]牛艷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特點及對策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3):562.
[2]張元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特點及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12(1):47-48.
[3]劉惠玲,劉秀琴.淺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工作特點及對策[J].甘肅醫藥,2012,31(6):468-469.
[4]張黎敏,吳娟,王曉品等.淺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工作特點及對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11(5):108-110.
[5]張黎敏,吳娟,王曉品等.淺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工作特點及對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4,16(5):108-110.
[6]藺敏華.78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護理體會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7(56):180-180.
[7]孫潔.老年心血管病的臨床護理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7):191-192.
[8]梁麗芬,梁健毅,孫中波等.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白內障圍手術期心律失常的監測與護理[J].海南醫學,2013,24(4):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