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池容
【摘要】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對于延長肝硬化患者生存期至關重要[1-2]。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聚桂醇硬化劑注射治療術是目前治療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有效的護理配合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硬化劑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我科對3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在內鏡下注射硬化劑治療[3],并給予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30例,男23例,女7例;年齡36-63歲,平均48.6歲。所有患者均經內鏡檢查證實食管胃底靜脈中、重度曲張。 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級:肝功能A級16例,B級10例,C級4例。其中28例因嘔血、黑便入院,2例無出血擇期入院。多數患者為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藥物治療控制出血后擇期硬化劑治療,少數為藥物治療失敗后緊急內鏡硬化劑治療。
1.2 方法 采用日本奧林巴斯Olympus260胃鏡和COOK公司生產的硬化專用注射針,硬化劑為聚桂醇注射液(1%乙氧硬化醇),行靜脈內注射治療。先進鏡觀察食管,方法同常規內鏡檢查。觀察靜脈曲張情況,然后自食管下段、齒狀線上方開始注射,每個點6~10ml,根據靜脈曲張程度酌情增減,重點注射部位為食管下段5cm范圍內,總量不超過40ml,每次注射1-4點。如遇活動出血、不易觀察出血點時,可先用1/10000去甲腎上腺素沖洗,看到出血點后再注射硬化劑。對于退針后靜脈仍有噴血者,則應立即在同條靜脈遠端再次注射硬化劑,直至出血停止。對于出血量較大者可用鏡身或氣囊壓迫止血再進行硬化劑注射治療。間隔1個月注射1次,至靜脈曲張減輕或消失。 一般注射3~4次為1個療程。
2.護理
2.1 術前心理護理 術前護士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動態,安慰陪伴患者,及時清除嘔吐血跡,盡量減少不良刺激。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說明手術目的、方法、步驟、預后情況、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項,請已行相同手術患者現身說法, 使患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2 術中配合 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建立靜脈通路,插入胃鏡時囑患者放松做吞咽動作,惡心劇烈時做深呼吸,嘔吐者盡量把頭側低,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注意嘔吐物的性狀、顏色及量。 在內鏡下見到曲張靜脈后,確定注射部位,固定鏡身,將注射針從活檢孔內送入,把吸有聚桂醇注射液的注射器連接在注射針上,排盡空氣,注射硬化劑時,出針收針聽從醫生指令,避免劃破食管黏膜及血管, 注射完畢退回針頭到套管中,再推注少量硬化劑,防止針頭被血凝堵塞,但注射針外套管應停留在原位1-3min,待血液凝固后再移出注射針外套管,以預防和減少注射后出血。觀察穿刺處是否出血,如有出血,立即將去甲腎上腺素或凝血酶噴灑于出血處。
2.3 術后護理
2.3.1 生命體征的觀察術后心電監測,并密切觀察患者神志、面色、脈搏、呼吸、血壓、四肢溫度、尿量及嘔血、黑便情況,若發現患者脈搏加速、出冷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搶救或再次硬化劑治療。
2.3.2 一般護理絕對臥床休息,平臥24 h,保持環境安靜舒適,保持大便通暢,注意口腔衛生。
2.3.3 飲食護理禁食24 h,24 h后可進食溫涼流質飲食,少食多餐,術后3改半流質飲食,1周后進食易消化食物,以高熱量、低渣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避免堅硬粗糙食物。
2.3.4 并發癥護理①出血:是硬化劑治療后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出血常發生在注射部位,原因有潰瘍形成,術后進食粗糙食物,過早下床活動,便秘等引起,術后常規給予生理鹽水加入思他寧3 nag靜脈微量泵人持續24 h,本組無一例發生大出血并發癥。②潰瘍:可適當應用制酸藥物以提高胃液PH 值,也可口服黏膜保護劑,以致潰瘍愈合。③胸骨后疼痛:大多患者可出現,一般l周內疼痛會自行消失,疼痛劇烈者可口服利多卡因稀釋液。④穿孔:患者劇烈腹痛,腹部明顯壓痛、反跳痛,應立即通知醫生,指導患者禁食,必要時行手術治療。⑤發熱:一般為低熱,治療后患者發生在術后24—48 h,體溫在37.5—38℃左右,持續2 d左右。本組患者有8例出現低 熱,未予以特殊處理,2—3 d內體溫降至正常;若超過38.5℃ 且持續不退,應查明原因,遵醫囑給予有效抗生素治療。
2.4 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注意休息,進低鹽易消化食物,避 免堅硬粗糙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加強知識宣教,提高患者心 理應對能力,讓患者明白硬化劑治療的重要性,使患者做好充 分的思想準備,術后3—6個月應行胃鏡復查,一旦發現靜脈曲張有出血征兆應立即再次行硬化治療。
2.5 出院指導
健康的生活規律是預防出血的保障。 靜脈曲張而入院的患者中,出院后有80%再次出血,其中60%會在 1年內死亡。因此,需加強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選擇正確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術后3-6個月進行胃鏡復查,一旦發現曲張靜脈有出血征兆,應立即再行硬化劑治療。
3.小結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傳統的止血方法很多,雖可以暫時止血,但近 期和遠期療效差,再出血率高,內鏡下止血明顯優于其他內科治療,硬化劑與 組織膠聯合治療及時止血率可達到100%,患者全麻下接受治療,痛苦少,更好地配合治療,縮短了治療時間,其中術中護理配合對內鏡下治療能否成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做好治療的前期準備可以更好的提高療效,在內鏡下硬化劑與組織膠聯合治療中,先將需要注射的藥物抽好并排好順序至關重要,有利于護 士在注射過程中迅速連接,操作中掌握正確的方法,推注力度要均勻、迅速、避 免中途停頓,不宜過快、過猛,準確的掌握注射量,注意避免過量注射,以保證 治療效果。總之在全部治療過程中我們應做好患者術前、術中、術后護理,醫 生、護士、患者三者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該項治療。
參考文獻
[1]劉玉梅,劉冰,徐淼.飲食管理在無痛胃鏡下套扎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3,34(16):3263-3264.
[2]劉恕瑤.內鏡下硬化劑聯合人體組織黏合劑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0):310-311.
[3]程留芳.內鏡下組織膠治療胃靜脈曲張及其進展[J].臨 床消化病雜志,2004,16(6):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