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敏娜

【摘要】新世紀下,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對護理服務的質量和要求也相應地在不斷提高。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防范差錯事故。針對醫院護理而言,較為特殊的就是兒科護理,因為患者的年紀較小,而且各個器官發育尚不成熟,他們有的不會說話,對自己病情不能夠正確闡述。與成年人不同,兒科疾病特點:起病急、來勢兇猛、病情變化較快,如果發生差錯,而且一旦不能夠得到及時、正確處理,就容易造成差錯事故。基于此而言,護理差錯事故的防范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兒科;護理差錯;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引文:兒科護士需要照顧的護理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年齡小、配合度不高等),且兒科疾病多樣,有的疾病的病情比較復雜多變,再加上家長對患兒的呵護備至,不容患兒有一點閃失,這對兒科護士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兒科護理中不免會出現一些護理差錯事故,給患兒帶來一些影響,引起患兒家長的不滿,使兒科護理質量和滿意度均深受影響。為了為兒科患兒提供更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筆者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具體介紹如下。
1.資料和方法
本院現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三級丙等醫院,兒科作為本院重要科室之一,現有病床33張,醫護人員23人。隨機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兒科收治的病例,采用“醫療護理差錯與責任認定條例”進行病例初篩,對篩選出的病例進行差錯認定,最終確定差錯事故病例16例。通過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差錯事故的類型進行歸納,對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
2.結果
2.1 16例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類型歸納見表1。
2.2 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發生原因分析見表2。
3.討論
通過分析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發生原因知道,患者家屬認為造成護理差錯事故的重要因素就是護士操作技術水平不高,其次為工作責任心不強和護理工作經驗,醫護患溝通不夠則影響較輕。由此可見,對護士操作技術水平提高是使護理差錯事故減少的主要原因,也是使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造成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重要因素是護士缺乏責任心,其次為患者家庭支持、臨床觀察不仔細和工作繁雜,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影響較輕。調查表明,護士的責任心與患者家庭支持,是造成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重要因素。若能夠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可以使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率得以降低。
3.1 加強兒科護士業務技能培訓和考核
個別護士業務不過關、護理經驗少,極容易導致一些原可避免的差錯事故的發生,如因業務不過關造成穿刺反復進行,引起家長的不滿;因業務不過關造成注射失敗;因業務不過關造成輸液速度過快或者過慢,給患兒帶來消極影響,且極容易引起家長的不滿;因護理經驗少造成不能及時識別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時將患兒情況反映給醫生,導致不良后果的發生等等。因此,要加強兒科護士業務技能培訓和考核,要求護士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如不斷提高護士的穿刺技術,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掌握選擇患兒輸液血管的方法以及相關操作中的注意事項,促進輸液的順利進行,減少相關差錯事故的發生次數等,與此同時,注重豐富兒科護士的護理理論知識,要求其掌握兒科患兒的病情特點、護理要點等,考核結果和護士績效相掛鉤,以督促護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護理水平等,以為患兒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
3.2 加強對兒科護士進行制度教育、責任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教育
個別護士未充分認識到按照護理常規要求、醫囑給予患兒相關護理措施對于患兒疾病轉歸、治療效果提高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責任感不強,制度意識不強,時常將制度拋之腦后,僅憑借經驗進行護理操作,不注重將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落實到位,不能按照醫囑給予患兒相關護理操作等,這樣極容易導致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本組中因護士制度意識、責任意識等欠缺發生差錯事故共5例。因此,要注重對護士進行制度教育、責任教育、安全教育、法律教育,通過開展講座、案例分析使護士認識到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科學的護理的重要性,規范其護理行為,確保人人在具體的實踐中不再僅憑借個人經驗對患兒進行各項操作,而是按照相關護理操作規程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操作。如將“三查七對”制度落實到位,給藥時,要對患兒的姓名、醫囑上要求使用的藥名、藥品的濃度、藥品的使用劑量等進行查對,以確保給藥無誤。與此同時,時刻對護士敲響安全警鐘,使其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使其認識到既要用法律對自己的言行加以規范,也還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對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加以維護,對醫院的正當權利加以維護,如及時、真實、規范地書寫兒科護理文書,提高兒科護理文書質量,以充分發揮兒科護理文書的作用。
3.3 加強對護士進行護患溝通培訓
個別護士認為按照操作常規給予患兒相應的護理措施就是其工作任務,覺得不對患兒家長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不會造成多大后果。殊不知,護患溝通不暢會使患兒家長不明白一些護理措施實施的必要性,使其極不配合,導致護理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影響護理效果。如一些護士態度冷漠,面對擔心患兒的家長,不能及時耐心地做出相應的解釋,不能在實施護理操作前做好溝通,使得護患溝通存在差錯。因此,要加強對護士進行護患溝通培訓,使其認識到護患溝通的重要性,使其掌握相應的護患溝通技巧,使其能夠根據兒科護理工作需要,做好相應的護患溝通工作,以為取得患兒及其家長的配合、促進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3.4 合理安排兒科護理人力資源,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護士每天需要承擔大量的兒科護理任務,工作強度大,使得其身心狀態深受影響。兒科患兒流動性大,患兒多且病情變化快,所以醫囑的變化也較快,有時稍一不注意,就會導致差錯事故的發生。因此,要重視合理安排兒科護理人力資源,既要滿足兒科護理需要,也要使兒科護士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合理安排科室活動,使其勞逸結合,使其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中工作,以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好地完成兒科護理工作。
3.5 健全管理制度
醫院管理層應對可操作的規章制度制訂,除醫囑查對制度外,還應有護士長巡查制度等,并且要強化落實。比如,護士長監控次數要求、具體巡視時間等。值班制度方面,在進行班次和科室人員安排上要對護理人員的職稱、能力和技術水平等加以考慮,對高水平、高職稱、責任心強、有上進心的護士安排擔任醫囑班。特別是在節假日或工作繁忙的時候應采用彈性排班,多配備護士,以防應急之需,分解責任護士工作壓力,避免差錯的發生。
3.6 關心護士
要對臨床一線護士隊伍不斷充實,使護士保持合理的工作強度。要多些激勵機制。比如,使護理工作人員的待遇提高,將護士參觀學習交流的機會增加,使護士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條件得到改善。對護士的宣傳報道加強,提高護士的社會地位。多給予照顧與幫助對家庭有困難或身體不適,情緒不佳的護士。設立關愛護士基金,心理疏導室,以幫助護士減輕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負擔與壓力,從而激發工作信心與動力,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4.結束語
因為患兒的組織器官等還沒有發育成熟,從而使得兒科疾病具有發病快、病情診斷難等特征,易導致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因此,對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成因了解,防止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內容。綜上所述,醫院要重視防范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發生給患兒帶來的影響,以提高兒科護理質量和患兒及其家長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霞.加強兒科關鍵環節的護理管理防范差錯及隱患的發生[J].內蒙古中醫藥,2013,7.
[2]吳雪梨.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美容醫學,2012,16.
[3]李棟.兒科護理中護患糾紛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國實用醫院,2011,26.
[4]羅瓊華.兒科護理差錯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全科護理,2009,26.
[5]史超,侯月瑋.淺析兒科護理糾紛的成因及防范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6):16-17.
[6]沈桂杰,王衛東,平欣.新形勢下兒科護理工作面對的壓力及對策[J].全科護理,2009(1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