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峽

【摘要】目的:剖析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用護理干預對其社會支持度與疾病不確定感所產生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診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病患70例,利用投擲子的方式對70例入選者進行分組:甲組和乙組均35例。甲組實行護理干預,乙組實行常規住院護理。觀察兩組護理干預后社會支持度評分的改善情況,比較MUIS總評分等指標。結果:甲組護理干預后的SSRS總分為(46.01±7.05)分、MUIS總評分為(66.83±5.76)分,均明顯優于乙組的(40.82±7.24)分、(77.85±6.04)分,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將護理干預作為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一種首選護理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會支持度,減輕疾病不確定感。
【關鍵詞】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不確定感;護理干預;社會支持度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ocial support and disease uncertaint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of digestive system.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of digestive system admitted from June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7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35 case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Group a carries out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b carries out routine hospitalization nursing.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upport scor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observed, and the total score of mui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srs in group a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divided into ( 46.01 ) and muis ( 66.83 5.76 ) 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b ( around 7.24 ) and ( resolve 6.04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ignificant ( p < 0.05 ).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a preferred nursing scheme for malignant tumor of digestiv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cial support of patients and relieve the uncertainty of disease.
[Key words]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t tumor; Disease uncertainty; Nursing intervention Social support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現階段,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在我國臨床上比較常見,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1]。因患者在發病后受疾病與自身心理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判斷能力下降的情況,進而使之產生疾病不確定感,所以我們還應通過對患者施以護理干預的方式,來幫助其減輕疾病不確定感,提高社會支持度。此次研究,筆者將重點分析護理干預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病理學等檢查確診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病患70例,就診時間: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以投擲子的方式對所選病患進行分組:甲組、乙組各35例。甲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在43-65歲之間,平均(55.9±6.2)歲;直腸癌者,4例;胃癌者,15例;結腸癌者,6例;食管癌者,10例。乙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在42-65歲之間,平均(55.7±6.1)歲;直腸癌者,6例;胃癌者,16例;結腸癌者,8例;食管癌者,5例。比較兩組的病情程度和家庭狀況等基線資料,P>0.05,可比。
1.2 排除標準[2]
(1)合并糖尿病與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
(2)復發性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者。
(3)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4)溝通理解能力異常者。
(5)有精神系統疾病者。
(7)病情不穩定者。
(8)不能積極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70例入組者都實行常規住院護理,甲組在此基礎之上加用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如下:
(1)將疾病相關知識詳細告知患者,比如:疾病性質、臨床癥狀、病機與治療注意事項等,讓患者能充分了解疾病,減輕心理壓力。定期組織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及時并耐心的解答患者在治療中遇到的問題,以幫助其消除心中的困惑與不安感,提高治療積極性。
(2)利用鼓勵、安慰與暗示等方法,有針對性的對患者施以心理護理。根據疾病治療的要求,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健康手冊,并于手冊中明確撰寫疾病的相關癥狀、病因與成功案例等,以盡可能的幫助患者消除疾病不確定感,增強面對治療的信心,紓解焦慮等不良情緒。
(3)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個人情況與心理健康狀態,然后再以此為依據安排專人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將疾病治療的效果詳細告知患者與家屬,讓患者能實時了解其自身病情的恢復情況。由護士牽頭成立患者交流小組,每1例病患都可以在組內交流其疾病治療的相關經驗,而護士則應對患者討論時出現的疑惑作出詳細的解答。
1.4 評價指標
利用MUIS(MIShel疾病不確定感評價量表)[3],對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的疾病不確定感進行評估,此量表的評估內容主要包含復雜性與不明確性這兩個項目,各項目分值均在25-125分的范圍之內。總評分越高,提示基本不確定感越強。
參考SSRS(社會支持量表)[4],分別評估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的社會支持度,內容包含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與客觀支持,最高分為66分,分值越高,提示社會支持度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經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MUIS總評分
甲組干預前的MUIS總評分和乙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甲組干預后的MUIS總評分為(66.83±5.76)分,明顯比乙組的(77.85±6.04)分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表1。
2.2 比較SSRS總評分
甲組干預前的SSRS總評分和乙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干預后,甲組的SSRS總評分為(46.01±7.05)分,比乙組的(40.82±7.24)分顯著升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如表2。
3.討論
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病患的臨床治療工作當中,護理干預的實施不僅能確保臨床療效,還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提高社會支持度。相關研究發現,積極對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病患施以常規聯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其疾病認識度與治療配合度,改善預后質量。本研究中,甲、乙兩組病患都實施了常規住院護理,甲組同時加用了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甲組干預一段時間后的SSRS與MUSI總評分均明顯優于乙組,P<0.05。可見,護理干預對提高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的社會支持度以及改善疾病不確定感具有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念.護理干預對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社會支持度及疾病不確定感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2):275-277.
[2]劉曉華,吳英.護理干預在肝癌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2012,25(2):224-225.
[3]鄭丹丹.飲食護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營養狀況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4(3):204.
[4]黃永平.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消化系統反應的飲食護理[J].醫學信息,2015,(27):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