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帶好
【摘要】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護理實習生走向護理崗位的實踐過程,通過臨床實習可以促進學生盡早形成專業角色,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并引導其樹立積極、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倫理觀及價值觀等。從某種程度上講,臨床帶教水平的高低會對臨床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專業素質產生決定性影響,因此,提高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水平,增強臨床帶教管理的科學習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以臨床帶教實踐經驗為基礎,系統分析護理實習帶教中存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管理;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2
1.臨床帶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護理實習生本身的問題
現階段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其處于青春期發育時期,年齡尚小,尚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職業道德觀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實習過程中缺乏對專業崗位的熱情,大多數實習生到一線科室進行臨床實習時,會對護理服務的工作內容、工作模式等感到較大落差感,而且由于實習生在校期間人際關系相對簡單,在學校這個象牙塔中無法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溝通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在接觸到性格各異的各類患者時會感到無所適從,表達不夠準確,對患者的提問回答不夠靈活。這樣就導致一些小問題擴大化,小矛盾激烈化,對于臨床工作的開展產生不良影響。
1.1.1 臨床護理實習生的專業知識欠缺,理論與實踐脫節。由于各個學校教學方法和能力不同,部分學校給予臨床護理學生的見習機會較少,在校的實驗操作也少,導致護理實習生對于本專業的知識只會死記硬背而做不到融會貫通,書本上的知識與實踐結合不起來。這就使學生到臨床之后難免感覺不適應,往往遇到危重病人或突發事件無應變能力甚至不知所措。
1.1.2 臨床護理實習生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與安全意識。學校學習的內容多以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為主,很少有學校開設專門的、護理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課程;而臨床實習過程中,由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難免會遇到各類法律問題,而實習生由于法律意識、安全意識淡薄,以為出了問題帶教老師負責即可,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不明確自己應付的法律責任。
1.1.3 臨床護理實習生的紀律意識不強。臨床實習相對于學校的生活要單調和辛苦很多,導致學生在實習的中后期會有遲到早退的現象發生。而且護理實習生基于擇業、就業的需要,其在實習后期參加各類招聘會、醫院面試的機會也更多,難免會影響到正常教學計劃的開展。
1.2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存在的問題
1.2.1 帶教老師授課能力欠缺。由于帶教老師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未接受過教育學理論培訓,雖然其臨床經驗豐富,但是理論知識有所欠缺,有時無法與學校所傳授的理論知識相銜接,導致學生有時無法立即理解。并且帶教老師在語言表達、人際交往和溝通等方面的能力參差不齊,因此臨床實習生所受到的帶教效果也不同,有些實習生臨床實習收效甚微。
1.2.2 帶教老師帶教方法陳舊,給學生實際動手的機會少。現階段大多數帶教老師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帶教方法中,即讓學生在旁觀看、機械操作,沒法培養出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近年來,各大城市醫院糾紛案件也逐漸增多,為防止臨床中的差錯和減少時間的浪費,帶教老師不愿讓實習生過多的動手操作,往往使學生失去動手能力的鍛煉。
1.3 醫院對于臨床實習方面的規章制度不完善,監督檢查力度不足
醫院與學校存在本質上的區別,針對臨床實習生的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不完善,缺乏統一管理。特別是在對學生的考勤、考核方面欠缺力度,對帶教老師的帶教工作優劣缺少評比與獎懲機制。
2.對策分析
2.1 選派高素質的帶教老師,確保實習的師資隊伍精神飽滿、儀表端莊、步態輕盈、和藹可親的帶教老師會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因此帶教老師應由責任心強、紀律嚴、作風正、操作規范、技能精的護理人員擔任。而且要實行分級負責,一對一的帶教。同時,要加強對帶教老師授課技巧的培訓,使其掌握教學原則,不斷提高老師的素質。提醒并監督帶教老師要處處以身作則,處處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2.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對臨床護理實習生的人性化管理,提高實習生的綜合素質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剛進入醫院時與人溝通會較少,帶教老師要在臨床護理實習生進到醫院的第一時間,主動了解實習生的性格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同時要了解重視實習生的需求并及時予以滿足。要主動與學生交流,培養實習生與老師以及實習生與病人間交流的方法,鍛煉實習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啟發思維能力,提高臨床護理實習生的綜合素質。
2.3 規范帶教內容,加強學生自己動手能力的培養一是根據不同層次實習生的特點,設立實習重點,使帶教老師按重點來教。在臨床護理實習生進入科室和離開科室時各進行一次理論知識考試,讓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二是對實習生進行本科室相關操作的培訓,使得他們在接觸病人之前能夠掌握相關步驟,適當的放寬對學生的束縛,增加實習生真正動手鍛煉的機會。三是讓學生通過護理查房使護理實習生初步掌握護理程序的內容,書寫簡單護理病歷等,盡量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分析、思考問題。四是充分利用一對一式帶教,分成不同的小組,采取角色轉換,讓護理實習生分別扮演患者、家屬、帶教老師等角色,讓實習生有親臨現場的感覺,使護理操作的準確性更加提高,感情交流更加人性化。
2.4 及時搜集反饋意見,對帶教方式加以改進,強化教學內容
一是要與護理實習生交談,在護理實習過程中,了解學生還有哪些需要改進,把帶教中存在的不足,通過實習過程進一步得到檢驗,再加以改進、提高。二是利用每次班務會,聽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反映,征求帶教意見,提出整改要求。三是通過帶教老師自己的關系了解實習生的情況,一對一的暢談意見。對于收集到的反饋意見,研究修改策略,改進帶教方法。
2.5 提升臨床護理實習生的法律意識
加強護理實習生的崗前培訓,讓實習生充分了解自己和患者的權利和義務,注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領會文件精神,及時查找在護理工作中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和醫療差錯事故的隱患。用實例讓護理實習生明白臨床常見的潛在法律問題,從思想上、制度上、職責上讓實習生接受相關法律的規定,教導實習生明確自己的合法身份。
3.小結
臨床護理的實習,不僅能強化和鞏固護理實習生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能鍛煉實習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使其能夠更好的應用語言技巧與患者溝通,良好地處理護患關系。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臨床代交任務愈來愈重,臨床教學作用越來越突出,因此,只有不斷的更新帶教老師的帶教理念與方式,不斷增強實習生對患者的服務意識,盡可能的增強護理實習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護理實習生將來成為一名受人愛戴的白衣天使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