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帆

【關鍵詞】EICU;危重患者家屬;焦慮自評量表;護理建議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EICU危重患者家屬往往對患者的突然患病缺乏思想準備,并伴有巨大的無助和焦慮感[1-4]。本文通過對EICU危重患者家屬焦慮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給出針對此類人群的護理建議。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本文以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急診科EICU入院治療,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危重患者家屬作為研究對象,并排除未成年家屬。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本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來測評病人的主觀焦慮程度[5]。SAS由20個問題條目構成,每個條目根據最近7天的感覺進行評定,評定分值為1-4分,累計20個問題的得分總和,即可得到SAS總分。SAS總分為80分, 50分以下的表明沒有產生焦慮或產生了輕微的焦慮, 50-59分表明產生了輕度的焦慮; 60-69分表明產生了中度的焦慮;得分70分以上表明產生了重度的焦慮。
1.2.2 調查方法。患者入院24小時后,對危重患者家屬進行SAS量表問卷調查,調查前清楚解釋本次調查的目的,并對被調查者的疑問進行解答。被調查者需填寫如下基本信息:年齡、性別、家屬類型、家屬戶籍類型、患者付費類型、患者年齡、醫患溝通主動性情況等。
1.2.3 分析工具。采用統計軟件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采用t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6]。
2.研究結果
本次調查研究一共收到677份有效問卷,在對這收到的677份問卷進行統計后發現,陪同住院一天后,出現輕度及上焦慮癥狀的為481人,沒有出現或出現輕微焦慮癥狀的為196人,出現輕度及以上焦慮癥狀的占比達到了總人數的71.0%。下表為對EICU危重患者家屬焦慮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的結果(表1):
3.分析討論
3.1 焦慮分析。從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對EICU危重患者家屬來說,由于缺乏心理準備,受到的心理刺激極大,產生巨大的心理焦慮。且多數家屬處于中度以上甚至重度的焦慮狀態,對不同因素給家屬焦慮帶來的影響分析如下:(1)女性由于內心相對男性更脆弱,因此女性家屬的焦慮程度遠遠高于男性家屬,由統計結果可知,女性的焦慮均值比男性大了11.78分;(2)配偶的焦慮均值最大,父母子女的焦慮均值雖不及配偶,但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兄弟姐妹的焦慮均值雖比上述兩類家屬低,但仍然達到了61.44分,達到了中等焦慮量級,其它親屬的焦慮均值明顯低于以上三類;(3)雖統計發現農村戶籍家屬焦慮程度高于城鎮戶籍家屬,但P>0.05,因此認為農村戶籍家屬與城鎮戶籍家屬的焦慮差別并無統計學意義;(4)根據本文研究統計發現所有患者中自費患者家屬的焦慮程度最大,部分報銷患者家屬的焦慮程度次之,全額報銷患者的焦慮程度明顯低于需付費患者的焦慮程度;(5)顯而易見,當患者年齡越小時,患者家屬的焦慮程度也越大,本文研究統計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6)當醫患之間能夠主動溝通時,能夠大大降低患者家屬的焦慮程度,這是因為通過醫患之間的密切溝通,能夠幫助家屬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更科學的了解,助其緩解焦慮。
3.2 護理建議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提出針對EICU危重患者家屬的護理建議如下:第一,對于已經患病入院的自費患者家屬,盡可能通過多主動溝通緩解其心理壓力,并及時提供費用明細,便于其及時了解賬目,減輕內心負擔;第二,女性家屬的內心較男性更脆弱,故醫護人員在與患者家屬溝通過程中,應對女性家屬應該更加寬容,必要時給予其充分的情緒宣泄機會;第三,多數危重患者家屬的重度焦慮都是由于其對患者疾病知識的了解匱乏造成,導致其過度擔心患者的病情造成的。在急診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應在家屬辦理手續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及時進行健康教育,幫助其正確認識患者所得疾病的嚴重程度,并根據家屬情緒的細微變化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必要時可制定危重患者家屬心理干預計劃,干預期內要堅持實施,讓家屬感受到正能量。第四,由于EICU對病人的護理采取封閉式,患者家屬在無法經常接觸患者的情況下,往往產生極大的焦慮,可在醫院EICU門口設置一個患者狀況咨詢臺,由EICU護士值班,幫助廣大家屬及時了解病情,準確認識患者病情的最新動態,并提供必要幫助。
參考文獻:
[1]陳國琴,馮國和,王一芬,等. 急診危重癥患者家屬心理狀況分析及護理[J]. 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9,15(2):146-147.
[2]鄧紅霞. 淺談ICU患者家屬心理護理[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8):70-71.
[3]段雅靜. 急診科善后處理與患者家屬心理護理干預降低醫療糾紛[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7):9385-9385.
[4]安育林,王自珍,駱利. 重癥監護患兒家屬心理護理淺析[J]. 武警醫學,2014(10):1077-1079.
[5]王征宇,遲玉芬. 焦慮自評量表(SAS)[J]. 上海精神醫學,1984(2).
[6]劉慧. SPSS軟件與護理科研論文中t檢驗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7,13(16):1513-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