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淑云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2
患者:男、45歲、農民。2016年8月17日主因間斷性咳嗽、咳痰一月余,伴咯血三天,由順義區醫院轉來我院門診。2016年8月16日順義區醫院胸CT片示:雙上肺斑片影,密度不勻,邊界不清,期間可見多發透光區,雙側肋膈角銳利。門診查痰涂片三次S1+、S2+、S-(C3+、C3+2月后培養結果),無其他合并癥。腹部B超未見異常;心電圖顯示:右心房肥大;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尿常規均正常,FD-Lam陽性。經病例討論后于2016年8月25日始用2HREZ/4HR方案治療。治療二月末時查痰2S+C均陰性、三月末時查痰二次均為S+、四月末時2S+C均陰性、五月末時查痰S2+、S-、C-,六月末查痰2S-C-,七月末S-、S1+、C-,八月末S4根、S-、C-,九月末2S-,痰培養結果未出,治療期間患者每月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均正常,治療第2個月末時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0.5~1.5小時后有惡心、頭暈、乏力癥狀、無嘔吐,能自行緩解后癥狀消失,用藥無間斷,建議病人到上級醫院,做抗結核藥物藥敏試驗,結果未出。
一、由此病例觀察患者經抗結核藥物治療后,痰涂片交替找到抗酸桿菌,痰培養均陰性,分析其原因可能有:1.痰涂片為死菌;2.抗結核治療產生耐藥性;3.除外實驗室痰菌污染;4.除外原發耐藥;5.除外非典型分支桿菌。待外院相關檢查結果加以明確。
二、從患者胸平掃CT觀察,期間病人2017年2月27日、2017年6月14日二次胸CT平掃與2016年8月16日胸平掃CT片比,病變明顯吸收。
三、從患者臨床癥狀觀察,病人現平日無自覺癥狀,食納、睡眠、二便正常。
綜上所觀察,肺結核治愈率雖然很高,但也有個別病例治療中痰涂片及培養持續不陰轉,還需要在臨床工作中積極查找原因,以便對癥治療,使得結核病的治愈率得到很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