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麗
【摘要】護理風險指存在于整個護理過程中的一系列不確定危險因素,其可直接或間接導致患者發生損害甚至死亡的不安全事件。手術室是為患者提供搶救及手術治療的場所,是醫院重要技術部門,其工作節奏快、強度大,且存在開放式治療,護理風險與安全隱患多。近年來,隨著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醫療糾紛問題較為突出,手術室護理中一旦出現疏忽,可能導致嚴重醫療事故,給患者帶來危害的同時,也損害醫院形象。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充分識別、評價不安全因素并進行安全防范,對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主動對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進行查找、總結、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共有護理人員54名,將其視作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護理人員3名,女護理人員51名,工作年限最短3年,最長19年,平均為(10.3±2.5)年;年齡最小為23歲,最大為46歲,平均年齡(28.2±4.2)歲;高中及以下學歷有3名,大專有32名,本科及以上有18名。
1.2 研究方法。對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出現的護理風險問題進行總結回顧,針對性的采取措施應對風險問題,對預防措施實施后一年內的護理風險發生率進行記錄,對比預防措施實施前后的護理風險發生情況。
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包括術前查對手術類型,準備手術器械及藥品,核對急救藥物的規格和數量,檢查手術體位,設置床檔防止術中墜床,應用抗生素之前進行藥敏試驗,術中輸血時核對學血袋號、血量、血型等相關信息,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護理風險管理:第一,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重點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和研究醫療護理糾紛個案;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和檢查,提升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責任感。第二,實施人性化管理策略,合理排班。在管理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并在排班制度中體現出來,實施彈性排班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班次,使護理人員能夠兼顧工作和生活。第三,開展零缺陷護理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開展零缺陷護理管理,要求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預防可能存在的差錯,盡量消除或減少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持續改善護理質量。
1.3 統計方法。本文選用軟件版本SPSS19.0,以“(n/%),”代表及檢驗計數資料,若結果對照差異顯著,表明P<0.05。
2.結果
對預防措施實施前的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中手術室風險發生情況進行統計,一共發生198件護理風險事件,其中88件發生原因為手術室環境不合格,占44.44%;39件發生原因為護理人員技術差,占19.7%;21件發生原因是醫療設備不精準,占10.6%;有2件發生原因是藥物不合理使用,占1.01%;有48例發生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導致,占24.24%。通過實施預防措施,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之間護理風險事件僅有34件,其中10件是由于手術室環境不合格,4件是由于醫療設備不精準,5件是由于護理人員技術不佳,15件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屬導致,風險發生件數明顯低于實施前(P<0.05)。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的有創科室,風險較大,護理責任重,所以護理風險的發生率也相對高于其他科室。通過本研究的分析,導致手術室護理風險出現的因素主要包括醫療費用方面、手術室管理組織方面以及護理人員方面等。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環境不合格、患者及家屬因素以及護理人員技術差是導致護理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由此說明護理人員是保證護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具體分析護理人員方面,可以總結出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缺乏到位的專業技術,部分護理人員技術不精湛,工作經驗缺乏,所以出現多類護理風險問題;其二是護理人員責任心不足,工作中沒有嚴格依據護理規程,部分護理人員甚至有章不循;其三是沒有足夠的法律意識以及風險防范意識,無法及時整理有關法律效力文件,另外部分文件的準確性、真實客觀性無法得到保證。另外,手術室組織管理無序也是導致護理風險出現的重要原因,具體表現在沒有到位管理好各類物品以及藥品,藥品、物品標識不清,未正確分開放置藥品,部分藥品過期沒有及時處理,存在用藥不合理情況。而環境因素具體表現在手術室沒有合理布局,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缺乏先進的醫療設備,手術效果無法得到最佳保證。
通過對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最終總結出下列幾類預防措施,(1)保證手術室環境良好,確保定期對手術室進行消毒處理,嚴格依據規章制度進行各項護理操作。(2)做好護理人員職業培訓,促使其職業素養得到提升,同時提升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通過培訓使護理人員知法懂法,自覺進行風險控制。醫院在管理護理安全因素時,應該著力提升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加強護理人員各個方面的管理,通過科學、規范、嚴格的管理方法,采取有效、科學的管理措施,保證管理的最佳效果,最大程度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3)在醫院內完成安全責任制度的建立,將責任落實到具體護理人員,提升護理人員責任感,避免手術中藥物的錯誤使用,確保術前術后藥品用品的有序擺放。(4)保證良好有效的護患溝通,護理人員應該多立足于患者,將自身置于服務者的角度,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及其家屬足夠的尊重及理解,這也是降低護患糾紛的重要方法。
4.結論
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傷殘、損失等相關的風險事件,而這些風險事件往往是導致護患糾紛的主因。若要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保證患者的安全,則需增強風險意識,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
參考文獻:
[1]張少玲.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6,17(28):162-163.
[2]李霞,寧巧麗.觀察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6,20(3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