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趙翠姣
【摘要】目的:手術室護理質量直接影響手術室工作的運轉和手術患者的安危,如何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醫院外科工作的開展。方法: 我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實行護士長→質控組長→組員三級管理模式,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明確每個組長、組員職責,各司其責,人人參與。每周、每月有質量反饋、分析并有相應措施跟進,持續質量改進。結果: 實行質控組長參與管理以來,手術室各項護理指標均有提升; 手術醫師與患者滿意率從 2015 年的 90.8% ~92.8%提升到 2016 年的 96.8% ~98.7%; 科室團結協作,榮立集體三等功。科研課題有了零的突破。論文撰寫質量及數量均有提高。結論: 實行三級管理模式,體現了“人人參與,科室是我家”的管理理念,提高了工作的主動參與性與自覺性,護理質量明顯提高,實現了手術室無隙縫化管理。
【關鍵詞】手術室; 持續質量管理; 三級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R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1.資料與方法
1.1 質控組長、組員的設置根據科室情況將手術室工作分為手術配合質量監控組、感染控制質量監控組、繼續教育培訓質量監控組、病歷書寫質量監控組、實習學員帶教質量監控組、衛生員培訓質量監控組六大塊,分設六個質控組長。(1)質控組長。大專及以上學歷,在手術室工作8年以上,綜合素質全面、有高度的責任心,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和業務工作能力
和較強的組織溝通能力及協調能力。(2)組員按職稱、工作能力、個人意愿、個人特長相對均衡配置入各組。
1.2 質控組長、組員工作職責與目標(1)手術質量配合監控組長。協助護士長做好手術配合護理質量的全面督查,完善術前訪視、術中配合、術后回訪每個環節中的工作質量并檢查;填寫手術配合中洗手護士、巡回護士、器械準備等各項質量檢查工作手冊,每周有講評,每月有分析,并針對出現問題有具體整改措施。(2)感染控制質量監控組長。協組護士長完善手術室各項無菌質量標準及控制,落實無菌制度執行情況。完成每月各項院感監測工作,做好資料收集保存。進行入手術室全員規范培訓,全面督察每個參與手術人員無菌制度的執行情況,并做好記錄。(3)病歷書寫質量監控組長。檢查手術護理各種記錄單,各類登記本完善情況,隨時檢查出錯誤及時整改,嚴把書寫質量關,做到相關登記為零失誤。負責訪視資料的收集與存檔。(4)繼續教育培訓質控組長。協助護士長做好全科各層次護士繼續教育培訓目標、學習計劃,組織實施訓練并考核,做好各項記錄,組織科內每月業務學習大講課和晨間教學查房,負責督導科內人員各類繼續教育學分的完成,對科室新進設備及儀器及時跟進培訓及考核,為手術配合做好保障,全面提高護士的業務能力。(5)實習學員帶教質量監控組長。做好實習學員的總帶教,組織學員學習手術室相關制度及基礎操作,加強無菌觀念的培訓,完成實習學員的理論、操作考核,做好出科鑒定。并組織每批學員評比優秀帶教老師,老師評比優秀學員,營造以教促學,以學促教的良好氛圍。完成帶教任務。
2.結果
實行三級管理模式以來,我科的專科配合水平、護理質量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提高。手術醫師與患者滿意度從2015年的90.8%~92.8%提升到2016年的96.8%~98.7%。
3.討論
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行,極大的發揮了每個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由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工作。科室的每名護士既是管理者又是執行者,她們參與每個質控組的具體工作,每周四各質控組在反饋會上,能及時地發表對科室工作的建議和看法,主人翁意識得以體現,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長。大家在一起分享同事的工作經驗或吸取工作失誤的教訓,明確改進措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
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行,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各質控組長都是自愿申請,競聘上崗,護士學習、工作熱情高漲,同時競聘上崗督促護理人員積極進取,主動學習。每月一次的質控會,針對每個質控組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時反饋給醫師。每月及每周質控會議的落實,使手術室的質量管理具有人人參與決策民主性、信息反饋及時性、質量改進持續性的特點,保證了工作質量。
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行,加強了手術配合質量,協調了醫、護、患、護工間的關系。過去是護士長獨抓工作質量,難免有工作的片面性、主觀性。質控組長參與后,對手術醫師的個人習慣和特殊要求較為熟悉,與手術醫師配合更為默契。同事之間更易溝通交流,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質控組長與患者間交流面廣,常收集到第一手資料,交流溝通更能得心應手,護患關系更為貼近。與護工之間工作配合更直接,對每個護工特點、工作態度評價到位,對其工作質量完成狀況更具有發言權,指導直接具體,衛生員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通過每月發放給手術醫師及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收集意見及建議,匯總后上報護士長,及時整改與反饋,密切了醫護關系。落實好手術患者的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回訪的每一程序工作,保證了工作質量。
實現了手術室無隙縫化管理。創新是改變護理事業落后面貌的基本要求。實行護士長—質控組長—組員三級管理模式,使科室管理工作細化,職責分明,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護士長側重籌劃、規范、督察、協調,組長側重技術傳幫帶、環節督察及組內工作協調。使對生命產生至關重要影響的手術室,組織安排能力加強了。更能為患者提供最佳服務,也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使手術室護士教育培訓-實踐-再教育培訓的計劃細分。術室工作內容復雜、專科性強,繼續教育培訓組長年初制定不同人員詳細的分層次培訓計劃與目標,主要以多媒體講課、示教練兵、檢查、考核、抽考等方法抓落實。每周一次的教學查房題目以工作中出現問題為依據,進行情景模擬,以真正解決臨床工作難點為目的。加強應急能力培養,使培訓考核規范實施。提高了每一名護士實際工作能力,對去年新來一批護士應用新方法帶教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了臨床醫師的好評。
三級管理模式的實行,加強了業務指導。手術質量監控組長具有豐富的手術室護理經驗,成為被咨詢對象,可為較大難度手術的配合提供相關的經驗和信息,為低年資護士提供指導和幫助,最終提高了手術醫師對護士手術配合的滿意度。病歷書寫質量監控組長隨時檢查各種記錄單,使各類記錄單有錯及時更正,保證了書寫完善和準確,提高了病歷書寫質量,得到了護理部好評。
加強了科室文化建設,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凝聚力高的團體才能提供高標準的護理。手術室工作特點“聚少離多”,大家平時溝通少,通過每周、每月的質控評論小會及大會,增加了大家交流機會,工作更加融洽,生活上大家相互關心,“科室是我家”,理念牢記在每個護士心中,并將這個理念落實在行動上。
參考文獻
[1]胡秋云.品管圈在持續改進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探討[J].吉林醫學.2015(15)
[2]蔣蓉,溫賢秀,謝彩霞.臨床護理崗位管理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