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雯
一、朋輩心理輔導現狀
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發展勢頭良好,幾乎每個高校都成立了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大學生開放。但是相對于龐大的學生群體,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的專業教師卻十分缺乏,很難滿足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需要,在這種情形下,一種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朋輩心理輔導”應運而生。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年齡相當者對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和朋友給予心理安慰和支持,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幫助。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是指大學生中經過一定培訓的非專業人員對身邊的同齡人通過傾聽、理解和幫助,使有心理困惑的同學能走出低谷,更有效地應對學習、生活中的難題。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不僅彌補了專業師資的不足,而且通過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活動,擴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關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另一方面,朋輩心理輔導還為大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提高了大學生的自助互助能力,增強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是高校心理健康隊伍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優勢。
盡管朋輩心理輔導作用不可低估,但是目前各高校對其重視程度卻千差萬別。總體而言,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還處在初步摸索階段,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有待完善之處。一方面,在理論層面上的研究和認識不夠;另一方面,存在朋輩心理輔導員選拔難、培訓難、工作實施困難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這些因素導致目前朋輩心理輔導在高校中還沒有發揮其本身具有的巨大優勢。此外,高校對其宣傳力度也不夠,一部分大學生并不清楚什么是朋輩心理輔導,所以朋輩心理輔導能做什么,包括朋輩心理輔導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也都需要大力加強。
二、朋輩心理輔導方案設計
朋輩心理輔導員有時難以獲得同學的信任,一部分原因在于沒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培訓的力度不夠以及培訓的內容缺乏實效性。結合工作實際,設計出一套可行的培訓方案,并對其有系統性地進行培養,那么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助人技巧和能力將會有大的提升。本研究嘗試設計出以下輔導方案,用以培養朋輩心理輔導員自助及助人的能力,切實提高朋輩心理輔導的效果。
輔導方案名稱:朋輩心理輔導員自助互助能力提升培養方案
輔導次數:十二次
輔導對象: 高校各學院選拔的朋輩心理輔導員
輔導形式與目的:理論講授與實踐演練相結合,通過理論講授、學員現場演練、討論、分享、感悟以及課后作業等,最終達到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員自助及互助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朋輩心理輔導的相關理論及技巧。

三、朋輩心理輔導未來展望
朋輩心理輔導是朋輩心理輔導員與求助者之間建立的助人性關系,以促進求助者的積極改變和自我成長。助人、自助是這一人際關系的核心。朋輩心理輔導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更重要的是助人、自助,共同成長。心理互助不是單向的,不僅僅是求助同學的成長,同時也是朋輩心理輔導員自身的成長,是雙方相互分享生活經驗,共同參與成長的過程。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體驗到了自身的價值,提升了自身的能力,進一步激發了成長的動力。
目前朋輩心理輔導在高校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進一步發揮朋輩心理輔導的優勢,需要在以下方面繼續努力:
首先是要建立朋輩心理輔導員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開展工作才有章可循,才能夠持續開展。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朋輩心理輔導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而且經常受到經費、領導重視程度及各項條件的限制,很難持續地得到良性發展;其次要重視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培訓及督導工作,培訓的內容有針對性、系統性,只有這樣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才能得到保障和提高,隊伍更加規范和專業化;最后,要善于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制訂朋輩心理輔導的長遠規劃。這樣,才能從長遠的角度保障朋輩心理輔導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周莉,等.美國朋輩心理咨詢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5).
[2]張蔚,等.高校開展朋輩互助的探討[J].中國學校衛生,2015(04).
[3]程肇基.朋輩互助:學校育人范式轉換的一種新方式[J].高教探索,2015(03).
[4]陳娟,等.朋輩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4(12).
[5]唐勤,等.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本土化的困境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湖南科技學院科學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6XKY034);2015年湖南科技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KYJ201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