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雞供種能力總體穩定

2014年以前,美國是我國最主要的白羽祖代肉種雞引種國;自2014年11月開始,美國高致病性流感疫情暴發,我國隨即對美國采取封關措施,轉而從法國引種。2015年11月開始,法國高致病性流感疫情暴發,我國隨即對法國采取封關措施。因此,2016年白羽肉雞的引種國家主要為新西蘭、波蘭和西班牙。
白羽父母代種雞方面,雖然祖代引種大幅減少,在產存欄量已經低于均衡線,但祖代、父母代種雞的大量換羽使得種雞整體規模并沒有出現明顯下降,沒有影響到國內商品代白羽肉雞的生產。全國父母代種雞存欄在2016年總體呈上升趨勢,出欄數同比增長2.70%。此外,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監測數據,2016年1~12月全國父母代種雞平均存欄量約為4447.36萬套,較2015年略有微幅下降,降幅1.09%。2017年1月,全國父母代種雞存欄4875.30萬套,環比持平略增,導致這一階段的雛雞供應增多,全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存欄132.48萬套,祖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在2016年下半年引種增加帶動下,在產祖代存欄從谷底回升,目前已接近80萬套的均衡水平。
2016年底,白羽肉雞聯盟召開會議,計劃2017年引進白羽祖代肉種雞約100萬套。但是,2017年開年,國際流感形勢復雜,波蘭已經封關,所以今年到底能引進多少還很難確定。目前能夠確定的是,“雞肉供應不會因祖代引種減少而受到影響,一是白羽肉雞養殖企業會進行強制換羽,二是黃羽肉雞和‘817’小白雞也可以滿足一部分消費需求。”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山東益生種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哈伯德曾祖代1.70萬只,這是我國首批引進曾祖代白羽種雞,有助于改變我國白羽肉雞種源易受國際流感疫情影響而受阻的狀況。
此外,近年來,隨著我國肉雞產業從弱到強的迅速發展,產業規模盲目擴張的特點逐漸凸顯,尤其是引種規模的急劇膨脹導致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整個行業效益下滑。2014年以來,白羽肉雞聯盟成立后充分發揮引導和協調作用,加之美國和法國發生流感而封關,引種量大幅減少,產能壓縮逐步見到成效,促進2016年白羽肉雞產業行情回暖。但從根本上來看,目前,肉雞產業在引種和規模發展上,尚缺乏有效的調控機制。如果促進行業持續、有序、健康發展的良性機制不盡早建立,未來在對美國和法國的封關措施取消之后,行業無序發展的狀況恐將難以避免。
(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