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托福獨立寫作想要取得高分,概括地講,主要需要解決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語言問題,另一方面是非語言問題。語言問題包括詞法、句法、拼寫、標點符號等標準書面語規則的正確運用以及詞匯和句式多樣化。非語言問題包括審題、構思、論證充實度和合理性、結構邏輯合理性等思維、邏輯和內容方面的問題。基礎較差的考生獨立寫作不能夠進入good檔次的主要原因是語言方面的問題造成的;而一些語言基礎好的考生獨立寫作沒有進入good或good以上的高分檔次,主要是由于非語言方面的問題;當然也有考生在語言和非語言方面都有很多問題。在非語言方面,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構思。很多考生寫作無法下手,或者寫出來的內容不合題目要求,其根源在于動手寫作前在構思方面存在障礙。“想清楚”是“寫清楚”的前提,沒有清楚的構思,自然沒有話寫,或者寫出來也不符合要求,論證力不強。思路是寫作的根本,即使語言水平很高,如果思路不對頭,作文也不會取得高分。那么,下面筆者就從構思的基本注意事項和構思策略兩方面來談談獨立寫作的構思問題。
對于獨立寫作,筆者一般建議采取“一邊倒+讓步”的結構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在首段表明觀點,然后寫兩個支持理由構成兩個主體段,之后再寫一個讓步性段落,最后結尾總結。對于這樣的寫作模式,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出兩個理由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在具體想理由構思時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1 立場選擇務必慎重
很多時候,選擇大于努力,立場選擇的好壞決定了考生寫作時能不能夠順暢地發揮。很多考生因為一開始沒有選擇好立場,導致后面越來越寫不下去。雖然有一些托福寫作題目選擇任何一方都好寫,但是對于大多數題目來講,還是有相對的好寫和不好寫之分。尤其是考慮到考場限時、緊張的場景,如果選了一個不容易發揮的角度,后面會越寫越困難。相反,考生如果選擇了一個容易發揮的角度,則有助于一氣呵成,越寫越順暢,越寫越自信,并且后面還有可能留出足夠的時間檢查錯誤。所以,考生在選擇立場的時候要慎重,要選擇對于自己來講在考場上好寫的、有充足的理由或者證據素材可以調取和表達出來的角度,而不是只根據直覺和沖動來做出選擇。這就要求考生們在構思時頭腦靈活,權衡對比兩方或者三方角度,揚長避短,根據哪一方的理由或者證據素材多來決定立場的選擇,不一定根據考生真實的想法或者價值觀。
2 理由之間界分清晰
考生在構思理由時,應注意支持自己寫作立場的兩或三個不同理由之間一定要彼此界分清晰,不交叉重疊。理由之間如果出現了重疊,則是結構上的明顯硬傷,不利于取得高分。比如,一道題目問:“自己國家的電影電視還是外國的電影電視更有趣?”針對這個題目,有的考生同意自己國家的電影電視更有趣,寫的第一個理由是“因為文化的熟悉,看自己國家的電影電視更有趣”;第二個理由是“因為語言的熟悉,看自己國家的電影電視更有趣”。雖然文化和語言這兩個概念不完全一樣,但是這兩個概念之間有很大的相關性,很難界分得特別清楚,在展開成兩個主體段論證時很容易重疊。因此,這樣的構思是不合理的,應該盡量避免。
3 理由本身合理恰當
理由之間在形式上保證界分清晰只是一個前提和底線,如果形式上兩個理由確實能夠界分清晰,但是理由在內容上不合理,依然不是好的理由構思。獨立寫作是說服性作文,考生必須注意理由本身的說服力,否則語言再好,也不是好的作文。因此,考生也要注重理由本身在內容上的充實性、典型性、合理性、恰當性,避免理由太偏、太窄、太幼稚,甚至太荒謬。 比如,有一道題目問:“一年連續學習9個月,再休息3個月的教育方式好,還是每學習3個月休息1個月的教育方式好?”有考生選擇同意后一種方式好,第一個理由是“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習的效率”;第二個理由是“這樣的方式有利于省錢”。這兩個理由按照剛才提到的界分標準確實能夠界分清晰,但是第二個關于能夠“省錢”的理由,讓人感覺怪異,不夠合理有效。這位考生關于如何能夠省錢的解釋是“因為如果連續9個月,休息3個月,休息那么長時間,還需要花很多錢去旅游,但是選擇第二種方式就不會這樣,所以能夠省錢”。這樣的思路和邏輯就太荒謬怪異,說服力不強,應該避免。
上述關于構思的三大基本注意事項是考生在構思所有的題目的時候應該注意和遵循的。那么,在掌握這些的基礎上,考生如何才能有效構思呢?如果遇到思路堵塞,該如何打開思路、破解難題呢?下面筆者來談談具體的構思策略。
關于構思,因為托福獨立寫作題目都是比較生活化的題目,考生對于大多數題目都會有切身體會,能夠根據自身的經驗和觀察自然地形成一定的看法。因此,面對一個題目的時候,建議考生先按照上面的注意事項想出有切身感悟的理由。考生如果能很自然地想出兩點理由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并且這兩點理由符合上述基本注意事項,那么就可以直接動筆寫。但是,很多考生面臨的一個困難是,面對很多題目,無論如何都只能想出一個理由,想不出第二個理由,這個時候會出現思路堵塞,此時考生可以借助下面的構思策略來開拓思路。
1 拆分策略
當考生想不出理由的時候,拆分策略能夠有效地化解考生的困境。具體的拆分思維有以下四種。
①主體拆分
因為任何事物都要涉及至少兩方當事人,考生如果站在事物影響的不同的當事人主體的角度尋找理由,就能夠想出至少兩個理由。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It is more important for universities to spend money on facilities (such as libraries, computers, and technology) rather than on hiring famous teachers.
很多考生看到這個題目,覺得硬件設備和著名教授的重要性難分高下,每個方面都只能想出一個點。這個時候考生如果運用主體拆分策略,每個方面都能夠想出兩個點可寫。如果同意“硬件設備”更加重要,首先,考生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寫一個點,強調硬件設備好對在校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其次,考生可以站在“學校”的角度寫第二個點,強調一個學校硬件設備好有助于這個學校吸引更多的好學生和好老師來這個學校。同樣,如果考生同意“著名教授”更加重要,也一樣可以運用主體拆分思維想出兩個點:第一點站在“學生”主體的角度,強調著名教授能夠讓在校學生的學習成長受益;第二點可以站在“學校”的角度,強調著名教授可以提升一個學校的名聲和地位。這樣的根據不同利益相關方進行拆分的寫法能夠幫助考生化解很多困境。
②領域拆分
當有些話題很抽象,只能想出一個理由時,考生可以將抽象的內容拆分成不同的大的領域來分別論證。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In order to succeed, it is better to look like others instead of being different.
如果選擇與眾不同很重要,很多考生只能想出一個好處:與眾不同能夠幫助我們脫穎而出,有競爭力。這時,考生可以用領域拆分的方法來證明在很多不同的領域與眾不同都容易成功:比如用一段強調在“商業領域”,與眾不同容易成功;另一段強調在“藝術領域”,與眾不同容易成功。不過,在領域拆分時,要注意拆分出的領域不能太窄,確保每個領域都能夠用一個完整的段落展開證明。當然,也沒有必要窮盡一切領域,只需要選取2~3個重點領域寫出2~3個主體段即可。
③并列詞拆分
有些題目中有一些明顯的并列詞,并且這些并列詞反映的角度明顯不同,考生可以就地取材,把這些并列詞作為關鍵詞拆分成不同的段落,分別展開論證。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All scientific discoveries should be shared among all scientists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es should not keep any discoveries secret.
這道題目中有government和 businesses兩個并列詞,且體現的角度不同,如果考生選擇不同意這個觀點,可以一段從政府角度寫保守秘密有利于保護國家安全,另一段從企業角度寫保守秘密有利于保證企業的競爭力。每個段都可以獨立充實地展開并舉例證明。當然,如果有時候并列詞的意思非常接近,不值得或者沒有必要拆分的時候就不宜拆分論證。比如這個題目:“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world is busy and crowded, so we should not expect people to be polite to others.”在這個題目中,busy和crowded這兩個詞雖然也是并列詞,但是意思非常接近,沒有必要拆分。
④時間拆分
有的題目,考生也可以根據時間維度,按照不同時間段的特征進行拆分構思。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The personal and work-related challenges that young people are facing are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faced when they were young.
考生如果選擇同意現在年輕人面對的挑戰和父輩小時候面對的挑戰不一樣,有一個段落,考生可以從“找工作”這個時間段的挑戰講,比如現代社會大學生多,找工作難;另一段落可以從“工作之后”這個時間段的挑戰來分析,比如工作之后也有了工作的挑戰,因為現在社會不再有鐵飯碗,相比父輩年輕時代,現在工作面臨更多不穩定的挑戰。在合適的前提下,可以運用這樣的時間拆分策略構思。
2 遞進策略
理由之間雖然應當避免重疊,但是理由之間存在遞進關系是可以的。下面介紹三種具體的遞進策略。
①微觀到宏觀
有些題目考生可以從微觀層面想一個理由,然后上升到宏觀層面想另一個理由來論證。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world is busy and crowded, so we should not expect people to be polite to others.
針對這道題目,考生的第一個理由可以從微觀層面強調禮貌對于個體的好處;然后,第二個理由可以上升到國家、社會這樣的宏觀層面,強調如果人人都禮貌,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這樣從微觀上升到宏觀的策略可以應用于很多題目。
②物質到精神
有些題目考生可以從物質層面或者是具體層面、有形層面、身體層面想一個理由,然后升華遞進到另一個精神層面或者是抽象層面、無形層面、情感層面想出另一個理由。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Your job has a greater effect on your overall happiness than your social life does.
考生如果同意工作對幸福影響大,一個段落可以從物質層面強調工作上的物質成就對幸福的保障;另一個段落可以從精神層面強調工作上的精神成就帶來的幸福滿足感。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Parents should help children do their homework rather than encourage them to do the work on their own.
考生如果覺得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做作業,一個段落可以從具體的方面寫幫助孩子做作業有利于孩子的學習進步;另一段可以從精神、情感的層面強調父母陪伴孩子學習也能促進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Parents should allow their children to make mistakes and let them learn from these mistakes.
考生如果覺得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犯錯,作文一個段落可以強調允許孩子犯錯能夠讓孩子從具體的錯誤中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從抽象的精神層面強調允許孩子犯錯能夠培養孩子敢于冒險和嘗試的精神和勇氣,有利于長遠發展。
③一方到另一方
很多題目都是讓考生比較A和B兩個方面的優劣。如果考生選擇A更好,一個段落可以強調A本身的基本優勢,另一個段落可以分析A和B之間的關聯,進一步強調A也能促進B。
例: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its budgets more on preserv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考生如果同意經濟發展更重要,一個段落可以強調經濟發展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社會穩定;另一段可以遞進一步強調經濟發展也能夠促進環境保護。或者,考生如果同意環境保護更重要,一個段落可以強調環境影響人的健康和心情,另一段落可以遞進強調環保行業的投資也能拉動經濟增長,或者良好的環境能夠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這樣的關聯遞進式思維也有助于考生打開思路。
總之,思路是獨立寫作的靈魂。如果說語言水平體現的是獨立寫作的硬實力,那么構思質量決定了獨立寫作的軟實力。掌握上面強調的構思的基本注意事項和策略,能夠為考生們在思路上保駕護航,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