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據(jù)新華社中國獨家報道2016年7月4日消息,近日,有網(wǎng)絡爆料稱,約2萬噸來自上海的垃圾,被偷運、傾倒至蘇州太湖西山島。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管委會4日下午就此事召開新聞通氣會,確認被偷運至西山島欲傾倒的垃圾約4000噸。目前,蘇州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7月中旬,又發(fā)生了一起上海垃圾在江蘇傾倒的事件。而通過近幾年的新聞里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上海垃圾在蘇南地區(qū)傾倒并不鮮見。
你對材料中上海垃圾被偷運、傾倒到蘇州一事有何看法?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要求:題目自擬,角度自定,文體自選,不得抄襲與套作。
【原作雛形】
百密一疏,功虧一簣
不求十全十美,只求面面俱到。
——題記
由于疏于管理,近日,上海市成噸的垃圾被偷運、傾倒至江蘇太湖西山島。此事一時間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究其根源,我認為發(fā)生這類事件的原因在于上級管理的疏忽。因為上級管理的疏忽,才使垃圾偷運者有了可乘之機,把如此多的垃圾偷排至異地;因為上級的疏忽,才使江蘇太湖管理陷入如此巨大的困境。所以說,百密一疏,功虧一簣。
不得不說,當下社會管理之重要,每一個階層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如果沒有它,任何集體都會難以前進。就好比上海成噸垃圾倒至太湖,如果雙方有相關管理制度的話,怎會出現(xiàn)如此令人汗顏的事呢?
也許言語都是蒼白的,實實在在的例子更有說服力。
澳大利亞草原廣闊,天然的牧草資源相當豐富,但澳大利亞發(fā)生過一次因疏于管理引發(fā)的巨大危機。為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澳大利亞進行許多嘗試,可正是在這次嘗試中,當?shù)睾鲆暳斯芾淼闹匾裕晃兜刈非罄妫瑓s忽視了對環(huán)境的嚴加管理,使得幾千萬頭牛羊的糞便覆蓋了草場,導致牧草大量枯死,當?shù)夭菰鷳B(tài)系統(tǒng)處于崩潰的邊緣。還好后來當?shù)叵氤隽宿k法去治理,并更加嚴于管理,才成就了如今的澳大利亞。
我們再想象一下,一個大公司里,有許多個部門,每個部門掌控著不同的事務,只有每個部門各司其職,才能保持公司平穩(wěn)運行。忽然有一天,員工都坐在辦公室里吹空調,沒有人去執(zhí)行上級的指令,公司就會像失去了手腳似的,有思想,卻不能行動;再者董事會的人都回家享福去了,沒人為公司出謀劃策,公司就如同一臺死機器。生活何嘗又不是這樣呢?百密一疏,并不是單單指管理一方面,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面面俱到。這樣我們才能減少出差錯的可能。
命運的羅盤,雖然說指向那些有準備的人,但那些準備地更全的人,命運則更加青睞。所以說百密一疏,方可續(xù)航!
作文首段先是概述上海垃圾傾倒到蘇州的事件,然后由此提煉出觀點“百密一疏,功虧一簣”。根據(jù)作文題,考生應該圍繞材料中上海垃圾傾倒到蘇州一事談看法,然而作文的觀點“百密一疏,功虧一簣”并不是一個明確的觀點,究竟是要百密一疏,還是杜絕百密一疏;也沒有表明自己對上海垃圾傾倒到蘇州一事的態(tài)度。
這兩段文字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按照題目的任務指令來寫作,換句話說這兩段內容已經(jīng)脫離了題目中“你對材料中上海垃圾被偷運、傾倒到蘇州一事有何看法?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這一任務指令。
在這兩段事例論證中,考生把上海垃圾傾倒到蘇州一事完全拋開,而是圍繞著從事件提煉出來的論點進行舉例說理論證。而且該事例論證說理膚淺、絕對、牽強、缺乏邏輯。此外還存在一些語病。尤其是第二個事例論證中存在邏輯混亂的問題。作文中說“百密一疏”是“不求十全十美,但求面面俱到”,但是從事例以及“百密一疏”這一成語的表達意思來看,與其所要表達的觀點并不契合。
最后的結論部分,不僅脫離了題目的任務指令,而且也脫離了開頭提出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