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泳
專注教育22年“尚武崇文”模式閃耀南天
文/本刊記者 吳泳

學校全景
核心提示22年前,剛剛起步的少林學校骨干教練僅數人,學生僅40余人。
22年后的今天,該校已成為赤溪湖畔一道傳奇般的風景:在校學生4000余人(含姊妹學校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接連榮獲“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學校”“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全國十大武術名校”等2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而今,少林學校和崇文學校不僅以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粵西乃至華南地區教育界和家長的普遍贊譽,更以實戰經驗探索總結出了一整套獨特的“尚武崇文模式”(少林崇文模式)。
近年來,少林學校和崇文學校(下簡稱兩校)群策群力“走出去,請進來”,節節提升地組建了一支航母戰斗群式的優秀團隊,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專家型人才。
如崇文學校常務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省級高中語文骨干教師、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彭麗娥;
崇文學校常務副校長、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廣東省物理骨干教師、湛江市教育學會物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廣東省一級學校校長、全國優秀物理輔導教師麥天清;
崇文學校副校長、中學地理高級教師、研究生紀振東;
崇文學校小學部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湛江市第七小學原校長、廣東省首屆“閱讀之星”優秀校長、國家級優秀校長胡小琴;
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軍。
黃治武說,對這些來自不同名校和體系的人才,他和學校始終都在堅持“兼容并蓄、百花齊放”的原則,“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不能強求其思路一定要與我統一。”只要兩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在提升,工作重心怎么偏都可以,校長不搞“一言堂”,兼聽則明。
“尚武崇文模式”,用黃治武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點,三個特色”。
一個中心就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兩個基點就是抓好校風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這兩個基點,三個特色就是“文明禮儀特色教育”、“讀書特色活動”、“個性特色引導”。
崇文學校小學部校長胡小琴對此很有感觸和心得,她說,兩校在黃治武的領導下鮮明提出,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和武術成績,而應對學生的品德、學科、特長三大方面70多個指標進行全面科學的綜合考評。
如:品德類綜合評價有30多個指標,包括助人為樂、責任擔當、吃苦耐勞、衛生健康等。
學科類綜評有10多項指標,如“寫作高手”“閱讀之星”“計算能力”“實驗高手”等。
特長類綜評有20多項指標,如武術、游泳、空手道、足球、歌詠等。
每學期期末考試,學校并非單純筆試,而是對學生的上述70多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綜評過程嚴格按照“學生個人申報→小組評定(包括同班同學投票)→老師評定”3個階段流程來規范展開。
學生在上述3大方面每項都能達到3個指標以上的認可,就有資格申報全校級別的“全面發展優秀學生”稱號,這也是兩校獎勵學生的最高榮譽。即使文化課成績一般,但有的學生榮獲“熱愛勞動”獎杯、有的獲得“自強自立”獎狀、有的榮獲“鋼琴小天才”獎牌。
同時,胡小琴對黃治武提出的“沒有‘武化’(相對于文化而言的武術教育)的教育是病殘的教育”說法也特別認同:“從小習練武術,可以有效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吃苦的精神、敢于擔當的品質和守規矩的意識以及‘觸及靈魂’的團隊精神、拼搏精神和公平競爭信念。”

黃治武介紹,兩校的校風建設具體來說就是切實抓好細化管理和現場管理。
比如在 “規矩教育”環節,學校不是只提出口號和理念,而是將其細化為學生生活學習中的“統一坐姿、統一站姿、統一行姿、統一排隊上課、統一洗鞋子、統一唱歌”等一系列細節。
這看似古板,實則是在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的紀律性、自律性、團隊精神和堅韌精神。
好的校風來自優秀的教師和管理團隊,好的團隊則得益于黃治武和校方制定的一整套制度。
一是對所有班主任每天都要考核,對任課教師每月都考核。不僅考核教學,還考核愛心、師表、學生評價等,均與工資掛鉤。
二是定期向學生和家長發放調查問卷,讓他們對每位教師和班主任進行評價和打分。
三是定期對全校教師分批進行業務和綜合素質培訓。
四是嚴抓制度落實,令行禁止。
“沒有檢查的管理是零管理,沒有考核的檢查是零檢查。”黃治武說。
與此同時,少林學校和崇文學校持續不斷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和幸福感。黃治武常說,要想海納百川、磁石吸鐵般留下優秀人才,不論是情感投入也好、“環境留人”也好,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待遇留人”。而少林學校教職工的薪資水平,在湛江5區5縣(市)中是數一數二的。
學校還不遺余力持續改善教職工生活水平,保證其每天都能吃到鮮美可口的鮮肉鮮菜和優質大米,花樣翻新,營養豐富,食宿費用全免。
“三大特色”就是“文明禮儀特色教育”“讀書特色活動”“個性特色引導”。此項教育除了前述的“規矩教育”“感恩教育”等,還包括“文明禮儀有獎增星晉級”活動、“明禮廊”傳統禮儀學用活動等。
“讀書特色活動”則是作為廣東省首屆“閱讀之星”優秀校長的胡小琴的工作強項之一。每個學生每分享一本書,自己就能免費看50本好書。
個性特長引導則是因材施教地引導每個孩子在自己擅長的武術、足球、棋類、繪畫、古箏、鋼琴等領域充分發揮天賦和特長。
黃治武從建校初期就認為,辦教育必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必須以文化教育為主,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武術教育只是特色教育。
兩校嚴格按照國家對中小學課程和課時的設置,全日制規范學習文化課,只是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的武術學習和體育鍛煉,保證校隊在少林拳、跆拳道、空手道、醒獅、足球等方面的普及和訓練。
2010年開始,黃治武經過慎重的調研,決定在少林學校全力推進“洋思模式”(江蘇泰州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初中教學模式)。7年來,他7次組織少林學校和崇文學校的教師和管理團隊赴洋思中學現場考察學習,與該校師生面對面深入交流,并多次邀請洋思中學骨干教師到校指導。2014年5月,湛江市全市的小學骨干教師齊聚少林學校跟崗學習。
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黃治武遇到湛江市唯一市屬重點中學——湛江市第二中學校長楊耀明。
該校擁有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特色學校等10余項國家級榮譽。校長楊耀明是廣東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副會長,先后獲得全國名校長、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名校長、廣東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余項。
兩位校長一見如故,英雄相惜,從辦學思路、戰略目標到學校發展、教育提升等各方面越聊越投機,雙方深感在協力辦學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當年,經湛江市、霞山區教育主管部門批準,少林學校與湛江二中聯合創辦了湛江二中崇文實驗學校(民辦公助)。
目前,“尚武崇文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兩校在校學生4000多人,預計今年9月開學后將達4500余人。占地200余畝的少林學校還持續加大學校硬件設施建設,目前已經建成廣東省“花園式學校”。

兩校已建成設施優良的教學樓6棟,其中兩棟為5層建筑、四棟為9層建筑,共6萬余平米。學生宿舍早已實現空調、熱水全覆蓋,寬敞舒適的食堂基本達到211高校水平,標準體育場達到省運會賽場標準。
2015年,崇文學校首屆補習班參加高考,本科上線率便高達95.3%,一本上線率則高達33.3%,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該班周妙娣同學當年高考文科總分達630分,名列該市補習生第一,該市文科總分排名第九。
同年,曾在少林學校就讀8年的“少林小子”林文浩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7年,崇文學校更實現了高考本科上線375人,一本上線102人的成績。
多年來,兩校不遺余力地推廣少林拳、中小學武術操、弟子規(武術)操等一系列武術特色教育項目,以此來不斷強壯學子的體魄,文明學子的精神。
2007年開始,少林學校率先在廣東中小學實施了空手道特色教育。
2009年12月,該校建成了全國首家空手道示范學校和國家空手道專業隊的冬訓基地。
該校培養的毋世科同學目前已經奪得多個空手道全國冠軍,今年接連榮獲西班牙世界空手道大賽第5名、德國世界級空手道比賽第12名;目前母世科已進入國家隊集訓,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
為積極響應國家足球改革,少林學校十分重視足球特色教育的提升。
2013年,該校成為湛江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2016年,該校被評為“廣東省足球推廣示范學校”。
2017年,該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湛江市少林學校校長黃治武向澳大利亞凱恩斯市冬令營領隊瑞恩基歐授旗
22年來,少林學校持續培養了眾多優秀運動員和武術健將,他們包括:
空手道亞洲級裁判黃陽海、古廷南;
廣東省武術隊教練員陳文亮、亞洲女子拳擊季軍、廣東省拳擊隊教練林金梅;
中國散打職業聯賽16連冠林強邦;
方蕓、顏永謀等健將級運動員6名;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子跆拳道53公斤級冠軍孫彤彤……
截至目前,該校培養出國家一級運動員50余名、二級運動員100余名。輸送到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的優秀大學生50余名。
2015年,廣東省有史以來規格最高最大、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強的第十四屆省運會召開,少林學校作為參賽單位、女足賽場單位和開幕式大型文體表演參演單位取得了一系列奪目榮譽,贏得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
該校代表湛江市參加武術套路、跆拳道、拳擊比賽,一舉奪得4金1銀4銅的好成績。
因表現突出,該校被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體育局評為“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優秀賽區”,該校團委被評為 “志愿服務工作先進單位”。
多年來,少林學校受湛江市政府和該市外事部門委派,接連組織學生遠赴英國、瑞士、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及港澳地區開展武術、文化等方面的對外友好合作交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俄羅斯聯邦謝爾普霍夫市市長日達諾夫率政府代表團到湛江訪問時,專程趕到少林學校參觀考察,并栽種象征“友誼長青”的鳳凰樹。
2004年10月,該校代表湛江市參加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5周年暨海峽兩岸青少年千人軍操大匯演,并接受時任澳門特首何厚鏵的檢閱。
同年,湛江市與澳大利亞凱恩斯市結為友好“姐妹城市”,凱恩斯市青少年冬令營活動兩度在少林學校舉辦,進一步加強了友好交流。
此外,美國休斯敦市師生代表、新加坡SHRM學院、馬耳他馬中友協代表團等國際友好團體均多次訪問該校,并與該校展開了一系列合作。
“樹高千尺不忘根在少林,手摘片云笑看霞滿南天。”
22年,若說短,彈指一揮間;若說長,步步皆心血。
當年那個20出頭、滿腔熱血的黃治武,而今已經成為剛健篤實、永不言棄的教育深耕者。而少林學校與崇文學校,業已成為享譽華南地區的優秀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