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新醫改推行中,居民健康檔案被列為了重大民生工程建設之一,其次它在實際的基本醫療保障建設中有了顯著地成效。在全國的推廣過程中,居民健康檔案也遇到一些問題,需要及時進行修改,因此對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居民健康檔案;問題;對策
1 居民健康檔案的定義與內涵
居民健康檔案收錄了所有居民的健康信息,并以系統性的文件保存。其中居民的健康信息包括了居民基本的個人信息、體檢的健康結果和狀況、其他的醫療檢查或者治療記錄等等。同時還分化出重點關注人群的信息,例如老年人、孕婦、產婦、0-6歲兒童。
該健康檔案不是簡單的居民健康信息統計和保存,還是一種健康知識的宣傳,在信息的收錄過程中對于居民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讓他們關心和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由此,在整個健康檔案的推廣過程中,需要保證其科學、真實、完整、可實踐。
2 居民健康檔案使用中的問題
1、居民缺乏對于健康檔案的了解
健康檔案在推行之初對于居民們來說,這是新的名詞,在推廣和使用的過程中將重心放在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上,忽略了居民對于這個檔案的了解。由此,健康檔案對于許多居民來講,仍舊知識字面意思上的理解,將其看作信息的整理和收入。這樣的結果還導致了一些居民產生誤解,不愿意積極配合信息的調查。尤其對于一些有一定健康知識基礎或者身體健康的居民來說,他們認為這是無意義的、冗雜的。不僅使得健康檔案的推行沒有達到原有的知識宣傳效果,居民的誤解和不配合也阻礙了健康檔案完善的進度。
2、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管理層的認知缺失
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一直將工作重心側向于服務,加之工作人員一般身兼數職,多為進行醫療診斷的,同時還會對醫療健康知識的宣傳,因此忽視了健康檔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管理層更是缺失一定的認知。工作人員和管理層的基本觀念沒有得到及時更新,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就將從推廣負責主體身上產生問題,普及的效果反饋和效率較為低下。
3、檔案的建立數量和質量難成正比
各行政區的衛生部門是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和推廣的領導方,即由衛生院或者衛生室為居民提供周期性健康體檢、基本醫療衛生診斷和治療服務、檔案信息的收集。然后將資料信息進行整理,建立起系統性的資料庫和衛生服務體系。經過實際的調查表明,目前的居民健康檔案數據普及率很高,實際的作用和質量卻不夠好,數量和質量難成正比。雖然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指標中,對居民健康檔案的建檔有一定的要求,國家也提供了財政上的支持,在2016年國家提出居民健康檔案的建檔率要達到75%以上。然而,檔案質量不容樂觀,其主要的問題表現為:檔案資料沒有及時更新、信息缺失、建檔中的調查人員缺乏專業醫療知識、素質不高、字跡潦草、信息沒有進行校對導致的準確度低等現象。一系列的問題還導致最終“假檔”現象的出現。
4、健康檔案和醫療服務的脫節現象
根據衛生部檔案標準,健康檔案應該包含“動態記錄”,動態記錄的內容是居民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治療記錄和居民的體檢情況報表。從不少新聞調查中表明,許多地區都存在“死檔”現象。“死檔”主要指的是健康檔案建立之后沒有得到有效使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工作,需要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或村醫,然而實際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和健康體檢的主要又是縣級及以上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由于大部分省市沒有建立統一的居民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基層醫療機構建立的健康檔案信息系統也就沒有和當地大醫院醫療信息系統或體檢信息系統相連接起來,也就是說,健康檔案的內容不能夠運用到實際的醫療治療和服務當中,健康檔案的價值只限于信息的收錄,無法進行有效運用。
5、健康檔案信息收集缺乏標準和管理
對于健康檔案信息的收集方式主要采用的醫療問診、入戶走訪、開展健康知識講座,雖然有多種途徑,但是每一種途徑都存在難以集中和系統調查的問題,這也就造成最終信息的收集情況混亂,信息缺失。加之居民健康檔案中還有重點關注人群這一分支,導致信息分類不清晰,信息也難以得到及時校對和更新。因此,在總體上來說就是缺乏信息收集的標準和有效管理。
3 改善居民健康檔案的對策
居民健康檔案的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為了最大程度發揮居民健康檔案的價值,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增強健康意識,需要及時改善這些問題 。
1、讓居民正確認知健康檔案
由于居民不清楚健康檔案的定義和內涵,在普及和推廣健康檔案中遇到瓶頸。居民是健康檔案的信息源,缺乏居民的積極參與,就難以發揮健康檔案的價值。健康檔案的建立時間短,居民接受這一新事物需要適應過程,由此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及基層醫療機構應該通過媒體進行宣傳,或者開設相關的知識講座。通過宣傳讓城鄉居民對我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形成基本概念。政府部門也需要積極引導,讓居民充分認識到建立健康檔案的重要意義,及時消除居民對健康檔案的誤解。因此首先應在群眾中加大對居民檔案健康的宣傳力度,讓居民正確認知健康檔案,配合調查,便于今后相關活動的展開和信息的完整。
2、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與專業培訓。
為了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把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做實、做好”,在確保完成健康檔案建檔率的同時,還要提高檔案的質量。首先,要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據了解,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現有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足、專業人才引不進等情況,為此,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各基層醫療機構所服務居民的情況,按照要求加大政策支持醫療服務于公共衛生服務相結合,提高醫療工作人員工作責任心與細心,在建檔工作中按照規定填寫完整信息,并在電子檔案錄入時做好檢查核對工作,以提升健康檔案質量。
3、要進一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具體工作制度
這就要求各地衛生部門,要逐步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管理制度,同時還要加強對項目的統一領導和合理調度,明確科學的項目任務目標,除此之外,還要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明確自身的職責,建立完善的檔案考核制度,在進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時,不僅要考核建檔數量,更要注重檔案質量的考核,要提高檔案質量考核的比重,以督促基層醫療機構不斷提高健康檔案質量,杜絕“假檔”現象。
4、開展健康檔案的信息化建設
為了提高檔案的利用率,可以讓各個地區及各個醫院的檔案信息通過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避免健康檔案使用過程中和醫療服務區域的脫節現象產生,讓健康檔案信息能夠實際在醫療治療中起到作用。這一項也就還要求健康檔案的完整性和準確度。
4 結語
居民健康檔案是我國民生健康體系建設的重要措施,其本身也具有多重功能,能夠在為居民提供健康體檢的同時,能夠更新居民健康資料,并為他們普及健康知識等作用。但在推進過程中,通過瓶頸期的發展,發現了其中的問題。要想能夠更大發揮健康檔案的價值,就需及時改善問題。本篇文章結合實際情況總結了目前健康檔案使用中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措施,望居民健康檔案能夠得到更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翠玉.探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整合檔案管理工作[J].辦公室業務,2016,(19):117.
[2]崔振玲.推進醫療檔案信息共享的有效對策[J].黑龍江檔案,2013,(03):57.
[3]張莉.城市居民健康檔案建設問題探析[J].黑龍江檔案,2012,(05):70.
[4]姬海琳.強化對全民醫療保障檔案管理工作的兩點認識[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4):135.
作者簡介
張桂金(1976-)女,福建古田人,寧德市醫院人事科科員,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