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雪?仇帥杰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生活設施的要求也趨于健康化,在施工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有關綠化的問題,而人們也越來越看重環境的綠化。本文重點討論了施工過程中綠化的成功性,利用綠化中的多種關鍵技術手段改進植物的成活率,進而提高綠化施工的效果這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綠化施工 施工技術 綠化效果
1、綜合分析園林的綠化工程要考慮的因素
1.1 綠化施工中所用到樹苗
在園林施工中樹苗的選擇非常關鍵,因為植物的特點以及生長狀況會關系到綠化的效果,不同種類的樹苗擁有各自的特點以及適宜的生長環境,所以在選擇樹種時要充分了解清楚樹苗的特點和適宜生長的環境,在選擇樹苗時一般選擇鄉土類樹苗,這樣既可以滿足景觀上的要求,同時又能夠保證植物的良好生長,由于鄉土類書種擁有較強的適應性,而且成活率高,因此通常被用作施工中的綠化植物。另一方面,還要對植物和施工所要達成的效果進行分析,比如居民區的落葉類喬木植物,既可以為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又能夠方便居民的生活。還要對樹種的成本和來源進行分析,保證合乎工程的利益。
1.2 制定詳細周密的植物種植方案
設計園林的植被種植方案是一個非常細致的工作,在設計時不但要考慮植物的稀疏搭配,還要綜合考慮植物在不同季節的變化,不同種類植物之間的顏色搭配,以及植物的外觀、葉子的形狀、樹冠的大小和相互影響程度,以及樹種與樹種搭配形成的效果圖,要把這些都全部考慮在內。制定植物的種植方案時要在圖紙中標明平面位置上的植物種類、種植的面積以及相關尺寸、植物的品種、種植的注意事項、后期的維護和保養工作,在一些關鍵的路段還要單獨為觀賞型的植被進行特別說說明,還要繪制草圖進行解釋,對種植的樹種的位置和數量、植物的冠形進行限定。
1.3 植物的生長形態以及規模的控制
樹苗的列表中要記錄植物的名稱和注釋,同時還要設立相應的數量和尺寸的備注。在實際栽種中還要注意隨時了解并引導植物的生長,例如,在栽種灌木時,對灌木載重的位置和生長的預期大小、形狀要在平面圖紙上標注出來,利用不同的形狀來表示不同的植物種類。對于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植物群,還需要進行詳細的劃分,對每層植物進行分類標記,填寫植物代號,有必要的還要進行適當的備注。在制定植物的名錄時通常包含了編號、名稱、棵數、成形高度、顏色以及生長周期等內容。一些特殊的植物還要進行繪制草圖來進行標記。要根據不同的植物來使用不同的種植和保養手法,保證植物達到預期的生長形態和規模。
1.4 綠化的相關人員應具備的能力
進行綠化的設計人員需要具備非常全面的業務能力,要了解清楚設計的有關法律法規的,并且還要精通植物以及生態有關的知識,在設計時要充分理解設計者的主要目的,了解并掌握植物的基本特點,包括顏色、大小和形狀以及季節變換帶來的影響,還要多去施工場地進行現場考察,掌握施工場地的環境狀況。
1.5 對施工的設計方案進行審核
對園林的綠化施工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對施工的順利進行具有非擦大的幫助。施工單位在前期可以通過審核施工方案來了解清楚工程設計者的意圖,同時也可以找出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進而針對找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和補漏,從而減少出現因為施工設計方案的失誤而影響到施工的進行。
2、園林綠化施工方案技術要求
2.1 綠化施工的場地平整
在進行綠化前要對場地進行平整,比如:清楚場地上的垃圾、拆除多余的建筑、填平場地的凹凸部分等。而對于原有場地上的樹木,則需要盡可能的進行保留,對于必須清楚的部分也要考慮清楚之后在予以清除。依據施工的方案規劃,將綠化區域同其他區域區別開來,首先對原有的土地進行地形處理,規劃好地形地貌,合理起伏。進行土方作業時要先挖出來,再進行墊。在種植樹苗的區域還要時刻土層的構成,添加客土以保證植物的生長。在一些地勢較低的地方要構件排水系統,防止出現內澇現象。做完這些工作之后在進行土地平整。一些需要保存下來的樹苗還要加以保護,防止在進行機械作業時對其造成損傷。此外,還要注意預防對樹坑的保護,不要讓石灰水泥等破壞性建筑材料進入其中。
2.2 要保證場地的淺土層營養
因為樹苗的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多來自于土壤的淺土層,而這以部分的土壤也是營養累積較多的地方,它可以為樹苗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生長養分,所以在施工中對土壤進行改造時,常常會對淺土層的土壤進行破壞,這極易造成淺土層的營養的流失,也會對土層的結構造成破壞,造成植物的生長養分的缺失。所以,在施工時,需要將原有的淺土層進行掘取并單獨存放,這樣可以避免對土壤表層造成嚴重的破壞,同時,還要注意在進行作業時,盡量不要在雨后實施。對于原來的淺層土壤不好的土地,就需要進行作業改良了,一般深度取一米左右為宜,利用耕種、施肥等方法保證土壤的營養構成,還要疏松土層結構,進而保證土壤中的洋氣含量。
3、園林施工中注意事項
3.1 種植樹苗時的氣候選擇
在種植樹苗時,要充分了解清楚不同樹苗的種植時機以及氣候要求。通常的落葉行樹苗在栽種時一般選擇樹木落葉之后到次年的春天這段時間,因為此時樹木進入了休眠期,內部的新陳代謝較為緩慢,移栽的成功率也較高。而一些其他的樹苗則多數選擇每年的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下旬,或者次年的二月到五月,通常以梅雨季節為宜。這種氣候條件下,數目內部的水平衡能夠長時間處于一種穩定的狀態,有利于移植的成功性 ,而且傍晚以及陰雨天移植也對樹苗的成活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此外,在進行反季節移植時,就需要做好保障措施了,落葉型樹苗移植要在樹苗上帶土坨,還要進行定期繳稅,對多余的枝葉還要進行修剪,避免樹苗代謝過快。而其他的常綠樹種,則需要將保障的重點放在職業修剪上,在第一年進行斷根處理,在后一年在進行移植。園林種植的樹苗選擇上要選取生長狀態良好的樹苗,這樣的樹苗成活率高,生長成形快。
3.2 園林的樹苗后期養護工作
在樹苗種植完成之后,還要制定嚴格的后期養護規范,這對園林的綠化工程質量至關重要。通常的園林綠化工程工期較短,一般都在半年以內,而樹苗的養護周期則一般在兩個生長季,這樣可以基本保證樹苗的正常成活。施工時要對移植的樹苗的進行當天澆夠足量的水,讓土壤保持足夠的水分含量,還能夠保證樹苗的根部同土壤的緊密結合,有利于樹苗攝取足夠的養分。對于一些枝葉較大的樹木,還需要對樹苗進行噴水,通常時間是早晨,這對于樹苗的成活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一些較高達的樹苗還要搭建支架進行支撐,防止大風或其他因素造成樹苗的歪倒。在進行支撐時還要注意保護樹苗的根部。通常使用2米左右的木棍搭成三角形指支架的方式進行支撐支撐的木棍要埋在土壤之中,地面裸露長度視樹苗高度而定。對樹苗的后續澆水時,要緩慢進行,避免水流沖塌土壤,沖歪樹苗,如果土壤過于疏松造成了塌陷,就需要對土壤進行填實處理。新種植的樹苗的前三年之內還要進行定期施肥,進而保證樹苗有足夠的養分,防止出現蟲病害。施肥通常選擇在春、秋季進行。對于一些特殊惡劣環境下還要對樹苗進行更加嚴密的保護。
4、結束語
園林綠化工程的主要的目的是保證園林環境的結構以及美觀,將以人為本、科學建設等理念融入到環境之中,通過不斷的研究和發展,提高園林的科學管理水平,更早的創造出受大家喜歡的園林環境,發揮好園林的生態和諧之美,讓人們能夠真正感受到園林的和諧、安適、環保。
參考文獻
[1]魏麗瓊.園林綠化施工注意事項[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73-73.
[2]李宜昌.園林綠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問題探究[J].河南建材,2016,0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