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魯民
反腐倡廉
“公權私化”與“公仆私奴”
文/陳魯民

“現在不說良心了,王局長,咱說良心值幾兩。就是進檢察院,進紀委也好,蹲監獄也好,我不出賣領導。這個事兒出事,蹲監獄我俊濤蹲。我絕對不讓局長你們背這個鍋,絕對不會出賣領導。哪個領導給我交代的,誰授意的啥,我絕對不出賣領導。”聽這段話,江湖氣十足,像是水泊梁山上李逵、武松的語言,誰也不會想到這是南陽市工商局專業分局注冊科科長張某的“豪言壯語”。不講原則,亂表忠心,堂堂一個人民公仆,生生把自己當成領導的“私奴”了。(央廣網 2月21日)
張科長這是到底為了啥,在這里慷慨激昂,向領導掏心窩子表態。原來,這也確實是個有違原則、有違紀律條例的大事情,眼見要露餡,紙里包不住火了。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河南省南陽市工商局違規變更工商登記信息,拿行政決定當兒戲,引起輿論嘩然,一片指責。面對記者的追問,南陽市工商局上下推諉,閃爍其詞,至今拿不出頻繁違規變更的依據。多位行政法專家指出,工商登記6天4變的背后,是權利被私化。河南省工商局明確表示,南陽市工商局行政決定屬于違規,并已按照相關行政程序處理。南陽市紀委稱也已經介入調查。(中國之聲《新聞縱橫》3月21日)
這個事情因素很復雜,既有權力博弈,也有利益競爭,但不論什么表現形式,本質都是公權私化。這不僅嚴重損害了市場主體的穩定性,嚴重損害了行政機關的公信力,還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嚴重損害了正常的經濟活動。而我最關心的是,在這種扭曲的公權私化氛圍下,人是怎樣被扭曲的,公仆怎樣變成了私奴。
哲學常識說,存在決定意識,有什么樣的環境,就有什么樣的人。公權私化了,權力高度集中在個別主要領導手里,下屬的命運由其決定,將來的升遷重用與否,全看你和領導關系的親疏。在這種不良氛圍里,干得再好,能力再強,但如果你不是領導線上的人,你不是領導利益的共同體,你怎么干都是白干。這個張科長無疑是深諳此理的,所以在需要擔責任、背黑鍋的關頭,他“義無反顧”地要為領導兩肋插刀,充當了“鐵哥們兒”的角色。這顯然是一次豪賭,如果這一次領導能安然無恙,順利過關,一定會對這個張科長另眼相看,視為心腹。反之,如果賭輸了,真的需要蹲監獄判刑時,張科長還會“臉不變色心不跳”地走進大牢嗎?我看有點懸,畢竟說說大話容易,真要去吃幾年牢獄飯,張科長就難說了,“鐵哥們兒”就裝不下去了。
南陽工商局“工商登記6天4變”的奇葩事情還在進行,最終結果尚未揭曉,不妨拭目以待。而張科長甘愿為領導背黑鍋這個表態,不論是心口如一,還是口是心非,不論是大話欺人,還是直抒胸臆,這種自愿給領導當馬仔,當家奴,當“鐵哥們兒”的心態都是應當值得特別警惕的。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黨內不準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諛奉承”,“規范和純潔黨內同志交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下屬不顧法紀,目無公義,甘愿為領導進紀委、蹲監獄,搞江湖義氣那一套,把上下級關系庸俗化,主仆化,變為曖昧的人身依附關系,既不清爽,也不規矩,是很危險的傾向,而且并非個別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而決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