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凱 圖 | 梁緣 七味(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90后一代的崛起網絡原住民的現實烏托邦
文 | 孫凱 圖 | 梁緣 七味(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梁緣
1994年出生,天蝎座,昵稱:軟軟,職業:“軟飯”公眾號創始人及主理人、平面模特、美食攝影師。
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網絡和現實,如同一體兩面,共同組成了90后群體的社交群,也間接影響了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隨著網絡原住民90后、00后的精神消費需求日益突出,以及網絡泛娛樂化的環境建構日趨成熟,二次元概念不斷引爆資本市場,二次元文化也進一步充盈于網絡空間。已經很難去考證二次元文化的起源和具體而明晰的發展軌跡,但伴隨著90后這群年青一代的崛起,這種代表他們個性鮮明的精神主張也在蓬勃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二次元產業(含ACG、游戲、直播及其他相關產業)產業規模已達2億多人,人均年消費1000元以上,其中90后占比60%,00后占比30%。90后已經成為這場虛擬狂歡的絕對主角,隨著他們的成長,以二次元產業為代表的互聯網亞文化產業也在虛擬產業中占比越來越高,日漸發展成為一種代表90后行為特點的時代符號。
不同于80后的成長階段還有許多呼朋喚友的現實娛樂,90后群體是在中國電子科技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環境下長大,接觸更多的就是電視節目、電腦娛樂,所以對于電子產品,對于互聯網有著比我們更為深入的認知。如果說80后的成長過程中對互聯網還有探索和新奇的成分,90后的觀念則更加深入和成熟,許多90后從初高中甚至更早開始,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網絡和現實,如同一體兩面,共同組成了90后群體的社交群,也間接影響了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而開始于日本動漫產業的二次元文化,也隨著網絡的發展,國內影視節目審查的放寬進入到這一代人的生活中,促進了如同動漫、同人、cosplay等文化現象在國內的興起,而其中主要的參與者就是90后群體。伴隨著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井噴式發展,為每一個人搭建了一個公開透明的平臺,正值成年,滿腔熱情的90后們踏著“互聯網+”的步伐,盡情地表現自己曾經不容于主流的泛二次元愛好,在這個虛擬舞臺上暢快發聲,宣告著自己的態度理想,也在這里實踐自己與父輩們截然不同的創業理念,實現著自己的人生理想。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每個人的生活都與網絡密不可分,在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每一個有想法的人提供了一個公平自由的平臺。對于90后這批第一代的“網絡原住民”來說,互聯網創業時代最大的魅力在于,讓剛剛成長起來的90后們沒有了傳統商業對資本、資源等門檻的要求,只要有想法、肯嘗試,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舞臺,他們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寵兒。
1993年出生的梁緣幾乎所有的成長軌跡都能在網絡上找到痕跡。因為喜歡攝影,梁緣高中時就喜歡和朋友互拍,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自娛自樂。她的博客在為她保存記錄的同時,也為她
帶來了一定的名氣,積攢了知名度。到大學后也因此被發掘成為職業的商業模特,商業模特的身份在進一步提高她的知名度的同時,也給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當時完全從興趣出發的梁緣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公眾號會成為她現在的事業,初出茅廬的梁緣和公眾號創辦之初召集到的與她有著相同愛好的小伙伴Kaka一起,用自己商業攝影的經濟收入維持著這個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持續成長。從公眾號創立之初,到一年后實現盈利,梁緣從未計算過自己投入了多少,全然因為喜歡,所以堅持做了下來。
“我剛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其實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但我當時不是抱著盈利或者要做成怎樣的心思去開始,所以我沒有考慮。競爭越大,機會越多,我相信好的內容、實力才是走得更長遠的本錢。”
大學期間相對自由的生活讓梁緣在商業攝影中賺取經濟回報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搜尋自己喜愛的美食,并在自己的微博上記錄下來。漸漸地,她的微博下也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吃貨”,也有了許多人開始跟隨她的腳步去她推薦的餐廳“打卡”。后來,梁緣無意中留意到一位美食自媒體人,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種“只管去吃”的職業,這簡直是她夢寐以求的理想職業,在自己的簡歷被拒后,梁緣萌生了自己開辦一個公眾號試試看的想法。
沒有太多的規劃,也沒有具體的投資回報預算,2014年底,梁緣的公眾號“軟飯”就這樣悄悄誕生。因為第一次在私人公眾平臺上發表文章的緊張、興奮,“軟飯”的第一篇文章,梁緣籌備了近兩周時間,想內容、想標題、設計排版。“記得發送第一篇文章那天是2015年的大年初一,我在電影院看電影,整場電影我都無法安心,都在守著那個時刻,那個感覺畢生難忘,好像等著自己的孩子出世一樣。”
當時完全從興趣出發的梁緣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公眾號會成為她現在的事業,初出茅廬的梁緣和公眾號創辦之初召集到的與她有著相同愛好的小伙伴Kaka一起,用自己商業攝影的經濟收入維持著這個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持續成長。從公眾號創立之初,到一年后實現盈利,梁緣從未計算過自己投入了多少,全然因為喜歡,所以堅持做了下來。
“我剛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其實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但我當時不是抱著盈利或者要做成怎樣的心思去開始,所以我沒有考慮。競爭越大,機會越多,我相信好的內容、實力才是走得更長遠的本錢。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風格比較小清新,拍攝風格、文字內容都更貼近時下年輕人的喜好品味;加上我們本身又有一定的粉絲基礎,我們也會在拍攝食物時出鏡品嘗,增加真實性、和豐富文章。所以即使在競爭大的市場里,還是艱難地占了一小片天地。”
時至今日,梁緣的微信公眾號“軟飯”已經有15萬粉絲,文章平均閱讀量2-3萬人次,現在梁緣也在將“軟飯”從美食轉型為更廣泛的樂活定位,“不僅僅是美食,時下年輕人愛看的旅行、住宿、時尚、美妝我們都會寫。我們希望可以和更多有趣的人或者品牌一起推出更多好玩的原創產品。”在梁緣的個人規劃中,自媒體將是未來的主業,模特兒作為副業。而在近期規劃中,健身成為未來一年除公眾號運維外她的重要生活內容,“我想做一個有馬甲線有腹肌的美食博主,會吃的里最美的,美的人里最會吃的。”談及夢想,梁緣說:“未來最大的夢想是希望可以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餐廳。”或許一間還不夠,餐廳的名字,梁緣都已經想過好幾個了。
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是最基本的追求,如何能夠讓自己喜歡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有價值才是伍貳君追求的人生目標,就如同他現在從事的游戲工作。
鐘情于一款名為《劍俠情緣網絡版叁》的游戲的網絡主播伍貳君,可以算作是游戲圈里的骨灰級玩家,從最早的《傳奇》到現在的《劍網3》,網絡游戲伴隨他走過了全部的學生時光。難能可貴的是,喜愛網絡游戲的他并未因此沉迷網絡而影響學習。而后讀高中、考大學,畢業后按部就班地參加工作,游戲就像學生時代一樣,是業余的消遣和愛好,從未成為生活的主流。
在參加工作一年多以后,伍貳君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帶給他的是枯燥和無趣,在工作中已經難有激情,反而游戲依然能讓他激情澎湃,在虛擬世界中縱橫披靡的感覺是現實中無法獲得的。于是伍貳君果斷放棄了穩定的傳統行業工作,轉而進入了自己從小喜愛的游戲圈,從事起了“不務正業”的游戲工作。
因為對《劍網3》的多年浸淫,伍貳君對這款游戲各方面都有著深刻的理解,加之其不錯的個人形象,他經營的游戲直播間很快就積累了一萬多的粉絲。“伍貳君”這個從他在游戲中使用的“五行屬二”人物角色名簡化而來的IP開始在游戲直播圈里小有名氣,打賞、互動、參加游戲活動……粉絲經濟也為他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去年年底,因直播游戲而走紅的伍貳君在陪伴著游戲走過8年成長之路后,在圈內朋友的引薦之下來到珠海,正式加入《劍網3》的出品方:西山居游戲工作室。完成了許多游戲愛好者加入自己喜愛的游戲公司的終極理想。
德國著名哲學家、人類學家威廉·狄爾泰曾言:“對我們來說,現實只是通過內在的體驗到的事實而存在。”從這一觀點出發,體驗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并實現人的社會化的途徑。玩家在二次元世界獲得的精神愉悅同樣是現實存在的,虛擬世界構筑的現實體驗對于參與者來說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對于伍貳君來說,游戲在讓他感覺愉悅的同時,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社會價值。曾經做主播為他賺得了不菲的收入,但他認為單純的物質回報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是最基本的追求,如何能夠讓自己喜歡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更有價值才是伍貳君追求的人生目標,就如同他現在從事的游戲工作。

伍貳君本名朱星元,1992年出生、白羊座、網名“伍貳君”,職業:網絡游戲主播,就職于西山居《劍俠情緣網絡版叁》項目組。

談起他現在新工作的內容,伍貳君的眼睛里閃爍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光芒。不同于在游戲中已經被設定好的世界里探索創新,他的新工作無疑更具有開創性。伍貳君和他的新同事們試圖通過游戲的改進和推廣,在行業內開創一種全新的玩法:在MMORPG類游戲中加入競技元素,讓電子競技及賽事的內容在游戲中也有可操作性的實現平臺。這在國內游戲領域內屬于顛覆性的創新,伍貳君的新工作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一次對新“副本”的“開荒”。這也是伍貳君認為自己的價值所在。
在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中,伍貳君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平衡點,讓自己的精神追求穿越“次元墻”,從虛擬照進現實,所以才有了放棄傳統社會工作進入游戲行業的主播“伍貳君”,所以才有了暫時放棄明星主播生活加入西山居,從游戲的參與者和獲利者的身份轉變成為游戲和行業的推動者,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喜歡的游戲、喜歡的行業做點有價值的事情。
從梁緣到伍貳君,兩位90后“網絡原住民”的生活并未像一些聲音中所說的“沉溺網絡不務正業的壞孩子”,反而在網絡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互聯網、二次元或許不是他們事業和生活的終點,但也為他們的夢想實現提供了一個足夠廣闊的舞臺和跳板,這些伴隨他們成長的元素也隨著他們的長大成為了一種代表90后集體聲音的時代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