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


把創新和顛覆掛在嘴邊的車型并不少,初出茅廬便四處叫囂挑釁的‘敢死隊身份也不缺。但捷豹XE的高調卻并不在于言語,甚至你從它的第一眼看出的還只是優雅,可背后卻是下盡苦工練出的一身扎實操控基本功。也正是為了捍衛捷豹品牌精髓所追求的極致操控性,所有與其無關的一切都可以作出妥協。
在中國市場,“加長”已經司空見慣,即便是主打運動的中型車也不能幸免,而這個級別位于銷量榜前列的也均是“L”車型,諸如寶馬3系Li、奧迪A4L、奔馳C級長軸距版等。“L”流派的陣容相當龐大,除了德系三劍客,還有凱迪拉克ATS、英菲尼迪Q50等一大波后來者。然而,即便加長已成為主流,還是會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屑那多出的后排空間,而更鐘情于原汁原味的駕駛操控感,捷豹XE便是這其中堅守自我的“頑固派”。
我欣賞捷豹XE的外觀設計,流暢且充滿熱情的車身線條禁得住從各個角度去審視,這要歸功于捷豹全球設計總監Ian Callum先生和他的設計小組成功將“化繁為簡”的思想與傳統捷豹文化進行了深層次的融合,細節之處也在銳利與優雅之間做了很好的平衡。當然,理解一款車型的設計語言并不是消費者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只需要看到捷豹XE的造型屬于精巧運動型,同時又沒有失去捷豹車型固有的優雅感就可以了。或許有些人會更熱衷于F-Type的激情,有些人更喜歡XJL的豪華氣質,但是無論從車身的設計審美還是品牌精髓的展現來考慮,捷豹XE都詮釋得更完美一些。當然,捷豹XE的外在美并不止于花拳繡腿,其風阻系數達到了0.26,同時車身重心比也控制在了50:50。
XE的內飾算不上搶眼,但卻非常順眼,它把品牌優雅的風格完全繼承下來了。環抱式的內飾和較低的駕駛坐姿帶來非常不錯的運動感覺,中控臺階梯式的多層設計立體感十分強,不會讓人覺得單調乏味,并且耐得住欣賞,白色的雙縫線設計點綴恰到好處。8英寸屏幕搭載了InControl系統,操作性不錯。
與新潮的外觀相比,對于“內里”的事,越來越多的豪華品牌其實都偏愛講述點兒與傳承有關的故事。但實際上,為了迎合今天的市場需求,這些新車型所改變的東西遠遠要比傳承得多,但這并不是件壞事,就像賓利熱衷于天然牧場養牛,勞斯萊斯“科考隊”細心研究樹木紋理一樣,來自英國的捷豹品牌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材料專家,以至于全世界都知道他們善用鋁材造車。對于捷豹來說,用鋁合金材質生產汽車其實能追溯到1950年左右,早在第一代XK-XK120車型的概念車款上就提出過全鋁車身框架的概念。如今,捷豹XE基于全新的iQ鋁合金模塊化平臺打造而來,整車使用超過75%的鋁合金復合材質打造,車重僅為1474kg。
我們試駕的XE 200PS車型搭載了2.0T低功率版本的發動機,最大功率147kW,最大轉矩320N·m,匹配ZF 8AT變速器。深厚的動力沒有讓XE變得蠻不講理,油門的反應穩重得體,底氣十足卻不隨便指手畫腳,但每次交手都得到有分量的回應,延綿醇厚的勁頭其實更容易讓人醉倒。2.0T發動機的實力并不差,在許多捷豹路虎車型上面都已經被見識過了。加速給人感覺相當輕盈利落,低扭的力道雖然充足實在,但卻不會表現得太過雀躍和豪放,這是猛獸的矜持。回響有力的低吟更像是克制的警告,讓旁人方寸大亂,趁它還未動怒之前趕緊離開吧。中高轉速的發力還能保持生猛的獸性味道,這股風味純凈自然,從耳背直上腦穴,并向四面八方傳遞活色生香的感覺體驗。在高速巡航當中急加速,發動機依然有著生猛的力度反應,雖然再往后走力道沖刺有些麻木,但已經能把人嗆得忘乎所以。
變速器的動作十分干脆,雖然在日常行駛中它升擋的意圖非常積極,但急加速時變速器給出的反應也足夠決斷,一氣呵成地把拖沓和沖擊擋在門外,舒適性也做得相當不錯,日常行駛換擋動作不會太大。
可以妥協犧牲掉寬闊的后排空間,但絕不能丟掉緊致直接的操控感受;可以妥協放棄太多豪華商務的外衣包裹,但絕不能失去優雅的品味。捷豹XE用一次妥協換來的不是更加脫離主題的另類,而是找回了運動風格車型的純粹。
XE還有一套全路況自適應控制系統,在濕滑、雪地等抓地力低的路面上讓牽引力保持穩定,最直觀的就是在這些惡劣的天氣下起步容易多了,后驅車也并不全是噩夢。
雙叉臂前懸架引用自F-TYPE,進一步增強XE的操控基礎,后架則為多連桿。雖然這樣的懸架組合再加上偏運動性的調校是一劑操控的大補藥,但XE懸架的舒適性卻還是很不錯的,熨平路面的本領相當高強,面對路面上的坑洼,懸架的響應動作雖然快速連貫,但給人感覺也不會太硬,積極地化解掉振動。懸架的質感比較清脆,反應不會太過沉實無趣,在彎道的支撐性也非常強,給人感覺十分穩定。XE是捷豹第一款采用電動助力轉向的車型,手感真實而又細膩,過彎感覺更是富有F-TYPE的一番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