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楠
摘要:生育保險制度在促進女性平等就業,均衡用人單位負擔,維護女職工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各省份生育保險基金管理總體上是規范的,但個別省份出現基金支付存在一定缺口等問題,亟待國家及當地政府進一步出臺相關文件、法規,規范生育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本文通過對某省本級生育保險基金2014至2015年收支管理情況進行調研,揭示生育保險基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生育保險;收支管理;問題;建議
一、某省級生育保險基金收繳管理情況
(一)生育保險收繳情況。經調研發現,該省本級職工生育保險費由地方稅務機關代收,以省直參保單位“上月的工資總額”作為當月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基數進行收繳,并將生育保險費直接繳入省財政生育保險基金專戶。省本級生育保險待遇由省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以下簡稱“省社保局”)負責審核和發放。省財政廳每月按照省社保局提供的年度生育保險支付計劃,將生育保險基金撥付至省社保局開設的“生育保險支出專戶”(該賬戶為封閉運行模式,只核算生育保險基金的收支);按相關政策標準,省社保局對參保企業提供的《省直企業生育保險待遇核定表》、門診或住院發票、嬰兒《出生證明書》等要件進行審核后,將保險待遇通過“生育保險支出專戶”撥付至參保企業賬戶,由企業發放職工個人。
(二)生育保險支付內容。根據勞部發[1994]504號文件規定,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和生育津貼,其中,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根據2012年國務院頒發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619號),女職工的生育津貼和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對已經參加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三)2014—201 5年生育保險收支情況。2014年該省本級生育保險基金專戶年初余額2.5萬元,當年收入4025.8萬元,實際支付4003萬元,年末余額25.3萬元;2015年該省本級生育保險基金專戶當年收入3446.8萬元,實際支付3339萬元,年末余額133.1萬元。
二、在對某省本級生育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情況進行調研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生育保險基金收不抵支,資金缺口逐漸擴大。經調研,該省本級生育保險基金缺口較大,2014年末累計資金缺口達到7517.8萬元,2015年末累計資金缺口達到7919.8萬元。造成資金缺口且有逐漸擴大趨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育保險費減半征收政策致使2013年6月至2014年末,基金收入減少約2831萬元;二是享受生育保險待遇人數增長迅速,201 1年享受省直生育保險待遇人數1097人、2012年2020人、2013年2110人、2014年3105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18%、4.5%和47%;三是全省職工平均工資逐年快速增高,職工生育保險待遇水平也隨之逐年提高,導致基金支付壓力持續增大。
(二)企業繳費基數普遍偏低,影響生育保險費收入規模。從檢查和調研情況看,在征收生育保險費當中,對省直參保企業的平均工資總額核定普遍偏低,導致繳費基數低而影響了生育保險費的收繳規模。僅以2014年7月份數據為參考,一是從省直參保企業總體看,該省人社廳公布的當年全省社會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015.3元,而作為省直參保企業繳費基數的單位月平均工資僅為3899元,比社會職工年平均工資少了116.3元。二是以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為例,通過精準統計2014年7月的繳費基數,該行業人均月繳費基數工資額僅為3006元,比當年全省社會職工月平均工資4015.83元少了1009.83元。但是,會計事務所行業屬于白領行業,其工資待遇正常理應高于全省社會平均工資。
三、加強生育保險收支管理的若干建議
(一)合理降低補貼標準,認真研究取消晚育補貼的可行性
1998年該省頒布的《人口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已婚婦女滿23周歲后懷孕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晚育并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產假增加60日,男方護理假為15日。休假期間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據此,該省生育保險自1998年開始,一直執行“晚育增加60天生育補貼待遇”。
由于基本上女職工都可達到23歲的晚育條件,因此,幾乎所有生育女職工都可享受60天的生育補貼。經調查了解,晚育產假天數由地方條例自行制定,該省規定的60天晚育產假在全國處于前列,而且并非所有省份都對晚育產假增加生育補貼待遇,同時,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第200次常務會議通過并公布執行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619號)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并未要求增加晚育產假天數。結合目前該省直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缺口的現狀,建議在充分調研可行性的前提下,遵照國家文件執行,取消該省晚育增加60天生育補貼待遇的規定,緩解生育保險基金支出壓力。如果該項政策能夠得到調整,取消此項支出內容,按照2014年申請待遇的生育人數3105人進行測算,當年可節省生育保險基金支付金額2286.6萬元。
(二)嚴格核定繳費基數,加強生育保險征繳力度
生育保險的收入情況直接影響生育保險基金的統籌和發放能力。目前,無論從總體看還是從個別行業看,作為省直參保企業繳費基數的月平均工資都相對較低,從側面反應省直參保企業在申報工資總額時很有可能存在少報、瞞報情況。建議強化征收管理,認真審查核驗企業申報的繳費基數(工資總額)是否真實準確,避免跑冒滴漏現象,為生育保險待遇發放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三)有效調整參保結構,研究勞務派遣行業移交屬地化管理問題
近年來,隨著勞務派遣行業的快速發展,在該省直參保的共計11家勞務派遣單位,參保人數已增加到33038人,目前約占省直參保總人數的27.5%。一方面,勞務派遣單位平均繳費基數(工資總額)相對較低,所能繳納的生育保險費相對較少;另一方面,勞務派遣單位70%為女職工且育齡婦女占比很高,申請報銷生育保險待遇的女職工很多。綜合兩方面因素造成該省直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壓力激增。
由于省直參保資源有限,勞務派遣行業參保人數占比卻很高,導致參保結構失調,基金抗風險能力減弱。因此,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生育保險保障制度,進一步提高生育保險的“共濟性”,建議在充分論證可行性的前提下,將資質管理在地方的勞務派遣行業單位,按照派遣單位資質的管理權限移交屬地管理,從而緩解省直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