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內部控制是為了合理保證單位內部經濟活動的有效性,經濟信息的可靠性和合法性,而自行檢查、制約和調整內部各項活動的自律系統,是一種業務運作過程中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動態機制。現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規范和指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思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財政改革;會計信息
一、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
目前事業單位內控狀況多有如下情況:
(一)領導層內部控制意識淡薄
有些單位領導缺乏對內部控制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使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無法真正達到單位內部控制的要求;有的單位領導甚至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經常使用例外原則,以行政命令代替制度政策,使內部控制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厲性。
(二)單位內控制度不健全
有些單位即使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然而在某些方面是不夠科學的,而且在控制內容方面存在較強的零散性,不能夠形成覆蓋所有經營活動與控制過程的控制系統。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堅實的制度基礎,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仍較薄弱,還需要進一步的強化。
(三)崗位設置不合理
因事業單位在編制層面存在有限性,其人員是非常緊張的,且崗位安排往往也不到位,存在崗位設置不合理等現象,非常容易發生管理漏洞,出現一定的舞弊行為。比如,有的單位會計、出納由一人擔任,或是出納兼任檔案保管,有的單位記賬人員兼任復核,這些現象嚴重違反了會計制度。職責分工失控不利于各司其職,不利于考核、形成內部牽制制度。
(四)財務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不高
內部控制結構中,財務會計系統具有核心地位。財務人員對內控等會計制度認識不夠,直接影響會計工作的質量和內部會計制度的執行。然而在一些單位的財務崗位甚至有無證上崗的現象。此外,一些單位的財務工作只是局限在記賬功能、算賬功能以及報賬功能上,與內部控制工作實現了嚴重脫節,而且對于單位當中的相關事項在決策與實施上并不十分了解,難以很好地進行財務控制與財務監督,沒有建立起完善化的崗位培訓制度、崗位評價制度以及輪崗機制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單位財務工作的健康運行。
(五)預算控制薄弱
首先,預算編制中預算資金項目不詳細,預算支出達不到逐筆進行核定的要求。其次,存在預算失控現象,例如資金使用時有一定的隨意性,使之不能嚴格按照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執行;有的甚至超支,年終在部門預算之外解決使用超支的情況。一些單位還存在預算調整追加頻繁的現象,削弱了預算的權威性和約束力。
(六)收支業務缺乏有效控制
一些項目資金的使用不能專款專用,存在巧立名目、擠占資金、挪作他用的問題。特別是招待費、辦公費、會議費、車輛費等經費的支出,缺乏嚴格的控制標準。
二、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議
(一)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是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并貫穿于組織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而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也是在這種管理活動中建立起來的,形成自行調整和自我監督的體系。加強內部控制工作十分必要,根據單位自身的特點,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有章可循的內部控制制度。例如資產處置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財會稽核制度、企業財產清查制度、報銷制度、企業當中的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制度、企業資金調度制度、財務會計分析制度等制度的確立,使內控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強領導風險控制意識
單位相關負責人所具有的風險控制意識、自身道德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屬于內部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有效搞好交通運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就要提高單位領導的內控意識,強化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控制中的主導地位。執行一把手負責制,分管領導親自抓,并將其列入領導實績考核內容,并實行問責制,以本單位風險控制的第一責任人的手段來強化單位領導層的風險意識。
(三)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不僅要適應國家財政宏觀調控管理的要求,還要發揮單位的財會管理職能。所以必須強化對財務人員的素質建設。首先要求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嚴格遵守財經法規、規章和各項管理制度,堅決杜絕違紀、違規現象,認真做好各項規費收入與經費支出財務核算,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其次,要加快實現財會電算化,把財會人員從重復、機械的記賬、算賬中解放出來,強化財務管理工作。最后,要提高財務人員運用先進財務管理手段來預防與控制財務風險發生的能力,學會財務風險的應急與處理等。
(四)加強收支管理
由于事業單位的收入以財政補助收入為主,有些單位單位還有經費不足的情況。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定員、定額費用標準,將單位的各項財務收支活動全部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如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其次,按照“應征不漏,解繳及時”的基本要求,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各項規定,將各項收入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例如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努力把各項費用支出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針對資金周轉過程中的每個關鍵點和關鍵程序,建立相應的制度,嚴格控制各項支出,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大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
事業單位應該設置獨立的內部控制管理部門或者是明確牽頭部門。此外,單位中的審計部門需積極參與到內部控制協調工作中去,給予審計機構足夠的權威性以及獨立性。在我國事業單位相關經濟活動日益擴大的背景下,單位經濟業務所涉及到的職能部門也越來越廣泛,所以,單位當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已經不僅僅是部門之間的管理制度了,而是單位內部多個部門之間必須要同時遵守的管理制度。確保會計監督在免受其他相關業務部門干擾前提下,實現各項職能的獨立化形式,促進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做到共同監督以及共同管理,強化內部控制,推動控制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內部控制制度的嚴密性及執行力度的好壞,需要不斷的對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效果及其實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評價,提高單位各項管理水平,發揮其保護國家資產,節約財政資金,提高資金效益的作用。